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山越岭,跟着森林警察去广州第一峰巡逻

翻山越岭,跟着森林警察去广州第一峰巡逻
2024年06月28日 09:34 羊城派

或许你听过,广州第一峰是天堂顶。鲜为人知的是,这里有一间广州海拔最高的派出所——广州市公安局森林分局大岭山派出所,管辖4万亩林地,海拔331米。

大岭山派出所辖区东面是惠州龙门南昆山,南面是广州增城大封门林场,北面是广州从化良口镇,地处交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偷盗、砍伐树木行为猖獗。为打击犯罪,1982年,大岭山派出所成立。1995年,辖区大岭山林场改造升级为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多事之地变身4A级旅游景区,多年未再发生刑事案件。

在这片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饶的广阔辖地,数十年来只有5位编制内民警,他们怎样在广州第一峰守护平安?又会遭遇哪些特殊考验?近日,记者探访大岭山派出所,跟随森林警察徒步前往天堂顶巡逻,记录他们扎根大山、与树为伴的日常。

大岭山派出所位于广州从化温泉镇,管辖4万亩林地,包括石门国家森林公园。

“林二代”的共同选择

早上九点多,大岭山派出所所长何曙光带着辅警谭伟健,来到天堂顶登山步行径入口,同护林员会合。当天,他们一起巡山,了解森林状况,查看有无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调整对讲机、清点物资,准备就绪,何曙光带队出发。“全程12公里,爬升800米,要赶在天黑前下山,不然有危险。”他给记者打“预防针”,没有多少直道,山路基本都是弯弯绕绕的,“入口的石阶去年才修好,以前是土路。”

大岭山派出所警察与护林员一起巡山,了解森林状况,查看有无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拾级而上,何曙光步伐稳健,不时向记者介绍他们的保护对象——植物。 “那个是三桠苦,叶子捣碎了,可以治疗跌打损伤。”“这个从树干判断是松木。”……一边爬山,一边讲解,他如履平地,大气都不喘。

大岭山派出所所长何曙光在林区巡逻,这是他做森林警察的第34年。

“看,这个就是野猪拱过的痕迹。”发现一个坑,何曙光现场根据形状、深浅、土壤颜色分析形成的时间和野猪体型。他告诉记者,巡山的时候最多一次遇到过15只野猪,“受伤或者带崽的野猪危险性大,不靠近就没事。”何曙光怕的是,村民在林区放置捕猎夹,达到一定数量就涉嫌非法狩猎。“所以要去村里普法,让大家明白此类行为的后果,避免因为不懂法造成违法。”

一路上,何曙光带记者认识了刺猬、布谷鸟、白鹇等“老朋友”,逐个介绍它们的习性、特征,如数家珍。“我爸是流溪河护林员,从小在林场长大,耳濡目染。”1990年,“林二代”何曙光走出校园,回到林场当警察,一干就是一辈子。

中国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鹇的羽毛。大岭山派出所辖区经常有白鹇出没。

“前面那个也是‘林二代’”,何曙光说的是谭伟健。大学毕业后,谭伟健做了一段时间教师。2018年,他听说森林分局招聘辅警,便辞掉工作考回林场,“对这里有感情,出生没几天,爸妈就带着我住进山里了。”谭伟健记得,当时护林员房子在距离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售票点几百米的位置,“现在回来这里工作感觉特别亲切。”

大岭山派出所“90后”辅警谭伟健在林区巡逻,他从小跟着护林员父亲在林区长大。

天空飞来“巡防员”

临近中午,巡山路程刚过三分之一,何曙光让大家在凉亭歇息。“到天堂顶还有500米,不好走,喝水、吃点东西,补充能量。”看到旁边丢弃的便携燃气罐,谭伟健下意识捡起来摇一摇,发现里面还有没用完的气体,就顺手装进背包带下山,“要是碰到烟头,容易酿成火灾。”

这是森林警察巡山的另一项重点任务:排除山火隐患。他们沿途清理树枝、检查防火隔离带,碰到“驴友”,也会叮嘱安全用火。“经过长期宣传教育,现在大家都挺重视防火。”自大岭山派出所成立以来,辖内未发生过一起山火。

休整后再前进,难度直线上升。眼前的根本不能称作路,由一个个不规则的石头堆成,崎岖陡峭,连下脚的位置都不好找。两侧只有半人高的荒草,不小心摔倒就可能滚下山坡。短短几百米,足足走了一个小时。

大岭山派出所警察在天堂顶使用无人机,去人无法抵达的地方巡防,便于及时发现异常。

登上天堂顶后,何曙光从背包掏出无人机,进行航拍巡防。“整个辖区一览无遗,实时画面同步传到分局指挥中心,可以对比观测森林有无异常变化。”2022年,森林分局探索无人机巡防林区,50多岁的何曙光主动学习,不到一年就熟练掌握操作。

现在,无人机给大岭山派出所“补位”,去到人无法抵达的地方,参与搜救、巡查等任务。“一旦发生山火,无人机飞上去,直观看到方位、火势,有助于制定扑救方案。”

