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生无忧助残就业“破冰”网络化 5万残疾人居家就业奔小康

宜生无忧助残就业“破冰”网络化 5万残疾人居家就业奔小康
2018年02月02日 13:11 第一创始人

2017年,湖南36岁的先天肌无力兄妹段碧波、段颖琴通过宜生无忧企业公益助残计划,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份稳定工作。每天工作四小时,为雇佣企业完成微信营销公众号内容推广、车牌号数据审核等简易工作,按量计薪,兄妹两人自食其力平均每月收入近7千元,不但解决了家庭生计的后顾之忧,更对以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同样在这一年,患有先天眼疾的龚飞成在自己按摩店生意每况愈下之时,利用看店的零散时间,在宜生无忧招聘平台上兼职做工,家庭收入大幅度提升。

在北京一家盲人按摩店打工多年的邱学民,通过宜生无忧的介绍,入职了北京一家企业,成为该企业的中医理疗师,如愿以偿的上了社保。最近生病终于舍得去医院看病检查,第一次刷社保卡,他说:“心里有底,踏实!”

……

2016年初,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等国家关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部署,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促进残疾人及家庭就业增收,宜生到家特别开创助残就业品牌——宜生无忧,并正式推出“企业公益助残计划”,成为国内首家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平台,针对残疾人提供专业完善的就业服务。

2018年1月29日,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残疾人联合就业服务指导中心、宜生无忧共同发起的国内首支“助残就业专用基金”正式在京成立,再次深入推进了以企业助残就业为主的精准扶贫形式。

段碧波、段颖琴,龚飞成以及邱学民都是企业公益助残计划的受益者。幸运的是,还有其他6000余名如他们一样的残疾朋友通过宜生无忧网络招聘平台,在全国各地800余家国企、外企、上市公司及集团公司等单位成功就业,实现了生活收入与人生价值的双丰收。

“未来,招聘信息化、就业网络化是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在宜生无忧董事长孙金政看来,宜生无忧建立连接了企业与残疾人主体双方,解决了企业雇佣、残疾人求职的供需矛盾,在协助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创造适合残疾人的工作岗位的同时,激励残疾人打破守旧的思维壁垒,敢于网络就业,提高改善生活水平。

孙金政说:“宜生无忧始终探寻的是商业与公益结合的助残就业之路,我们希望能在未来的几年内,联合企业帮助我国10万残疾人通过劳动获得有尊严的生活。

网络就业,精准链接供需双方就业需求

残疾人网络就业,这是我国残疾人招聘行业的一次破冰尝试。

2015年,我国《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一定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并为其提供适当的工种、岗位。且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比例不得低于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1.5%。

虽然政府明确规定了企业的义务责任,但从事多年残疾人相关工作的孙金政却表示,“矛盾很多,落实较少。”他介绍,目前我国约有8500万残疾人,据国家数据统计,多种就业形态实现就业的残疾人就业率仅为43%。

在残疾人服务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孙金政对整个中国残疾人就业形势感同深受。一直以来,宜生无忧始终坚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每年超额吸纳残疾人就业。但是有些雇佣难题一直困扰着企业,“我们该去哪里找残疾人,他们来了能干什么?”孙金政曾去到微软等多家企业做残疾人就业调查,得出的结果如出一辙,“岗位匹配难、日常管理难、雇用风险高是企业用工的主要困惑。”

究其原因,孙金政认为最大症结在于国家缺少专业的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他分析,从企业角度出发,国家虽然有很多政策在鼓里残疾人就业,但是以盲人按摩、生产型加工企业为主的集中就业形态较窄,企业不能为多数残疾人提供符合残疾状况的安置岗位;从残疾人职业规划考虑,我国整体残疾人培训体系基本停留在“书本教育”,缺少对专业技能的教学,培养方向与市场需求分层断档。

“我们缺的就是一个连接通道,将脱离的两端连接起来,就业双方信息互通共享,实现岗位匹配。”于是,2016年初,孙金政对残疾人就业方式有了新想法。

在尝试阶段,所有工作的核对匹配工作都需人工操作,按照企业千人同时上岗的要求,宜生无忧近60名工作人员一个月内加班加点为企业寻找合适的求职者。

很快,在小试牛刀后,孙金政发现没有互联网作为平台工具,这个想法很难实现,“它应该是一个囊括残疾人职业能力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数据库,系统能够对信息精准匹配。” 锁定方向后,宜生无忧自主研发了一款集残疾人注册、招聘、雇佣、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的残疾人网络招聘平台。

经过一年的测评试用,2017年年初,网络招聘平台正式上线运营,成为国内首家以互联网助力残疾人就业的行业示范。“我们的初衷是希望通过技术手段,为残疾人士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实现残疾人和企业的快速匹配。”

