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通道落地加速 柯云峰建议促进医院与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一体化

双通道落地加速 柯云峰建议促进医院与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一体化
2022年03月10日 16:52 嘿财经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大参林董事长柯云峰在提案中建议,扩大社会药房“双通道”范围,促进医院与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一体化。

随着医保谈判药品的目录不断扩大、涵盖范围不断增加,医药成本从供应端开始的改革效果卓著。另一方面,面对终端患者的渠道端作为医药流通中的关键环节,其为适应新的供需环境而进行的改革也在加速,作为当中重要手段的“双通道”机制推行顺利,而这也为连锁药店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一直以来,全国人大代表、大参林董事长柯云峰一直在为我国医药健康产业的规范发展建言献策。2020年全国两会,柯云峰建议将零售药店纳入公共卫生体系;2021年全国两会,柯云峰带来两份建议,一是关于修订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建议,二是关于落实促进处方外流、多维度实质推动提高医生阳光收入的建议。这些建议,都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双通道”打通医保谈判药流通环节

事实上,自从推行医保药品的谈判以来,该举措对降低用药成本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据国家医保局和头豹研究院数据,2020年医保谈判参与品种共计162类,当中谈判成功品种数量为119类,成功率高达73.46%,平均降价幅度达50.64%。医药流通的供给侧改革已见成效。

国家医保药品谈判和集中带量采购共同作为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在医药改革上推行的两大举措之一,其实际效果仍有所区别。

与带量采购谈判时就直接规定医院使用量不同,药品经过谈判进入医药目录之后,并不代表可以直接进入医院药房。实际上,药品纳入医院目录是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的重点工作,需要经过五个步骤,包括临床医生评估药品风险和收益后,向科室提交用药申请;科室进行初步筛选;此后提交至医院医药委员会,委员会对药品生产许可证等文件进行形式审核;医院定期召开新药入院遴选会,申请人围绕药品申请理由、与现有药品的比较、不可替代性等方面着重介绍,专家独立投票赞同票数超过参会专家2/3视为通过;医院再从中标的供应商中遴选该药在医院的配送供应商,并在院内网公布相关情况,由药剂科执行采购任务。

上述步骤作为药品进入医院的准入模式多年来几未改变,但医保目录的准入品类则在大幅加快。同时,配备数量的限制和成本的因素影响,谈判药品需要破解“进院难”的瓶颈,方可确保其顺利落地。

为此,在定点医疗机构之外,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医药药品供应保障范围,并实行与医疗机构统一的支付政策的“双通道”管理机制,就成为流通端的改革重点,其在本质上是引导患者流向零售药店,以满足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

为推动该机制的落地,2021年5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建立完善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指导意见》,此后的9月份再次发布《关于适应国家医保谈判常态化持续做好谈判药品落地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在2021年11月底之前,各省份要实现每个地级市(州、盟)至少有一家符合条件的“双通道”零售药店,并能够提供相应的药品供应保障服务。相应的,广东、新疆、福建、湖南、四川、青海、安徽、江苏等省份也各自出台实施细则,明确“双通道”的落地机制。

各地“双通道”政策纷纷落地

2021年10月19日,广东省医保局发布《广东省“双通道”管理药品范围(2021年)》,共纳入221个药品,数量可观。

从广东省“双通道”管理药品范围来看,大部分明星药品悉数在列。四大国产PD-1信迪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均位列其中。一些药品在医生处方上有一定要求,以GLP-1受体激动剂为例,6款已纳入医保的目录GLP-1,包括艾塞那肽、利拉鲁肽、利司那肽、贝那鲁肽、度拉糖肽、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要求限二甲双胍等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效果不佳的BMI≥25的患者,首次处方时需由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专科医师开具处方。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或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巴瑞替尼、阿达木单抗、英夫利西单抗、依那西普、司库奇尤单抗需由风湿病专科医师处方方可支付。

对于一些中药注射剂,例如血必净注射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重症患者的急救抢救;银杏内酯注射液,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单次住院最多支付14天;注射用黄芪多糖,限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肿瘤患者,单次住院最多支付14天。

广东省医保局表示,鼓励定点医疗机构和“双通道”药店提供“互联网+”药品流通服务,实现“网订店取”或“网订店送”。

此前,广东也明确了“双通道”药品直接结算的具体方式,一是纳入“双通道”的药品,在定点医疗机构和“双通道”药店执行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和价格政策。二是门诊医疗费用与医疗机构实行按人头付费或按总额付费方式的,外配处方药品的费用,参保人付清应由个人负担的部分后,其余费用由医保经办机构与“双通道”药店直接结算,直接结算的费用从支付给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中扣除。三是住院参保患者使用由“双通道”药店外配至定点医疗机构的“双通道”药品费用,全部由医保经办机构从支付给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中扣除,并支付给“双通道”药店,参保人个人负担部分的“双通道”药品费用由个人支付给医疗机构。

截至目前,大部分地区都发布了关于做好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等通知。

2021年6月29日,特殊药品处方流转试点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启动。试点启动后,由四川省人民医院开出的,涉及省本级和成都市门特药品的处方,其供药机构将从本院延伸到部分试点零售药店,实现供药机构更广覆盖。而这种在家看病、复诊,特殊药品在线医保结算的模式,未来将在四川推广。

江苏省在2021年7月发布了首份年度“双通道”药品清单,共100种,涉及重特大疾病、使用周期长、疗程费用高的83种药品及创新药品,治疗领域为符合医保限定支付范围的恶性肿瘤、类风湿关节炎、强制性脊柱炎、凝血病、突发性肺纤维化、眼底病、艾滋病、丙肝、肺动脉高压、肢端肥大症以及部分罕见病等。

