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NN+Cell: 我国多学者团队聚焦“中枢神经—脾脏”的神经环路,神经免疫学研究硕果累累

Nature+NN+Cell: 我国多学者团队聚焦“中枢神经—脾脏”的神经环路,神经免疫学研究硕果累累
2024年05月22日 00:02 脑科学世界

关键词:神经+免疫;中枢神经+脾脏;

研究团队:清华大学、上科大、中科大、军科院等

内容汇编:brainnews编辑部

2020年  Nature

2020年4月29日晚,《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清华大学免疫学研究所祁海课题组、上海科技大学胡霁课题组、清华大学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钟毅课题组的合作论文,题目是”Brain control of humoral immune responses amenable to behaviouralmodulation”《受行为影响的脑活动调控体液免疫应答》。

通过小鼠模型,该研究发现了一条从大脑杏仁核和室旁核CRH神经元到脾内的神经通路;这条通路促进疫苗接种引起的抗体免疫应答,并可通过响应躯体行为刺激对免疫应答进行不同调控。

据作者介绍,这是迄今发现的第一条解剖学明确、由神经信号传递而非内分泌激素介导的、中枢神经对适应性免疫应答进行调控的通路,它的发现为神经免疫学研究拓展出了一个新方向。

题图:“勤動”与增强免疫的中枢神经核团与环路
图-1: 光遗传学实验证明CeA/PVNCRH 神经元与脾神经的连接

详细介绍:

2024 Nature Neuroscience

2024年1月3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智教授、白丽教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田仰华主任和安徽医科大学陶文娟教授合作在Nature Neuroscience发表题为“Somatosensory cortex and central amygdala regulate neuropathic pain-mediated peripheral immune response via vagal projections to the spleen”的文章,揭示了在不同疼痛状态大脑下对免疫进行差别调控的机制,为疼痛状态下神经免疫的交流提供了新的见解。

这项研究揭示了不同疼痛状态下脑调控免疫反应的差异机制。在短期疼痛状态下,脾脏TH2免疫细胞数量增加,而在长期疼痛状态下,脾脏TH2免疫细胞减少。并且通过病毒示踪确定了AChDMV到脾脏的直接投射。结合体内记录和光遗传学操作研究分别揭示了GluS1HL→AChDMV→脾脏和GABACeA→AChDMV→脾脏环路的存在,其中在急性疼痛时GluS1HL神经元活性增强导致脾脏TH2免疫细胞比例增加。而在慢性疼痛时导致GABACeA神经元激活导致小鼠脾脏TH2免疫细胞数量减少的现象。该文章首次阐释脑脾轴下行调控疼痛引起免疫反应的神经机制,为神经-免疫与中枢-外周领域提供坚实理论基础!

详细介绍:

2024  Cell

2024年5月20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的李慧艳研究员团队、张宇程副研究员团队以及周涛研究员团队合作在Cell杂志上在线发表了题为Innervation of nociceptor neurons in the spleen promotes germinal center responses and humoral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痛觉感受神经纤维在脾脏的空间分布,并鉴定到一条背根神经节-脾脏之间的感觉神经连接环路,激活此通路可大大增强体液免疫和宿主防御病毒能力该项成果不仅加深了对外周神经与体液免疫交互调控的理解,也为B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开辟了全新路径。

详细介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