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BP:揭秘社交恐惧背后的“基因密码”——血清素系统的最新发现

PNBP:揭秘社交恐惧背后的“基因密码”——血清素系统的最新发现
2024年12月18日 10:23 脑科学世界

当我们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安,担心被他人负面评价时,这种情绪可能并不仅仅来源于心理压力,更深层次的原因藏在我们的基因。近期的一项研究揭示基因累积效应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社交恐惧的强度,尤其是面对他人审视时的紧张感。这项研究从遗传和心理两个维度入手,探讨了基因、人格特质和情绪调节在社交恐惧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1. 基因是如何影响社交恐惧的?

社交恐惧指个体担心在社交或个人活动中被负面评判或审视而产生的情绪体验,依据情境的不同划分为社会交往焦虑与审视恐惧。 研究团队基于两个独立样本(N1 = 476;N2 = 586),采用社会交往焦虑量表(SIAS)和社交恐惧量表(SPS)测量个体的社交恐惧水平;通过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与血清素通路的7个基因位点进行分型分析,构建基因累积评分。研究发现血清素系统相关基因的累积效应影响了个体的社交恐惧水平, 基因累积评分越高个体的社交恐惧越严重,尤其是在面对他人审视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2. 性格和情绪调节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除了基因本身的直接影响,研究还进一步探索了人格特质和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作用。人格特质中的人际适应性可以缓解基因累积效应对社会交往焦虑的影响,但对审视恐惧的作用不显著。这表明,适应性强的人在普通社交场合中可能更从容,但面对他人直接审视时,仍可能会感到不安。

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认知重评”在缓解社交恐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发现,擅长用认知重评方法调整情绪的个体,也能够有效减弱高基因累积评分对社交恐惧的影响。这一发现启示我们后天培养情绪调节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先天遗传带来的负面影响。

3、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这项研究证明,社交恐惧不仅仅是心理压力的产物,它背后还深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而人格特质和情绪调节能力的调节作用,则为我们提供了应对这一问题的新思路:

基因不是宿命。通过有效的情绪调节训练,比如培养认知重评能力,可能帮助个体在基因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心理适应。

分类干预更精准。针对不同类型的社交恐惧(如社会交往焦虑或审视恐惧),可以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总结

总之, 这项研究为我们打开了通往社交恐惧“基因密码”的一扇窗。未来的社交恐惧干预将不再局限于心理层面,而是结合遗传、生物和心理的全新视角。目前,这一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Progress in Neuropsychopharmacology & Biological Psychiatry。论文的第一作者为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毕业生杨雨婷,通讯作者为龚平原教授,实验室兰琦、梁文婷、周明珠、赵文萍等同学也参与了本研究。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40037)和国家社科基金(20BSH165)的资助。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