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子刊:荣培晶/王瑜报道taVNS治疗慢性失眠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

JAMA子刊:荣培晶/王瑜报道taVNS治疗慢性失眠的最新临床试验结果
2024年12月19日 00:01 脑科学世界

2024年12月16日,古术新知团队最新成果“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for 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在国际医学权威期刊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上发表,该研究是一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对比了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与假刺激对照(sham taVNS)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表明taVNS可显著提高慢性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失眠的严重程度,并改善其伴随的焦虑、抑郁等症状,且疗效可维持20周。

本研究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资助。在该论文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张帅博士、赵亚楠博士,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秦宗实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王瑜副研究员和荣培晶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

研究背景

失眠是一种睡眠连续性障碍疾病,影响着全球1/3的成年人,且约有50%的患者可发展为慢性失眠,其可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及猝死等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给个人、家庭及社会来带严重的经济负担。目前,治疗失眠的方法主要有认知行为疗法(CBT-I)、药物疗法及物理疗法等。然而,CBT-I作为治疗失眠的一线疗法,需要充足专业的治疗师。而长期使用药物治疗可增加困倦、头晕、跌倒、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及认知功能受损等不良反应。因此,有必要发展新型非药物疗法优化失眠治疗。

耳穴刺激作为传统非药物疗法之一,可有效治疗失眠,然而其在推广应用中仍存在局限,不利于科学验证和规律总结。对此,在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荣培晶的带领下,本团队多年来致力于耳穴刺激疗法的传承创新,既往建立了耳穴-迷走神经-孤束核联系学说,并借鉴非侵入性电刺激技术,在传统耳穴刺激基础上创制了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新疗法。

在taVNS治疗失眠的研究方面,自本团队2015年在国际上首次开展探索性试验以来,包括本团队在内的国内外研究者开展了多个临床试验,均提示taVNS可改善睡眠质量,然而研究结论存在不一致的现象,且因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使得该疗法在治疗失眠方面不被指南推荐,影响了这一新型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推广与应用。鉴于此,为进一步验证taVNS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其临床疗效的因素,本团队于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期间开展了一项taVNS治疗慢性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方案

本研究共纳72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taVNS)组和对照(sham-taVNS)组,均治疗8周,随访12周。两组均采用华佗牌电子针疗仪(SDZ-IIB 型)进行治疗,其中taVNS组刺激部位位于耳甲迷走神经分布区的心(CO15)、肾(CO10)穴;疏密波,4/20Hz;脉冲宽度0.2ms±30%;强度以患者耐受而不感觉疼痛为度,刺激电流强度约0.8~1.5mA;sham taVNS组刺激部位、频率、波形及脉冲宽度同taVNS组,刺激电流强度为0.1mA。两组患者均自觉耳部有波动感,仪器可显示每次治疗时间。在治疗前、治疗第4周末、第8周末及随访的第20周末,评估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Epworth 思睡量表(ESS)及Flinders疲劳量表(FFS)评分。

图1 研究流程图

注:MDD,抑郁障碍;OSA,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taVNS,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sham taVNS,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对照。

研究结果

与基线相比,治疗8周后taVNS组PSQI的最小二乘均值为-8.2(95% CI,-9.3~-7.0),sham taVNS组为-3.9(95% CI,-5.1~-2.7)。与sham taVNS组相比,taVNS组治疗8周后PSQI评分降低更明显,两组最小二乘均值的差值为-4.2(95%CI,-5.9~-2.6;P 与治疗4周相比,taVNS治疗8周的临床疗效得到显著改善。另外,taVNS在改善失眠的伴随的焦虑、抑郁及疲劳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且疗效可维持20周左右,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依从性。

研究结论

本研究证实了taVNS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慢性失眠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安全的新型非药物疗法,并为优化taVNS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方案提供了研究基础。同时,本团队已着手开展进一步研究,未来将为失眠患者居家治疗提供更多科学指导和创新方案。

图2 两组各临床量表评分差值比较

注:A、B、C、D、E、F分别为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Flinders 疲劳量表(FFS)及Epworth 思睡量表(ESS)评分的差值比较。Baseline,基线;wk,周;End of Treatment,治疗结束;taVNS,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sham taVNS,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对照。

本文作者

第一作者:

FIRST AUTHOR

张  帅

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助理研究员。

从事针药结合防治失眠、抑郁、老年认知下降及脑血管病等临床及机制研究。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等5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自然面上项目等6项。在JAMA Network Open、Brain stimulation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第一/共一作者论文12篇(SCI 4篇,最高IF:10.5),参编著作3部。

赵亚楠

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主治医师、主管技师。

提名2023年中国未来女科学家有效候选人。担任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专委会、中国针灸学会耳穴诊治专委会委员。主持国自然、北自然等纵向课题5项,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10项,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3部,授权专利4项,软著1项,参与制定国际标准1项、临床实践指南2项。

秦宗实

北京大学博雅博士后,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从事临床研究方法学以及神经调控慢性痛的临床研究。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相关工作成果发表于J Neuroinflammation、EClinicalMedicine、JAMA Netw Open、J Urol等期刊。

通讯作者:

CORRESPONDING AUTHOR

王  瑜

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针灸系统工程学”后备学科带头人。

从事针灸防治失眠、抑郁、认知障碍等脑病的基础、临床和转化研究。主持国自然青年项目1项,承担国自然重点项目课题等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自然重点国合项目等9项;在JAMA Network Open、Brain stimulation等发表SCI论文4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56篇;授权国家专利4项;获得北京市、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等科技进步一、二等奖5项;被授予Elsevier中国金色开放获取高下载论文学者、Wiley中国开放科学高贡献作者、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40周年院庆“优秀校友”;作为指导老师,指导3人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3人获国自然青年项目立项资助;兼任Gut and Integrative Wellness编辑部主任,iMeta、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ress and Brain、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Acupuncture and Herbal Medicine青年编委,以及Frontiers in Psychiatry、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特邀客座主编。 

荣培晶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卫健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2023、2024年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影响力”榜单和2024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影响力”榜单。

近年来,主持“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北京市脑认知与脑科学重点专项等重大项目6项;发表论文282篇(一作/通讯213篇);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5项;出版学术专著9部;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奖项13项。

自1992年始,荣培晶研究员带领古术新知团队立足于中医理论、方法和研究前沿,着眼于国家对脑科学研究的社会需求和脑重大疾病诊疗的临床需求,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学科与脑科学、医学工程学、材料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聚焦于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的科学内涵,开展了基础、临床、转化的系列研究,积极推动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促进中西医结合健康产业升级,扩大中西医结合的国际影响力。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下,组织全国多家单位在实验探索、临床验证、理论构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了“脑病耳治”新理念,开拓出“穴位-外周神经-脑网络-机体功能整体调节”新原理,创制了“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新疗法,研发出“耳迷走神经刺激仪”新设备,在临床治疗癫痫、抑郁症、失眠、轻度认知障碍等方面取得确切疗效,形成了“耳穴电刺激治疗系列脑病”新技术,创建了“针灸系统工程学”新学科,2023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交叉创新类)。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51217

Zhang S, Zhao Y, Qin Z, Han Y, He J, Zhao B, Wang L, Duan Y, Huo J, Wang T, Wang Y, Rong P. Transcutaneous Auricular Vagus Nerve Stimulation for Chronic Insomnia Disorder: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Netw Open. 2024 Dec 2;7(12):e2451217. doi: 10.1001/jamanetworkopen.2024.51217. PMID: 39680406.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