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月3日从东莞市高埗镇宣传教育文体旅游办获悉,大型报告文学《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新书发布会近日在东莞高埗镇举行。该书由8位国家、省级作家历时近一年深入采访潜心创作而成,近20万字,讲述回顾了高埗大桥建设始由以及当年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者的诸多感人故事,由胡磊、黄慧敏主编。
新书发布现场 主办方供图
新书发布会上,东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高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谢伟良,东莞市委宣传部四级调研员梁志斌,高埗镇党委委员黄慧敏上台为新书揭幕。《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作者代表、文学领域相关代表、国内知名媒体人、大桥建设亲历者等一起参与新书分享会,畅谈《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创作背后故事。
汇聚文学名家 讲述东莞敢为人先故事
高埗大桥(旧址)为全国改革开放后首座开创“农民集资建桥,过桥收费还贷”模式的地方公路桥,其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是东莞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伟大实践,也是广东改革开放的一个生动缩影和历史见证。规划论证以高埗大桥(旧址)为主题的文学创作,无疑是东莞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对于东莞文学来说意义非凡。
为挖掘、保护和传承好高埗大桥(旧址)文化和建桥精神,2024年在高埗大桥(旧址)通车40周年的之际,东莞市作家协会携手高埗镇政府,组织詹谷丰、胡磊、柳冬妩、谢莲秀、林汉筠、莫华杰、莫寒、陈苑辉等8位国家、省级知名作家,以高埗大桥(旧址)为主题,启动大型报告文学的创作。
在近一年时间的创作过程中,8位作家多次深入高埗各个村居,对高埗大桥(旧址)历史人文进行全面的实地采访调研,并以笔录、录音、影像等方式,收集、整理40多位受访者可触可感的口传记忆或者具有历史意义观点。为了让作品兼具思想性、艺术性与时代感,东莞市作家协会多次举办座谈会、作品研讨会,对该书的整体方向和深度进行深入探讨,听取多方意见建议。
经过作家们的不懈努力,《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终在岁末年底与广大读者见面。四十华彩,染翰成章,付梓成书。据介绍,《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由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东莞市作家协会原主席、一级作家陈启文,原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唐炜作序,全书分为“创举”“改变”“影响”三个篇章,共计19.7万字,集中收录了高埗大桥建设以及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见证者诸多感人故事,再现当年大桥建设的真实场景,读来扣人心弦,令人况味。
《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是对首创中国“农民集资,过桥收费”模式的高埗大桥的致敬,是对改革开放建设者和奋斗者的致敬,也是对东莞“敢为天下先”改革开放精神的一种倡导和弘扬。发布会上,本书主编之一、高埗镇党委委员黄慧敏表示,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新的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美好的未来。
大型报告文学创作 助力文化强市建设
随着东莞文化强市建设的推进,讲好东莞故事成为了东莞作家的使命和责任。《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周年纪实》主编之一、中国作协会员、东莞市作家协会主席胡磊介绍,近年来,东莞市作协聚焦文学活动、文学创作和队伍建设,推动东莞文学事业呈现出组织有力、创作强劲、精品频出的良好发展态势。其中,在文学创作方面,东莞市作协本着“出精品,出名家”的宗旨,积极协助组织东莞文学艺术院签约创作项目研讨与推介活动,提高东莞文学创作的组织化水平,不断丰富和完善创作题材序列,推出一大批优秀的莞产原创文学作品,实现了作品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此次《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新书发布不仅是东莞报告文学创作的又一重要成果,也开创了“东莞作家写中国”关注身边本土题材创作、与镇街联姻深度合作的崭新模式。
《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的序言撰写者陈启文表示,高埗大桥完成历史使命后,它的存在价值容易被人逐渐遗忘。《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的出版发行,就是对遗忘的抵抗,对高埗大桥精神的赓续。这是一本非常有价值意义的书,它让高埗大桥的生命以另外一种形式在时空中延续,非常值得大家品读解读。
《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执行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东莞文学艺术院第二届签约作家谢莲秀对《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这本新书有着特殊的情感。她说,高埗大桥不仅是一座物理上的桥,更是一座文化上和精神上的桥,它不仅沟通了外界,同时也把高埗人民连接得更加紧密。在创作这本书的过程中,作家们的心也团结到了一起,大家一起采风、一起研讨、一起统筹修改完善,凝聚东莞文学骨干创作力量,只为呈现最好的作品。
胡磊表示,高埗大桥(旧址)的建设是东莞改革开放浓墨重彩的一笔。《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是这些年来,高埗大桥的故事首次以大型报告文学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它让今天的人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大桥建设时生动故事细节和当时人们鲜活的情感,这也是文学记录时代的独特魅力。此次《何以为先·高埗大桥40年纪实》也是东莞市作协驾驭重大题材、组织力量创作的一次新探索,为今后开展重大本土题材创作和大型报告文学创作,积累了实践经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文 | 记者 余宝珠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