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晋」看丨被时光“偏爱”,山西才成为“山西”!

走「晋」看丨被时光“偏爱”,山西才成为“山西”!
2024年06月26日 22:57 太原广播电视台

黄河以东 太行以西

有一片大山大河塑造的土地

古称河东 今唤山西

“表里山河”是它的专属代名词

(表里山河,意为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出自《左传》,山西就被形容为“表里山河”)

图/©:地道风物

打开地势地图

716千米的汾河

由北向南浩荡而下

几乎纵贯山西大半个版图

“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

两道南北走向的磅礴山脉

在汾河两翼遥遥对峙

呈现出“两山夹一河”的地理格局

而环护着两山一川的

是奔腾汹涌的“母亲河”——黄河

山西别称“三晋”

(三晋,原为战国时期魏、赵、韩三国的合称,作为地理名词指魏赵韩原晋国故地,后演变为山西省的别称)

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珍存了5000年中华文明最完整的记忆

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

素有“中国古代文化博物馆”之称

图/©:“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打开人文地图

五岳之一的恒山

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

四大佛教石窟之一的云冈石窟

四座中国保存最完整古城之一的平遥古城

以及“武庙之祖”的运城解州关帝庙

“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的壶口瀑布

……

秀美的风光景色 珍奇的古建遗存

星罗棋布地镶嵌在三晋大地

#1

这里是“最早中国”

承载着千年底蕴的历史沉淀

SHANXI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

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

一万年的文化史

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山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这里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

▲ “世纪曙猿”化石 (图/©:运城博物馆)
▲ 西侯度遗址(图/©:运城文旅)

旧石器早期遗址全国发现了200多处

山西就有157处

距今4000万年的垣曲“世纪曙猿”化石

把类人猿溯源时间向前推进了1000万年

距今180万年的芮城西侯度的烧骨化石

标志着人类文明第一把圣火在这里点燃

距今40万年至12000年的襄汾丁村

填补了我国古人类挖掘空白

▲ 陶寺遗址(图/©:图虫·创意)
▲ 陶寺遗址古观象台(图/©:临汾市陶寺遗址发展中心)

尧都平阳(临汾)

舜都蒲坂(运城永济)

禹都安邑(运城夏县)

随着陶寺遗址等考古发现不断得到证实

#2

这里是“古建宝库”

珍藏着灿若星辰的国保古建

SHANXI

山西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之称

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全国第一

现存旧石器时代遗址数量全国第一

现存元代及以前木结构古建筑数量全国第一

现存唐代以来彩塑壁画数量全国第一

现存古戏台数量全国第一

▲ 佛光寺(图/©:無用研究社)
▲ 应县木塔(图/©: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现存的28027处古建筑文物

宋辽金之前的木构建筑约占全国的

75%

元代的木构建筑约占全国的

80%

中国仅存的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则

100%

位于山西

▲ 五台山(图/©:山西省委宣传部)
▲平遥古城(图-©: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 云冈石窟(图/©:山西省委宣传部)

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

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享誉中外

世界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构塔建筑

应县木塔屹立近千年

国内仅存的四座唐代木建筑都在山西

(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平顺天台庵、芮城广仁王庙)

▲ 永乐宫壁画(图/©:运城市委宣传部)
▲ 晋祠圣母殿彩塑(图/©:中国晋祠)

现存古代壁画多达25000余平方米

现存唐代至清代彩塑近13000尊

存有涵盖周代至清代的3500公里长城遗迹

现有古村落3500多处

(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11处)

#3

这里是“表里山河”

展现着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

SHANXI

山西雄奇壮美、山河锦绣

山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80%

东部太行山雄伟挺拔

西部吕梁山浑厚逶迤

南部中条山奇丽旖旎

北部恒山雄浑粗犷

中部太岳山古朴苍翠

▲ 长治太行龙脊(图/©:地理学社)
▲ 壶口瀑布(图/©: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山西森林面积有282.4万公顷