护林实现共赢

航拍巡防结束,何曙光带领大家从另一侧下山。脚下的“路”是条七八十度的斜坡,一直延伸到野草丛中,左右毫无依附,人只能蹲下,手撑着地面,以半步为单位,缓慢地下撤。可谓是,上山容易,下山难。

“有些‘驴友’不清楚路况,贸然进山,中途体力不支,需要我们带出来。”今年3月,何曙光还接到几个大学生在山里迷路的报警电话。由于天堂顶盛名在外,吸引众多登山爱好者前来攀登,高峰期每周末有400多人上山。“一年总有七八宗求助,有时候会联合蓝天救援队一起救人。”

徒步游客在天堂顶拍照。天气适宜时的周末会有400多人上山。

山上的天气瞬息万,本来的晴空突然就飘起雨丝,狭窄的小径变得泥泞。植物高度从齐膝过渡到盖过头顶,人的视线也完全被遮挡,只能靠着直觉前进。下险坡、穿竹林、过小溪,翻越横亘的大树,一路挑战接连不断。稍没留神,连何曙光这样的“老江湖”都会脚下打滑、摔跤。

直到下午五点,记者一行才走出山林,上下一趟的巡山,耗时7个多小时。何曙光告诉记者,辖内天堂顶片区尚未开放,每年都要巡查两三次。“假如发生意外或者灾害,我们了解具体环境,才好应对处理。”尽管,在何曙光任职期间,只处理过一宗刑事案件、两宗行政案件,但日常防范从未有过一天的松懈。

大岭山派出所警察在天堂顶巡逻完下山。

近年来,得益于治安好,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人数明显上涨,比何曙光刚到大岭山派出所时翻了一番,全年大概有50万人次。随之而来的旅游消费需求,养活了周边200多个家庭,农庄从山脚开到山上。在何曙光看来,这也是森林环境一天天变好的根本原因:“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就自然抛弃了盗砍树木的想法,还会主动配合警察护林,互利共赢。”

完成巡山,何曙光和谭伟健回到派出所。这就是森林警察平常的一天,周而复始。

大岭山派出所警察在插旗顶巡逻,查看林区环境。

记者手记:“无人知晓”的守护

“多见树木,少见人。”何曙光的一句话,道出了森林警察的特点。所以,许多人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巡山途中,何曙光、谭伟健碰到了几位“驴友”。看到警服,“驴友”不禁诧异:原来森林里也有警察。对于这种反应,他们习以为常。甚至与同行交流时,何曙光有时都会被反问:有这个警种吗?

大岭山派出所警察在巡逻途中偶遇驴友。辖内的广州第一峰天堂顶,吸引众多登山爱好者前来攀登。

关于旁人对自己职业认知的陌生,何曙光并不在意,“在市区工作的民警调侃,他们保护人类,打击‘禽兽’;我们是保护禽兽,打击人类。”何曙光笑着说,“当然,我们只打击破坏森林资源、捕杀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分子。”

“地理位置偏僻,与市区居民接触少,大家不了解我们的工作是正常的,但这里周边的群众都认识我们。”何曙光不仅跟护林员、交通员联系密切,还跟村民打成一片。但日常大部分时间,他依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怎么能坚持干了30多年?

他的回答跟谭伟健一样:对这里有感情。何曙光觉得,在森林里执勤忙、累,但自己还挺满足的,“让我去市区,还不习惯。”

大岭山派出所辖区森林覆盖率达96%。

交谈中,他们的语调是上扬的,不停地给记者介绍山里的动物、植物以及时令变化。在何曙光眼里,大岭山派出所的风景是最漂亮的。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叶、冬天的冰,四季各有特色;溪流、山峰、峡谷、丛林,处处风光不同。

一间派出所,远离城市繁华,终日与树为伴,守护着大自然的馈赠。不管有无人知晓,它始终矗立在海拔331米处。

大岭山派出所海拔331米,地处交界,辖区东面是惠州龙门南昆山,南面是广州增城大封门林场,北面是广州从化良口镇。
大岭山派出所管辖4万亩林地,主要负责护林防火、打击捕杀野生动物等违法行为。

大岭山派出所警察开车在林区巡逻,路程长达40多公里,巡完一圈需要2-4个小时。

大岭山派出所所长何曙光带着辅警谭伟健上山巡逻,这是他们的日常工作。

大岭山派出所警察与护林员一起巡山,了解森林状况,查看有无破坏森林资源行为。
大岭山派出所所长何曙光带着辅警谭伟健在天堂顶区域巡逻。
大岭山派出所所长何曙光和辅警谭伟健巡山途中休息,每次进山巡逻要花费一整天。
大岭山派出所所长何曙光巡山途中远眺辖区林地,他在这里已经工作了12年。
大岭山派出所辖区层峦叠嶂,丛林密布。

策划 | 黄丽娜 侯恕望

统筹 | 宋金峪 张璐瑶

文字 | 鄢敏

拍摄 | 宋金峪

剪辑 | 王绮静

海报 | 麦宇恒

时政新闻部 音视频部 联合出品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