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质量语言服务体系,第九届语言服务高级论坛在广大举行

构建高质量语言服务体系,第九届语言服务高级论坛在广大举行
2024年12月07日 07:15 羊城派

近日,第九届语言服务高级论坛暨第三届粤港澳语言生活研究青年论坛在广州大学举行。论坛由广州大学主办,国家语委国家语言服务与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中心(广州大学)、广州大学人文学院、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与语言服务建设联盟联合承办,香港语言研究中心协办。

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语言服务”,共进行了33个大会报告和四场分论坛的40多个专题报告。与会学者围绕语言服务、数字中国、教育强国建设和大湾区发展,跨学科、跨区域、跨校企深入探讨了语言服务领域诸多重大课题。

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刘培俊表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以构建大语言格局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为导向,加快健全完善中国特色高质量语言服务体系。要开发利用好语言资源,全方位释放语言文字要素多元价值,涌现语言服务效能;要创新促进国家需求与语言供给的二元互动,明确语言服务的目标;要着力构建语言事业、语言服务、语言能力三位一体的格局,找准语言服务的方位。

广东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方树生、广州市教育局主任督学蔡健安分别介绍广东、广州的语言文字工作经验。广州大学副校长张其学介绍了该校构建大语言文字工作格局、聚焦国家语言服务和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研究开展有组织科研,统筹推进语言学“团队建设、科研创新、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取得的成效。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所长刘朋建提出,要主动融入和服务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是数字时代语言服务创新发展的使命任务,要推进数字语言文字新基建,丰富发展数字语言服务的内涵,重视数字语文生活的治理。

广州大学教授、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党委书记屈哨兵以语言服务的合论与新论为题作报告,回顾了历届语言服务高级论坛推动促进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围绕粤港澳大湾区语言生活和语言服务等主题持续开展的高质量的学术研讨。同时介绍了广州大学语言学团队正在研制的《中国语言服务新论》,将从引领侧、供给侧、需求侧三个集群就语言服务实践与研究展开基于新时代的新论述。

大会报告聚焦不同主题,对新时代中国语言服务的理论建构和行动实践展开了深入探讨。其中,面向人工智能时代,暨南大学邵敬敏教授就“国际中文教育与创建‘智能词语互动习得网’”提出了语言服务创新思路。广州大学齐佳音教授以粤方言文化为例“从文化视角谈大模型评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王治敏教授以国际中文精致资源构建与数字人应用探索为例谈“技术引领教育创新”、暨南大学刘华教授就“语言科技赋能语言服务”、华南师范大学金檀教授就“国际中文阅读文本的智能加工”等分享了数字应用语言服务成果和建设思路。澳门中西创新学院仲伟合教授就“人工智能时代的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进行分享。

华南师范大学吴坚教授就“‘一带一路’建设中的语言服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汪磊教授就“文旅领域中的语言服务”、暨南大学邵宜教授就“华文教育的‘语言学习+成长教育’双重功能”、广州大学王海兰副教授就“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语言规划”等主题进行探讨,展示了语言服务的多元内涵与重要价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