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影视圈刮起了一股“乡村风”。
各大卫视、网综纷纷推出了一种到城市之外体验生存的真人秀节目类型。
我们能看到《爸爸去哪儿》中,“山鸡哥”放下武器抱奶娃的样子;
在《中餐厅》里,我们能看到张亮不走台步,赵薇、黄晓明和周冬雨轮番围着厨房转的样子;
以及《亲爱的·客栈》中,刘涛卸下职场女性的人设,和丈夫王珂一起为了生活精打细算的样子。
总之,这些节目都在呈现出一种“归田园”的生活状态。
不用再时刻关注微信上的工作群,在青山绿水中泡一杯茶安静的闭目养神;
出行不用考虑是否限号,哪条路不堵车,想去的地方总是能提前到达;
没有电脑、电视和网络的侵扰,能和三五老友谈谈天说说地,乱侃一通。
也许每个在拥挤城市中打拼的人都幻想过这种生活。
还有前段时间,网上曾发起过一场“逃离北上广”的活动。
只要你在规定时间内到达机场,就可以领取一张不知道将飞去哪里的机票,成功完成“说走就走”的旅行。
但是,看透一切的小万不禁发问:“逃离北上广”难道不是换一个地方玩手机吗?
从曾经活跃在中小学生考卷上“拒做低头族”的热门话题,到如今城市中青年的逃离自嗨,大家似乎把生活不幸福的苗头指向了现代生活的便利性。
如果突然有一天,家里的电器全部无法运转,车、手机、电脑、洗衣机甚至电池都不能用了,人们的生活到底会是什么样子?
答案就在小万今天推荐的电影《生存家族》之中。
影片的主视角是通过一个家庭展现,共有四个人。
父亲(小日向文世饰)是个一把年纪才混到公司白领,明明只有两站地还要坐电车,回到家中对家务事漠不关心,只会不苟言笑看报纸的一家之主。
最关心的也就是头顶上的“面子工程”——一团假发。
妻子(深津绘里饰)则是一个每天埋头于家务的家庭主妇,日常生活就是邻里之间唠唠家常。
每天只在关门、吃饭这种小事上要求其他人。
儿子(泉泽佑希饰)和女儿(葵若菜饰)则是典型活在自己世界中的现代病晚期年轻人,时刻离不开电子产品和虚拟网络,回到家里就呆在自己的屋子里,从来不和父母有任何交流。
仅仅只是一个开场的人物展示,这个家庭的冷漠与疏离就全部暴露出来了。
你以为这只是普普通通的家庭片?
不,这是灾难片。
突如其来的大停电,让整个城市的交通瘫痪、电器失灵、手机变砖……公共秩序全无。
而且这并不是普普通通的停电,而是失去电力,相当于“电”这个事物从世界上完全消失了。
人类的现代文明一夜回到解放前,被迫从信息时代重归农耕社会。
但这部电影没有像好莱坞灾难大片中那样地磁颠倒、山呼海啸、彗星撞地球,而是以轻松搞笑的脚本设定,转变成了日本版的《釜山行》、嵌套末日灾难的治愈系公路片。
一家四口在没有电力的世界不能上班上学、无法做饭洗澡,受到失去食物和饮用水的严重威胁,让这个家庭进入了真正的磨合期——逃难。
父亲提出一家人骑自行车到大阪,传闻大阪有电。
而正是在逃难的过程中,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拥有了各自的成长和转变。
首先转变的是母亲。
转变成一个充斥着生活智慧光芒的“英雄”,她只需两步。
当大家发现无法再用网上支付的时候,妈妈拿出了自己存在家里的现金私房钱;
当大家发现饮用水变的越来越贵,妈妈又再一次展现了主妇的砍价能力,将每瓶水从3000日元砍到600日元。
然后成长的是儿女。
为了报答收留他们的农户主人,平日里娇气的女儿开始满身大汗的四处抓猪,丝毫不顾及形象。
为了补上漏气的自行车轮胎,视手机为生命的儿子还是卸下了手机壳用来补胎。
但逃难的路上并不会一直都有庇护和顺利,一家人到达大阪之后发现这里同样没有电,此时弹尽粮绝的四个人再一次面临着是否继续骑行的挑战。
筋疲力尽又冲动暴躁的儿女将矛盾的焦点转向了决策者——父亲。
骑车到大阪,又决定继续骑向鹿儿岛,这个看似绝望的决定让大家不再相信父亲,甚至认为他是一个对未知结果毫不负责且没有能力处理的Loser。
对于这次被激化的矛盾,最终解决的方式也达到了极端。
当一条湍急的河流再一次隔断了前进的路,已被万般指责的父亲不想再让家人失望,就执意用双手造了一个木筏。
当家人们安全渡过河流之后,父亲和儿子不停歇的返回取自行车。
然而,偏偏赶上了下雨,河流迅速涨潮,倔强的父亲就这样被水流冲走,下落不明了。
这部电影并没有以生离死别、惊悚骇人当做噱头,失散的父亲终究还是会重归团聚。
当一家四口安全坐上开往娘家鹿儿岛的老式蒸汽列车。
回味路上遭遇的大大小小的冲突和意外,却让家人关系空前紧密。
有人想问了,那个固执的父亲这一趟下来到底有没有转变和成长?
导演仅仅通过两个画面,大家看了都笑了:
一个是父亲把假发扔出车窗外,另一个是来电后的父亲选择骑车上班。
影片通过这一系列细节伏笔的前后对比,侧面展现了一家四口经历艰难生活后,对生活和亲情有了新的理解。
主人公们在灾难中层层蜕变,最终完成了精神救赎。
比起逃难和求生的主题,其实更偏向的是人情与人性的贴近。
在影片中,主角一家不断的在做选择。
当城市不再适合居住,不断有人饿死的时候。
他们到底是要附和集体留在看不到未来的绝境中坚守家园,还是做“小区的背叛者”离开这里另谋生路?
当救了他们性命的农场主人发出合宿的邀请。
他们到底是要留在此地等候电力恢复,还是踏上未知的寻亲旅程?
影片还通过一家四口一路逃亡中经历的接二连三事件,讽刺了现代文明中的现象。
调侃奢侈品经看不经用
吐槽人们对空调冰箱等电器的依赖
社会失去秩序后人类跟汪星人素质没差
《生存家族》看似是残酷的末世灾难题材,但归根结底是一部自带温柔的电影。
影片回归农耕社会的设定,从表面的故事层面来讲,是一种生存本能上的迫切需求;而从内在的象征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精神意义上的初始化,回到人类文明和人际关系最初的原色。
也许这才是真正的“田园精神”。
这让小万联想到《脱口秀大会》上李诞的爆笑吐槽,田园牧歌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方便快捷的科技时代,亲人彼此疏离;刀耕火种的原始时期,亲人却团结亲密。
科技并非引发孤独患者的诱因,一切都取决于人们是否愿意在任何情况都保持内心的温度。
就像是写了一辈子田园诗的陶渊明,实际上一生从未出世过,更别提体验过乡间生活。
因此,无论在哪里生活,与何人交往,只要用心经营,都可以得到来自灵魂的感悟。
注:本文图片来源于豆瓣或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