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号理财受邀参加2018年江苏省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复兴号理财受邀参加2018年江苏省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论坛
2018年08月09日 14:20 复兴号理财

2018年是我国数字普惠金融之年,我国正在快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为了进一步净化金融行业发展生态、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今日下午,由江苏互联网金融协会主导、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2018年江苏省普惠金融创新发展论坛”在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举行,省内外众多金融界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普惠金融发展新蓝海。中铁东方江苏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受邀出席了本次论坛活动。

图为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孟雷先生

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孟雷先生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普惠金融在新时代金融发展中所作的贡献,认为普惠金融应当与传统金融相辅相成,弥补了传统金融在资源配置、地域分布上的不足,进一步延伸了金融服务的触角,对于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和“最远一公里”具有跨时代的意义。此外孟雷主任还对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展望与期冀:第一,要继续坚持“普惠百姓”的思想,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有力支撑;第二,要兼顾盈利性,做到自力更生、茁壮成长;第三,要积极与金融科技融合,发挥价值效益最大化。

图为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葛和平教授

由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撰写的《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报告蓝皮书(2018)》(以下简称《蓝皮书》)于本次论坛正式发布。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葛和平教授对《蓝皮书》进行了解读,《蓝皮书》立足于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实情,深入分析了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全省普惠金融行业发展呈现出金融产品供给趋于丰富、金融服务对象持续拓展、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的特点,但仍旧面临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商业持续性不足、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产品服务供给渠道有限等问题。此外,《蓝皮书》还针对江苏省普惠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同时,《蓝皮书》还强调金融科技在促进江苏省金融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科技手段打造金融科技服务平台;要支持商业银行有计划分步骤的发展电子支付方式;要引导网络支付机构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同时强调普惠金融机构要运用现代金融科技手段增加金融服务覆盖面,实现政府、企业、个人的“共赢”。

图为金融科技助力普惠金融圆桌会议

在主题为“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的圆桌会议上,多位普惠金融的专家学者、资深从业人员“青梅煮酒、华山论剑”,用新颖的思想碰撞出普惠金融发展的新火花。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江苏省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教授陆岷峰博士认为普惠金融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上升到国家、地方的金融发展战略高度。江苏省在普惠金融实践方面不断加快建立普惠金融服务和保障体系,引导金融资源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发展薄弱领域和重点环节,推动江苏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其中,在普惠金融供给方面,截至2017年末,江苏省金融机构总资产为16.7万亿元,全省各项贷款余额10.4万亿元,金融法人机构801个,各类金融机构营业网点高达14297个,金融从业人员257743人,全省社会融资增量1.5万亿元,全年实现金融业增加值6786.4亿元,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小微企业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为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4%,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9.9%,金融供给主体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供给覆盖面不断扩大至全省各县镇村,初步建立了多层次的普惠金融市场体系;在普惠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全省金融机构针对中小微企业客户群创新推出了弱担保、无担保信贷产品,大力发展应收账款、知识产权、收益权、股权等新型抵质押方式的普惠金融产品;在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目前已为江苏233万户中小微企业、267万农户、4035户农村经济主体建立了信用档案。

图为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创新发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陆岷峰博士

陆岷峰博士认为,普惠金融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当中既要注重实现金融的“普”,又需注重落实金融的“惠”,两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在“普”的方面,各类金融机构要扬弃传统的获客、营销、风控思维,真正把金融科技思维和基因植入到普惠金融客户群体当中,让更多的小微企业、低收入群体、三农群体能够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享受到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技术红利。在“惠”的方面,各类金融机构则要在信贷资金成本、营销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风险溢价等方面进行降本增效,降低综合金融交易成本来让利给普惠金融用户群体,提升普惠金融业务的规模效应和边际效应,使普惠金融用户获取金融的成本负担和用户体验得到切实改善。只有把“普”与“惠”的双重金融基因植入到实体经济当中,普惠金融才能真正成为未来金融领域的新蓝海,从而实现普惠金融既“普”又“惠”的可持续性发展。

南京审计大学党委常委张维教授则从安全性方面对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进行了探讨,金融科技通过网络技术的加持,最大程度的减少人为的参与,降低了偶然性失误,进一步提高金融的安全性,而将金融科技应用到普惠金融,则更能够在数据传输、用户信息等方面确保安全性。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赵成国教授提出金融科技的加入促进了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的渗入,普惠金融通过金融科技相关技术,打破了空间的限制,让有网络的地方就能有服务,切切实实的做到了让“老少边穷”地区能够与城市享受同等金融服务,真正实现了”普惠“的意义。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荀勇则从成本的角度对金融科技进行了评说,对普惠金融供给者来说,金融科技的参与降低了人力成本,且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协助下,普惠金融机构能够更准确的分析市场客户,减少了风险成本;而对普惠金融消费者来说,金融科技的加持增强了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个性化,消费者可以画风少的时间人力销售更符合自身需求的更高水平的金融服务。而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研究中心正是普惠金融与金融科技的践行者,中心成立短短数年间,积极谋划普惠金融的科技发展,在为全省普惠金融机构降低成本风险的同时,也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了更优质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南京财经大学江苏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汪祖刚谈到,普惠金融的本质是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适当有效的金融需求中,其重点需要服务的用户群体多为小微金融、农村金融、消费金融等长尾用户。随着以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力量对金融服务过程中的精准获客、精准营销、精准风控、精准服务等全过程不断赋能,使得金融服务的成本不断降低、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服务效率不断提升,服务的体验不断增强,为普惠金融的“普”和“惠”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帕累托改进”,金融科技也必将是普惠金融工程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的重要利器,其在普惠金融领域将大有可为。长江金融工作室研究员徐阳洋从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可以天然结合的视角出发,认为大幅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让以往难以覆盖的草根基层和长尾用户能接触到便捷的数字移动技术服务,从而拓宽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正是因为普惠金融的存在,金融科技才能够获得发展的土壤,并且形成一种发展浪潮,而普惠金融使每一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能够以可负担的成本享受到金融服务带来的便利,能够普及更多更好的消费场景。而金融科技可以改变传统金融机构服务的方式,通过大数据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建立对中小企业授信功能,通过大数据+区块链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建立中小企业贷款的反欺诈功能,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商业银行解决中小企业的动产融资问题,释放百万亿级别的动产融资市场,通过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可以帮助商业银行建立信贷流程化、批发化的机制,真正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为实体经济服务。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周春应副教授认为金融科技是将服务下沉到长尾客户中去,践行普惠金融理念,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和中低收入群体等长尾客户“难以自证”信用的难题,能够有效克服企业间信息不对称的难题,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实问题,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同时,金融科技可以量化金融交易中风险,克服中低收入群体等长尾客户风险识别难、征信缺失等问题,能够全方位把握长尾客户,解决长尾客户风控难题。在信用基础上进行长尾客户管理,能够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畅所欲言,精彩纷呈的独到观点和新颖言论不仅让在场各位大呼过瘾,更为普惠金融的科技之路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可能。

会后,复兴号理财代表也表明了自己对于金融科技发展的态度:金融科技的发展是需要普惠金融的支撑的,并且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的发展是未来金融行业的大趋势。在以后的发展中,复兴号理财将更加致力于普惠金融,同时大力发展金融科技,防范和量化金融风险,更好的服务微小企业和不同的收入群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