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腊味陷阱”,脑卒中患者如何“机智突围”?专家给您支招

春节“腊味陷阱”,脑卒中患者如何“机智突围”?专家给您支招
2025年01月15日 11:29 湖南医聊

临近蛇年春节,腊肉作为备受欢迎的传统年货,备受人们喜欢。然而,对于脑卒中患者而言,腊肉却可能隐藏着诸多健康风险,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脑心健康管理师为大家提供一份饮食健康科普指南,帮助大家在春节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能守护好自己的健康。

陷阱一:高盐“雷区”—血压飙升的导火索

腊肉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大量的食盐,导致其钠含量极高。过量的钠摄入会使体内的钠离子增多,导致水钠潴留,进而增加血容量,使血压升高。而血压的不稳定正是诱发脑卒中、心脏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

春节期间,人们本就容易因聚会、娱乐等活动而情绪波动,再加上过量食用腊肉导致血压飙升,无疑是给健康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

陷阱二:高脂肪隐患—血管堵塞的“帮凶”

除了高盐,腊肉还含有较高的脂肪。以饱和脂肪酸为主,这些脂肪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升高,导致血脂异常。脂肪成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会促进血管壁动脉斑块的形成,使血管变得狭窄,弹性下降。当血管堵塞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等。

在春节期间,人们的活动量相对减少,身体消耗的能量降低,而此时如果大量食用高脂肪的腊肉,脂肪更容易在体内堆积,进一步加重血管负担。

陷阱三:潜在致癌物—不容忽视的健康威胁

腊肉在腌制和烟熏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多环芳烃类化合物和亚硝胺。

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是在烟熏过程中,木材、煤炭等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具有较强的致癌性。长期接触或摄入含有多环芳烃的食物,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尤其是胃癌、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

问题一:腊肉有这么多美食陷阱,脑卒中患者能否吃腊肉?

从健康角度出发,脑卒中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腊肉。但考虑到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对美食的心理需求,在病情稳定、各项指标控制良好且在医生同意的情况下,可偶尔少量食用。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食用,必须严格控制食用量和食用频率。

问题二:吃腊肉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控制食用量

每次食用腊肉的量不宜超过50克(约1 - 2片),以减少钠和脂肪的摄入。切不可贪嘴,大量食用,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选择优质腊肉

在购买腊肉时,要选择正规渠道、有质量保证的产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颜色过于鲜艳或有异味的腊肉,这类腊肉可能在制作过程中存在卫生问题或添加了过多的不良添加剂。

3.合理烹饪方式

在烹饪腊肉时,尽量选择清蒸、水煮等较为清淡的方式,避免油炸、油煎等高油烹饪方法。清蒸或水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除腊肉中的部分盐分和油脂。例如,将腊肉切成薄片后,先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再进行清蒸,这样既能减少盐分摄入,又能品尝到腊肉的风味。

4.搭配其他食物

吃腊肉时,要搭配大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蔬菜和水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降低血脂,减少腊肉对身体的不良影响。比如,可以将腊肉与青椒、胡萝卜等一起炒制,或者搭配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柠檬等。

5.密切关注身体反应

食用腊肉后,患者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如血压、血糖、血脂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头晕、头痛、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告知医生。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陈俊医生表示: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腊肉并非绝对的饮食禁忌,但需要谨慎对待。在春节期间享受美食的同时,一定要以身体健康为重,遵循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饮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身体康复,降低脑卒中复发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省脑科医院)唐敏 肖明

(编辑YT)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