2021年7月,新疆出台特殊药品管理新规,自治区本级参保人员因患恶性肿瘤、罕见病、特殊疾病,用药可到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进行“双通道”购药。这意味着患者用药更加便捷,并且特殊药品不再单设支付限额,达到职工大病保险起付标准以上的,纳入大病保险支付范围,也不占用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总额控制额度。

2021年9月,安徽省医保局公布了《安徽省国家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目录(2021年版)》,考虑了全省各市药品供应保障实际,收纳了188种不同规格国家谈判药品。

2021年9月,福建省医保局、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关于建立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双通道”管理机制的通知》,明确将首批32种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原则上,各设区市的市区内应有2家以上“双通道”医疗机构、2家以上“双通道”零售药店,其余县(市、区)根据实际需求情况设置。患者在医院或者纳入“双通道”机制的定点零售药店购药时,都可直接医保结算并享受相同的医保报销待遇。

2021年10月,湖南省医保局通过专家遴选程序,并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确定了2021年湖南省第一批“双通道”管理药品,共49个药品,包括40个西药和9个中成药。湖南明确,纳入“双通道”管理的药品为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适合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和定点零售药店渠道供应保障的药品。

数据显示,国家医保谈判“双通道”范围第一批纳入19个品种数,第二批在此基础上新增73个,总数达92个品种,均来自于2020年的医保目录谈判新增品种。其选品原则是围绕临床价值高、患者急需、替代性不高的标准,当中肿瘤药是第一批中优先纳入品种。

据全国人大代表、大参林董事长柯云峰观察,“双通道”目前在全国各地落地效果出色,已实现几乎每一个县、每一个行政区都至少有一家“双通道”药店。以大参林为例,其2021年全年新增“双通道”药店115家,覆盖至国内7个省份,31个地级市,以更有效保障患者用上“救命药”。

随着“双通道”政策在各地陆续实施后,预计医保谈判药品将进一步实现快速放量,院内院外市场格局或发生嬗变。从四川省先行试点的数据来看,“双通道”药品在医院和院外药店(DTP药房)的供应比例分别约为20%和80%,主要以院外为主。

高门槛利好连锁药店

全国人大代表、大参林董事长柯云峰认为,“双通道”政策带来的一个显著影响是推动处方外流成为趋势。不同于以往处方外流政策“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双通道”政策得到了主管部门的强力推动,在处方流转平台上也获得了较高层次的统筹。当前,在国家“双通道”政策下,专业社会药房将进一步承接国家谈判等特殊疾病药品和创新药,在医院以外为各类门诊特殊慢性病和特病患者的用药供应提供保障。

“双通道”机制在打破谈判药品进入名录瓶颈的同时,也在进一步提高社会药房的专业化。

根据“双通道”管理定点零售药店的遴选标准,纳入其管理的药店比普通定点零售店在信息化、药品管理、人才配备和医保基金监管方面都有着更高要求:在信息化方面,要求与医保信息平台、电子处方流转平台等对接,确保药品、医保支付等信息全面、准确、及时沟通,对所售药品已实现电子追溯;药品管理方面需要建立药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和追溯机制具备药品进销存制度,落实存储、配送、使用等环节安全责任,能应用药品电子监管码实现对国谈药核对与追溯;人才方面需要配备专业人才对患者合理用药进行指导,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医保基金监管方面则是要采取严格的措施对患者身份进行核实。

不难看出,具有较高数字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能力和综合药学服务能力的连锁药店和上述标准具有更高的契合度。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自从美国医疗保险现代法案首次提出药物管理治疗(Medication Therapy Management,MTM)的概念以来,现已在美国各大药房成熟运行。在供应药品的同时,专业社会药房也需要对患者的用药有效、安全、经济提供保障,特别是对于长处方在社会药房配药这方面,社会药房需与医疗机构共同提供覆盖患者全病程用药的专业性、连续性药物治疗管理。

以往我国的药物治疗管理服务主要由医疗机构药师通过药学门诊等形式为患者提供,普通社会药房素以药品销售为主,并没有面向特殊病种、长处方患者提供药物治疗管理服务。时至今天,具有中国特色的MTM服务已在我国医疗机构蓬勃发展。如广东省药学会就与美国药师协会(APhA)共同举办MTM培训班,推动《执业药师业务规范》落地和翻译出版相关教材,并与国内连锁药店行业龙头企业大参林旗下的天宸健康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进MTM服务在医药零售行业的规范开展,并指导培训大参林执业药师,在广州大参林祈祥大药房建立全国首家医院延伸零售药店药物治疗管理(MTM)咨询室。

未来的药品零售行业必将从原来的“以药品为中心”转变到“以患者为中心”,MTM服务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用药期间进行全流程跟踪、用药评估,对患者的用药教育和生活方式的管理。近年来,大参林天宸健康积极推进互联网医院信息平台及健康管理系统的建设,为患者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基本上可实现院外“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流程用药信息化管理与实现同质化的药物治疗评估与管理。

在全国人大代表、大参林董事长柯云峰看来,社会药房作为药物治疗管理的载体具有先天优势,既可弥补在医疗机构就诊后患者的追踪随访服务,分担医疗机构的接诊压力,又可通过个体化的用药管理提升慢病的治疗效果。因此,柯云峰建议,国家出台鼓励社会药房开展MTM服务的有关政策,打破药学服务在医院和社会药房的壁垒,促进医院与社会药房药学服务一体化,惠及更广泛的慢病、特病患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