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phagy:盛呈雨团队揭示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BIN1调控海马神经元树突规模

Autophagy:盛呈雨团队揭示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基因BIN1调控海马神经元树突规模
2024年10月21日 00:01 脑科学世界

BIN1(桥接整合因子1)蛋白最初被确定为一种肿瘤抑制因子,可与癌蛋白MYC相互作用并抑制其活性。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了BIN1基因周围的遗传变异是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AD)的重要风险因素。临床研究发现BIN1主要神经元亚型isoform 1在AD患者脑内显著减少,但该分子事件的下游效应并不清楚。之前的AD相关研究发现BIN1主要与Tau而非Aβ病理密切关联,并可调节谷氨酸能神经元的突触前与突触后功能,但较少有研究者从上游的细胞过程层面探讨BIN1的细胞生物学功能。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盛呈雨团队在国际自噬领域期刊Autophagy杂志发表题为BIN1 deficiency enhances ULK3-dependent autophagic flux and reduces dendritic size in mouse hippocampal neurons的研究论文。

在本研究中,研究者发现RNA干扰敲降Bin1导致小鼠海马神经元的树突规模下降,在海马CA1区立体定位注射表达shBin1的腺相关病毒,磁共振成像揭示注射部位周边组织体积显著下降,且小鼠在巴恩斯迷宫测试中表现出空间参考记忆能力的受损。机制研究发现上述树突损伤并非源于某个发育程序受阻,而是伴随了自噬的过度激活,使用氯喹抑制溶酶体酸化有效缓解了Bin1敲降导致的树突退化。进一步,研究者发现不受mTORC1抑制的ULK3被招募参与了自噬起始,通过AAV介导的RNAi降低神经元中的ULK3表达,或者使用一个广谱的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SU6668降低ULK3活性,均可显著减轻Bin1敲降引起的海马体积减少和空间记忆衰退。由于海马萎缩是AD中的常见病理改变,该工作提示AD患者中神经元BIN1的减少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分子事件,通过上调自噬参与驱动海马结构与功能损伤,而抑制ULK3有潜力减轻这些不良影响。

巨自噬/自噬是通过溶酶体降解细胞内容物的一种保守的分解代谢过程。自噬通过降解神经突起中的细胞器和重要蛋白,负调控轴突或树突网络的规模。使用各种自噬抑制剂处理神经元,然后通过LC3-II水平的变化幅度来评估自噬通量,研究者发现shBin1组神经元的自噬通量更高,使用氯喹抑制自噬恢复了shBin1神经元的树突规模。

由于上述树突规模下降源于自噬而非某个发育程序缺陷,BIN1缺失也可能影响成熟神经元的树突规模。为检验这一假设,研究者构建了一个腺相关病毒,表达靶向所有小鼠Bin1亚型的shRNA,通过立体定位注射到海马CA1区。MRI扫描发现在AAV-shBin1小鼠中,注射位点周边的CA1区域显示出显著的体积减少。巴恩斯迷宫测试发现AAV-shBin1小鼠具有更差的长期记忆能力。

SU6668是一个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广谱抑制剂,在肿瘤治疗领域被一期临床初步证明了安全性,之前研究发现SU6668可以有效抑制ULK3活性。使用SU6668处理shBin1组原代海马神经元,研究者发现树突退化被有效阻止;同时,SU6668显著减轻了AAV-shBin1小鼠的海马体积区域性下降和海马依赖的空间记忆损伤,支持ULK3是BIN1下游的一个关键效应蛋白和潜在有效干预靶标。

模式图

如上图所示,本工作提出如下模型:BIN1缺乏导致AKT/TFEB途径的ULK3表达增加,ULK3与其它上调的自噬基因一起增强自噬,导致海马神经元树突规模下降,并在小鼠层面上表现为磁共振成像可见的海马区域性体积损失,以及海马依赖的空间记忆损伤。作为BIN1下游的关键效应蛋白,抑制ULK3有潜力消除上述不良影响,同时,由于ULK3不负责常规的自噬起始,靶向ULK3可能具备高细胞选择性和低副作用的优势。

南京医科大学盛呈雨副教授为本研究通讯作者,硕士研究生金昱曦为本研究第一作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