模式创新,一站式解决雇佣双方就业矛盾

在没有接触到宜生无忧企业公益助残计划之前,段碧波、段颖琴活得很压抑。因为疾病,他们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连大小便都要他人帮忙照顾。母亲的不易愈发让而立之年的他们产生强烈的自责情绪。一次偶然的机会,段碧波、段颖琴经资助人推荐了解到宜生无忧,并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注册成为宜生无忧就业服务平台的会员用户。

“目前,平台注册残疾人近5万人,包括视力残疾、听障残疾、肢体残疾等就业者。”孙金政介绍,宜生无忧通过现场面试、资料审核、雇佣入职、现场面签、真实安置、日常管理、日常汇报等流程,对在岗残疾人实施全流程、系统化管理。

一边是对用户信息进行真实严苛的集纳与审核,另一边是线下团队深入百家企业,结合平台用户残疾评估状况,帮助其开发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就业岗位。用人单位委托宜生无忧工作人员现场对求职者进行面试签约后,残疾人就业者即被推介到企业,成为企业员工,并与正常员工一样享受国家社保福利政策。最终,大数据系统根据残疾人自身实际对工作岗位进行精准匹配,每天会向就业者推送工作任务。

“除微信公众号推广、审核信息外,还有设计岗位、文案岗位等多类别的工作,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办公。”孙金政表示,这种异地就业、居家就业的方式双方利好,“残疾人不用外出做工,便有了稳定的收入和保障,减轻了生活压力。企业不但履行了残疾人就业的责任,更降低了用工成本,将不重要的、简单重复的任务从给予健全人的岗位中抽离出来,释放到残疾人就业岗位中去,缩减了人力成本,实现了岗位价值的最忧化。”

基于这样的原因,除残疾人招聘平台外,宜生无忧还创建了众包平台。残疾人除完成签约单位的规定任务外,可利用大量的零散时间在众包平台上做兼职。“众包平台其实遵循的是人力资源共享的逻辑,承接多家企业的工作任务,在通过平台投放给残疾人。”孙金政向记者算了一笔账,相同的工作任务,企业正常员工需要每周工作170个小时完成,但是通过众包平台,就有可能实现170个残疾人同时在线接单,1小时内完成工作的高效率,“人力成本投入不同,但生产的价值是一样的。”

此外,除互联网招聘形式外,宜生无忧还在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成都、重庆、石家庄、郑州、武汉等20个城市的宜生无忧、宜人健康、富侨足道推拿400多家门店和10余家宜生无忧就业中心设置残疾人就业基地,安置6000余位残疾人实现就业。

行业标杆,推动残疾人网络就业规范化

2017年7月,宜生无忧正式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达成战略合作,在全社会范围内推广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平台,同时也标志着宜生无忧企业公益助残计划得到了政府与业界的认可。

孙金政表示,宜生无忧残疾人就业平台建立两年来,创造了多方协作、多方共赢的全新模式,以高标准的服务与创新意识推动行业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招聘平台签下的第一个用户,其实对我们整个公益项目是持怀疑态度的。”孙金政坦言,宜生无忧在项目落地的试水阶段吃了不少闭门羹。为了更好的提升用户信任度,使残疾人网络招聘合规化、合理化,让异地就业、居家就业的模式合法化,他和团队摸着石头过河,拿出五个月时间对残疾人招聘行业政策进行梳理研究,并毛遂自荐敲开中残联的大门,请行业领导给予指导意见建议。

2016年8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明确了多渠道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借助“互联网+”行动,鼓励残疾人利用网络就业创业,给予设施设备和网络资费补助;扶持残疾人社区就业、居家就业等多重举措。

作为行业的开创者,宜生无忧残疾人就业创新之路符合国家对残疾人就业的战略部署,得到了中残联的支持与认可。通过口碑相传,宜生无忧企业公益助残计划已在行业内产生深远效应,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关注残疾人就业。

1月29日,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助残就业专用基金”成立暨“助残就业•共奔小康”爱心企业捐赠及颁奖仪式在京举行。此次“助残就业专用基金”的成立,将主要用于开展各类助残就业公益项目和公益活动,在助残就业、精准扶贫领域发挥作用,并联合更多的企业合作伙伴帮助全国各级残疾人管理机构,建设残疾人就业基地。

孙金政希望,无论残疾人就业行业的蛋糕被做到多大,行业始终要坚持政府指导、企业主导、残疾人自强自立相结合的市场化经济;坚持是否有利于提高残疾人收入及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提高企业履行安置残疾人就业社会责任效率,是否有利于为社会创造价值;坚持“以就业引导培训”,围绕市场需要的人次和技能进行残疾人职业和技能培训,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的基本原则,“用商业的手段切实促进残疾人就业,用公益的方式切实改善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使之持续发展、持续使更多的残疾人获益。”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