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商业性开采已来?专家热议深海生境探索与海洋生态保护利用|大湾区科学论坛

深海商业性开采已来?专家热议深海生境探索与海洋生态保护利用|大湾区科学论坛
2024年11月18日 21:21 羊城派

11月18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海洋科学与海洋产业分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

海洋是引领和推动高新技术聚集发展的重要领域,深海更是海洋开发和海洋技术发展的最前沿,深海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

值得一提的是,11月17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广州正式入列。“梦想”号大洋钻探船总吨约33000,排水量42600吨,续航力15000海里,最大钻深11000米,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

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海洋科学与海洋产业分论坛以“深海生境探索与海洋生态保护利用”为主题,响应联合国发起的“海洋十年”全球性海洋科学倡议,针对未来十年间深海等生境中最易受到人类活动和全球变化扰动的部分,瞄准当前全球海洋环境治理领域的核心科学盲区和关键技术难点进行科学探讨,助力找到可实现海洋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平衡的最佳方案。

分论坛现场。主办方供图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作了关于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的专题报告,深入探讨了深海采矿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以及数字化技术在海洋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金属资源,尤其是战略性金属资源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李家彪援引世界银行数据,到2050年,仅为实现全球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镍、锂等战略性金属的需求量将增长500%以上。“在陆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海洋成为重要的替代方向。”他说。

李家彪表示,2022年国际金属矿物公司TMC的深海采矿试验取得重大突破。“在4300米水深处,采矿设备成功提升了3000多吨矿石,每小时提升效率达86吨。”他介绍,“这标志着商业性开采的技术准备已经日益接近现实。”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进行分享。

然而,深海采矿的环境影响引发了广泛争议。李家彪强调:“清洁能源没有‘免费的午餐’,深海是黑暗、高压且极其安静的区域,采矿活动带来的声光污染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重大影响。”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以来,以太平洋岛国为首的多个国家开始呼吁暂停或禁止深海采矿。李家彪认为:“我们对深海生态系统的了解还很有限,这是目前最大的担忧所在。”

为应对这些挑战,李家彪介绍了由35个国家共同支持的“数字化深海典型生境”联合国国际大科学计划,并特别强调了创新观测方法的重要性:“我们需要采用声学海洋学、声学生态学等监测技术,通过听声音来感知生命的变化。”

2024年8月至9月,该计划完成首个研究航次,在不同纬度海山区域进行考察。目前,该计划已进入新阶段,涉及深海与极地渔业、深海环境数字化重建以及气候灾害预测等多个项目申请正在评估批准中。“我们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全球研究生境网络,”李家彪表示,“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深海生态系统的科学预测和有效保护”。

“深海生态系统恢复极其缓慢,一旦遭到破坏,需要5到10年才能恢复。因此,我们必须在开发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点。”他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