地方性知识与当代文学创作:汪泉《湘子桥畔》新书研讨会在穗召开

地方性知识与当代文学创作:汪泉《湘子桥畔》新书研讨会在穗召开
2024年10月21日 22:09 羊城派

10月21日,“地方性知识与当代文学创作——汪泉《湘子桥畔》新书研讨会”在广州大学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术厅举行。

本次研讨活动由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广东人民出版社燧人氏工作室共同发起并举办。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书记崔惠斌、广东人民出版社副社长王茜、广东省传记学会会长周西篱、燧人氏工作室主任汪泉,以及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敏教授、咸立强教授、李永中教授、侯桂新教授等师生二十余人出席了本次研讨活动。

开幕式上,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崔惠斌书记指出,“地方性知识与当代文学创作——汪泉《湘子桥畔》新书研讨会”是华师文学院服务地方,探索高校文学教育与广东省当下文化与文学发展相结合的初步尝试,希望与广东人民出版社燧人氏工作室等的合作活动继续下去,一起为繁荣广东本土的文化与文学事业服务。

地方性写作的核心是精准提纯其精神内核

据悉,本次研讨活动主要分为两大环节:主题发言与圆桌研讨。在主题发言环节,作者汪泉分享了《湘子桥畔》的创作缘起与经过,他从自己的创作出发,强调地方性写作的核心是精准提纯其精神内核。把握其核心的关键还是从人出发,即那些影响了地域文化的关键历史人物。建立在史料基础之上的历史人物,通过文学笔触的生动塑造,以此再现生机勃勃的历史现场。

周西篱会长谈了自己的四点看法:第一,我看到汪泉做学问的严谨,他下了很大的功夫,掌握了很多史实,既感性又理性;第二,历史散文也要有宏大的历史观,要有探究和反思文明的能力;第三,历史文化散文不等同于纪实文学,要有饱满的情感,同时也可以有虚构,作家做了一些历史画面的虚构,在书中是相当有魅力的;第四,是我们看到了地域文化的感召力。汪泉是北方文化背景的作家,南方文化的这种感召力征服了他,他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完成了这部著作。在这个文化的感召力当中,作家与他所写的山河历史,完成了一个双向的奔赴、精神的共融。

吴敏教授认为,在已有的关于潮汕的地方史、艺文志、方言、音乐、美术、戏剧、茶道、饮食、商业、陶瓷、城市等诸种文化读本、图文著作、影像作品中,汪泉的《湘子桥畔》书写潮汕的“地方文化”有着自己的思考和艺术追求。他有意识地从多个向度来观察潮州,将“史/诗/实”等思考维度和写作风格融为一体,在潮汕历史、地理的清晰背景中进行故事性的想象和虚构,在引经据典的丰富史实里汇入绵延不断的诗情画意,在前贤今人的讲述中渗透“造福百姓”“家国担当”“美美与共”“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现代精神和现实理想,在“他者”的叙述中自然而然地融入“我”的现实生活。《湘子桥畔》所书写的地方文化,既突出了“地方性”特征,又超越了一般的“地方性”书写形式。

李永中教授指出,汪泉虽不是潮州人,却是一个体验、理解、认同潮州并与之建立亲密关系的内在者,他游心于潮味,描画他的带有个人性和精神性的潮州地理,它并非以封闭的地形呈现出来,而是通过相互关联性进行建构,即潮州这种地方与全球并不是彼此对立,而是持续的相互交织。从特殊的地方潮味经验出发,通过湘子桥、红头船、老妈宫、陶瓷联结南洋乃至全球,这样全球在潮州(南洋风格的骑楼等),潮味在全球。大胆的开拓、杀身成仁的革命、勇立潮头的革新的精神,使潮味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普遍性。

侯桂新教授认为汪泉的《湘子桥畔》呈现了一种新时代的“乡愁”。“乡愁”是中国古代文学乃至传统文化里一道动人的旋律。对于古代文人而言,思乡的愁绪由离别带来,思念中的故乡本身美好而甜蜜。自晚清至五四,“乡愁”转成了“乡怨”,家乡的落后保守令先进的知识分子充满焦虑,甚至纷纷逃离故乡,试图在精神上斩断与故乡的血肉联系。随着新中国一步步走向强大,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故乡在人们心目中重新变得美好。汪泉的《湘子桥畔》在甜蜜的忧愁之外,还含有对现实充分的肯定与对未来笃定的信心。

“外地人的地方性体验及书写”值得研究

咸立强教授从地方性知识再生产的角度谈了《湘子桥畔》创作的三重审美价值:

第一,写出了地方性知识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问题。汪泉既不是出生在潮汕,也没有在潮汕工作过,可是却偏偏写出了潮汕人都非常认可的这么一部讲述潮汕文化的书,类似这样的现象,他称为是“外地人的地方性体验及书写”,并认为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话题。

第二,蕴含着作者对地方性知识与中华文化传承问题的思考。汪泉写出来的,不是地方性知识某一个地方的文化精髓,而是整个中华文明的文化精髓。

第三,辩证地处理了有形与无形的地方性知识的呈现问题,巧妙地从有形之物中写出无形的地方性知识及其精魂。

在圆桌讨论环节,邢晓航、谭四岚、王汇宁、麦子珩、李晓彤、谢诗逸、陈小静、彭碧薇、刘漫妮、陈晓慧分别谈到了《湘子桥畔》描述的湘子桥、红头船、侨批等意象,就地方性知识与当代文学创作的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咸立强教授总结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发言,特别肯定了邢晓航等华师文学院研究生们精彩的发言。在汪泉的笔下,“桥”是“船”,“船”亦是“桥”,“桥”“船”两种意象不仅见证着潮汕地区不断流动、新生的发展史,象征着潮汕人民不畏困难、变通创新的精神内核,更是一条联结起潮汕与海外地区的纽带。

潮汕是中国的一角,也是世界的一角,这个小小的角落里传承下来的地方性知识,却不断地传播到世界,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彰显出雄健的包容开放精神与坚定的文化自信理念。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文化的汇通交融,这正是《湘子桥畔》揭示的潮汕文化生生不息的内在奥秘。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