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科研服务升级| PRV神经环路示踪服务,助力外周-中枢研究

BN科研服务升级| PRV神经环路示踪服务,助力外周-中枢研究
2024年11月23日 00:12 脑科学世界

01

伪狂犬病毒PRV是什么?

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又称猪疱疹病毒Ⅰ型,其基因组为约150 kb的线性双链DNA分子,PRV的Bartha株仅具有逆向跨突触的特性。基于Bartha株构建的重组示踪工具病毒,能够严格逆向跨多级突触标记神经网络。病毒感染神经细胞后,在胞内复制并表达目的基因,子代病毒运送到突触后,逆向跨突触进入上游神经元,开始新一轮的复制及逆向跨突触传播过程。

02

PRV在神经环路研究中可以做什么?

PRV在外周-中枢和中枢-中枢相关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常用于探索与外周某些脏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中枢神经核团。例如:我们想要抬起大腿的指令是由大脑哪些核团发起或参与其中的,可以通过在目标肌肉群注射PRV,经过短暂的几天窗口期感染后,灌流取脑组织切片,在中枢脑切片中观察荧光信号,确定与控制抬起大腿相关的神经核团。

03

案例

案例1:

实验目的:探究与抬起大腿相关的神经环路,评估左右肢在神经调控上的差异。

实验方案:选用PRV工具病毒,在小鼠左右侧大腿肌肉分别注射PRV-803(红色)和PRV-531(绿色)示踪病毒各2.5μl,注射时需剪开皮肤再开展注射操作,注射完成后缝合皮肤;在注射后1-3天内,每天至少观察动物2次,确保手术后动物状态恢复正常;病毒注射后第3天开始,每天高频次观察动物状态,观察间隔不超过4h。

图1:病毒注射示意图

实验结果:病毒注射后约5天,动物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我们随即进行心脏灌流取脑。对脑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后获得如下数据。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认为目标肌肉群的控制与运动皮层(MOp)、下丘脑室旁核(SCN)、中脑导水管(PAG)等核团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后续还可以通过使用钙信号记录来验证核团的关键性,或使用光遗传或化学遗传学调控手段来操控这些核团,进而筛选与目标肌肉群更为相关的中枢核团。

图2:肌肉的逆向跨多级病毒示踪

案例2:

实验目的:探究与控制排尿相关的神经环路,机体自主排尿是由哪个或哪些关键脑区参与调控。

实验方案:选用PRV工具病毒,在膀胱壁左右两侧分别微量注射PRV-531(绿色)和PRV-724(红色)示踪病毒;由于动物在感染PRV后会出现明显神经症状直至死亡,因此每天高频次观察动物状态,确保手术后动物状态恢复正常后,在濒死状态下进行灌流取脑。

实验结果:病毒注射后约5天,动物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研究人员根据实际情况陆续进行心脏灌流取脑。对脑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后获得如下数据。根据实验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初级运动皮层(M1)、初级感觉皮层(S1),以及排尿中枢(PMC)等核团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图3:膀胱壁神经的逆向跨多级病毒示踪(PMID: 30361547)

04

我们平台可提供的PRV神经环路示踪服务

近年来,外周-中枢的研究热度日渐高涨,越来越多的外周器官成为研究的焦点。我们致力于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助力外周-中枢神经环路研究。我们拥有一站式PRV神经环路示踪服务,包括稳定的旧版本PRV531(绿色)和PRV724(红色),以及高效高亮的新品PRV801(绿色)和PRV803(红色),这些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热点外周组织研究。

以下是我们已部分操作的研究位点示例:

产品列表: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