森林覆盖率达到23.57%

密集分布着

历山、蟒河、庞泉沟、芦芽山等

8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管涔山、太岳山、中条山等9大林区

五台山、天龙山、关帝山、五老峰等

26处国家森林公园

壶口瀑布、宁武万年冰洞、大同火山群等

11处国家地质公园

▲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图/©: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
▲ 芦芽山万年冰洞(图/©:芦芽山景区官网)

#4

这里是“巨型城池”

彰显着封而不闭的雄关险隘

SHANXI

全国境内迄今为止保存的长城遗址

数量最多的是山西

时间跨度最久远的是山西

防御体系最完善的是山西

形制级别最健全的是山西

攻防战争最频繁的是山西

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历代古长城博物馆”

▲ 广武长城“月亮门”(图/©:山西省委宣传部)
▲ 韩庄长城(图/©:星球研究所 崔永江)

从时间跨度上

山西的古长城保存至今的历史最久远

(从战国时期的赵国长城、韩国长城,到汉长城、曹魏长城、北魏长城、北齐长城、隋长城、辽长城、金长城、明长城)

其中,最具有历史考古价值的岢岚县宋长城

全国现存的唯一一处宋代长城遗址

从防御体系上

山西的古长城保存至今的建制最完善

(关城、镇城、卫城、堡城、方城、卫沟、城堑、望所、烽燧、烽火台、堑壕、边墙、墩台、拒马墙、跑马墙、角楼、关楼、卫楼、箭楼、瞭哨、城壕、塞垣、长堑、塞围、亭障、界壕、马面、边堡、屯兵城、烟墩、烽堠、戍堡、水关、山隘)

▲ 雁门关(图/©:马蜂窝 铁人17号)
▲ 固关长城(图/©:孤灯独斟)

山西是中国历朝历代长城防御体系中

最为重要的一个关节点

万里长城十三关

山西就独占五关

(平型关、偏头关、雁门关、娘子关、杀虎口关)

#5

这里是“康养福地”

散发着悠然宜居的生活魅力

SHANXI

山西山川起伏、河谷纵横

(被汾河、桑干河、滹沱河等七条大河,管涔山、太岳山、中条山等九大林区的2000多万亩森林环抱)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

造就“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的四季分明

▲ 王莽岭(图/©:蜂鸟论坛 baijiling)

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500米左右

正处在负氧离子富集层

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是“洗眼、清肺、养身”的绝佳胜地

▲ 白马寺山高端康养度假区(图/©:晋城市人民政府官网)
▲ 太行洪谷森林康养基地(图/©:晋城市人民政府官网)

介于北纬34°34′至40°44′之间

属于中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夏季平均气温在26℃以下

全省年平均降水量468毫米

平均湿度59%

与人体适宜的外界温度和湿度高度吻合

可谓干湿宜人,四季宜居

▲ 大汖温泉(图/©:大汖温泉酒店)
▲ 黄崖洞壶山温泉(图/©:黄崖洞壶山温泉)

地热资源丰富

从南到北温泉出露点高达400多个

可以让人在冬日里尽享温暖

#6

这里是“英才桑梓”

细数着群星灿烂的历史名人

SHANXI

两千多年来这块古老的土地上

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各领域著名人物

像历史长河中灿烂的群星

给当时的社会以积极的影响

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 尧庙(图/©: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 舜帝陵(图/© 运城文旅)
▲ 关帝圣像(图/©:运城新闻网)

华夏先祖尧舜禹

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中国武圣人关羽

还有

文化才人

荀子、王维、白居易、罗贯中、傅山

政治名人

蔺相如、狄仁杰、司马光、陈廷敬、于成龙

军事强人

廉颇、卫青、霍去病、尉迟恭、杨家将

……

▲ 中华“宰相村”——闻喜县裴柏村(图/©:运城新闻网)

闻喜裴氏家族

曾经出过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

是中国最负盛名的第一大世家

#7

这里是“晋商故里”

书写着汇通天下的商业传奇

SHANXI

明清时期

山西作为“明清贸易十字路口”称雄一时

创造了“纵横欧亚九千里

称雄商界五百年”的奇迹

晋商也因此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

▲ 晋商博物院(图/©:文博山西)

