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运营管理为何重要?广东产业园区需要什么样的运营“搭子”?产业运营商探索出哪些园区运营的新路径?11月8日,在广州举行的2024广东省产业园区运营管理能力提升活动中,产业园区与运营机构深入对接,共同为园区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从现场获悉,此次活动共有10个项目成功签约落地园区,总投资达25亿元,充分展示广东园区在产业承接与项目落地方面的卓越能力。
国企聚合资源促进广东产业招引
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吴红指出,广东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园区发展,20年来累计投入超500亿元专项财政资金、超12万亩专项用地指标,带动各地累计投入超5000亿元,推动形成了“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103个省产业园”的园区发展格局。
广东作为全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拥有一大批专业的园区投资建设运营企业和成熟的案例模式,已有一批金融机构、光伏能源集团、产业运营商等抢占先机,通过多种模式实现项目落地。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活动,促进产业园区与市场上优质运营机构深入交流对接,通过多种合作模式共同参与园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落地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向全省乃至全国贡献更多经验智慧。”吴红表达了对此次活动的期待。
作为活动主办方,近年来,广东省属企业粤科金融集团积极参与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大型产业集聚区、省产业园的开发、建设、运营。
粤科金融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伯仁指出,他们作为活动主办方,注重以园区为载体,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在持续壮大创新策源转化能力方面,他们聚焦“硬科技”,依托旗下全链条科技成果孵化育成体系,推动“粤科系”科创项目入园“圈养”。
刘伯仁还提到,他们还综合提升科技金融赋能能力,通过“产业+基金+团队”组建特色产业基金和招商引资基金集群,引入金融活水赋能园区。与此同时,做大做强资源融通聚合能力,通过组建全国性“五大联盟”拓展合作,打造“粤科发布”项目撮合平台,促进广东产业招引,不断提升粤科平台效应。
多方共探园区运营新模式
园区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园区、企业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当前,广东一些园区市场化不足、专业化不强、运营管理能力弱的问题日益突出,需要集众智、汇群力,共同推动园区高质量发展。
河源东江产业园区主要打造三大主导产业,分别是电子信息、机械模具和食品饮料行业。记者了解到,当前该园区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也遇到了产业相对低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和运营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
“对于园区的开发建设,我们还是要回归产业的根本,把产业基础打牢打实。”河源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陈志中告诉记者,要紧紧抓住招商引资最根本的途径,即利用以商引商、资本招商、基金招商、链式招商等方式,把项目落到实处,才能打好产业基础;同时通过做强国有资本,围绕园区企业所需,国企所能,做强国有企业来推动园区的开发建设。
谈及对本次对接活动的期待,陈志中表示,希望通过加强与粤科金融集团的合作,与其产业资源深度链接,并探索成立基金等新模式、新路径,进一步壮大园区的产业基础。
作为新能源投资建设运营商,中山公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公用能源”)通过光伏为先导,光储充氢一体,辅以产融结合手段,发挥综合能源系统性优势,打造可视、可测、可调、可控的智能能源模型,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
中山公用能源总经理王跃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光伏新能源发电的未来发展一定是“消纳为王”,谁占领了负荷,谁就能占领这个市场,而工业园区本身就是负荷的聚集地。
光伏发电能给运营商和园区企业带来什么好处?王跃军介绍,对负荷端,园区企业采用光伏发的电,电价低于0.5元/度,比普通电价低一半;安装了储能系统的企业,还能得到储能项目超过20%的收益分成,进一步降低用电成本。而对于运营商,通过形成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可以给电网提供调峰、调频、负荷响应等辅助服务,赚取利润。
分步实现零碳园区数智化,是中山公用能源未来的发力方向。王跃军透露,未来他们将实现核心资产数字化,搭建虚拟电厂平台兑现电力发电与负荷的优化配置和智能预测,实现能源的高效运营,并探索电力交易、碳交易等创新模式,还可尝试通过发行REITs基金,实现零碳园区能源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回收、再投资的良性循环。
文 | 记者 黄婷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