“一行无阻、护卫九州”的镖局

(物流业的前身)

“一纸风行、汇通天下”的票号

(银行业的鼻祖)

等等配套商业机构应运而生

▲ 华北第一镖局(图/©:黄河之旅)
▲ 日升昌票号(图/©:摘编百科)

随着晋商贸易的繁荣

不仅城市在大兴土木,修葺扩建

依靠商业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的商贾望族

也纷纷开始修建自家宅第

林林总总、各具特色的晋商大院

构成了一幅600年晋商绵延昌盛的绝美画卷

▲ 乔家大院(图/©:山西乔家大院旅游景区)
▲ 王家大院(图/©:nikoniu)

山西这片厚重的土地还孕育了

炎帝农耕文化尧舜德孝文化

关公忠义文化能吏廉政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流传出介子推隐居奉母

杨家将血战金沙滩程婴义藏赵氏孤儿

民间故事

三晋儿女的血脉里

流淌着忠诚、孝义、诚信的基因

#8

这里是“红色沃土”

诉说着烽火连天的英雄岁月

SHANXI

山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

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

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事迹

再到如今的红色演艺

形成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

不仅镌刻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印记

也见证着山西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

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

▲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浮雕(图/©:360百科)
▲ 八路军将领组雕(图/©:山西晚报 孙轶琼)

山西红色文化遗址有3400余处

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

其中,103处成为红色旅游景区(点)

17处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被誉为“一座没有围墙的红色博物馆”

▲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图/©:山西省委宣传部)
▲ 黄崖洞(图/©:山西经济日报)

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黄崖洞

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9

这里是“戏曲摇篮”

传承着独具特色的文化脉络

SHANXI

山西是闻名全国的戏曲大省

素有“中国戏曲摇篮”之美誉

现存38个地方剧种,数量居全国之首

其中大同耍孩儿等稀有戏曲剧种

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

是中国戏曲百花园里的颗颗璀璨明珠

▲ 戏曲(图/©:山西省委宣传部)

除此之外

山西还被誉为“民歌海洋”“民舞故乡”

几乎每个县都有民歌

已经收集的民歌达20000余首

民间舞蹈遍布全省

大约还保留着200余种

民间艺术也是山西文化的又一特色

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82项

▲ 民歌(图/©:人民网)
▲ 民舞(图/©: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10

这里是“面食王国”

施展着一捧面粉的花样绝活

SHANXI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据可查资料显示

山西面食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面食种类更是多达1000余种

历经千年发展早已形成丰富的面食文化

▲ 面食文化(图/©:摄图网)

2022年“品鉴山西美食 晋享山西味道”品牌推广活动

评选出山西十大面食和十大晋菜

十大面食

刀削面剔尖拉面刀拨面手擀面

饸饹面掐圪垯扯面豆面抿尖红面擦尖

十大晋菜

过油肉大烩菜糖醋鱼香酥鸡

扣肉糖醋丸子虾酱豆腐醋浇羊肉

葱烧台蘑什锦铜火锅

▲ 十大面食(图/©: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 十大晋菜(图/©:山西文旅融媒体中心)

此外,山西还是中医药大省

素有“北药”之称

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300多万亩

(初步形成太行山、太岳山、恒山、吕梁山和晋南边山丘陵五大道地中药材优势区)

仅中成药批准文号就有2138个

涉及品种790个

▲ 道地中药材示范基地(图/©:黄河新闻网)

享誉中外的竹叶青龟龄集老陈醋

更是调理润护、滋补养生的佳品

▲ 老陈醋(图/© 网络 侵删)

“时间好像偏爱山西这片土地

于是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走过的痕迹”

五千年黄土风云

历代千秋 根固魂盈

三万顷汾河烟雨

唐风松韵 人杰地灵

图/©:中国国家地理

真正的“山西”

文明兴衰的沧桑

历史沉积的力量

川岭纵横的磅礴

文化交融的碰撞

更有扎根奋进的希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