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股前瞻|股东三年亏损超70亿元,一起教育赴美“求血”?

美股新股前瞻|股东三年亏损超70亿元,一起教育赴美“求血”?
2020年11月20日 10:41 智通财经APP

三年烧掉超70亿元,是收入的近5倍,作为K12课后辅导服务的一起教育(YQ.US)带着“巨额亏损”赴美上市。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一起教育近期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招股书,拟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承销商为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美银证券。该公司此次上市,募资资金将用于改善课后辅导服务和学生学习体验、增强智能校园教室解决方案的产品和教育内容、促销活动及一般运营资金。

一起教育主要从事K12课后辅导服务业务,递表之前经历了多轮融资,最近一轮融资于2020年9月,估值超过30亿美元。实际上,该公司一直处于亏损状态,且有扩大的趋势,2020年首九个月,净亏损9.75亿元,包括赎回优先股部分,股东净亏损高达47.3亿元,不足三年累计亏损达71.9亿元。

此次上市,预计该公司估值不会低于30亿美元,以2019年收入规模算,PS高达50倍,在亏损持续扩大的情况下,投资者会买账吗?

变现率较低

一起教育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领先的教育技术公司,通过“校内+课后”模式,为学生、家长、老师提供综合智能学习空间。截至2020年9月30日,该公司旗下品牌一起作业为全国超过90万教师、5430万学生和4520万家长提供教学、学习和测评应用,并服务于全国7万多所学校。

该公司业绩收入于今年大幅度加速,2019年及2020年首入九个月,收入分别为4.06亿元和8.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97%和277.6%,核心业务为K12在线服务服务,2020年首九个月收入贡献93%。

该公司目前核心收入主要来自大型课后补习课程收取的课程费用,2018/2019及2020首九个月,入学的学生人数分别为27.2万、72.6万及116.8万人次。实际上,该公司最值钱的还是线上“流量”,通过打造服务于学生、老师及家长的线上产品,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而这部分变现空间大。

一起教育旗下线上产品具体包括三部分:学校教育平台一起小学及一起中学;家庭教育平台一起学、中小学在线学科辅导平台一起学网校;社会教育平台一起公益。通过这些平台,布局学生、老师及家长线上市场,供综合智能学习空间,截至2020年9月30日,该公司旗下课内产品已拥有超过90万名教师用户及5430万名学生用户。

以用户规模算,该公司线上产品变现率较低,但用户覆盖面广,截至2020年9月30日,一起教育的产品已覆盖国内360座城市的超过7万所从事K12教育的学校,覆盖率超过30%。按付费人数和总订单数计算,该公司已在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跻身国内前五大课外在线教育服务商之列。

从行业来看,2019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4041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19.92%,而K12在线教育用户规模为2477.7万户,参透率达15.1%,呈逐年提升的趋势。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5-2019中国K12在线教育用户规模扩大,复合增长率达到15.7%,K12在线教育用户渗透率不断提升。

投资者或不会买账

虽然行业前景不错,一起教育的付费用户规模也在增加,付费率不断提升,但仍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用户变现率提升需要与用户粘性平衡,而且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持续亏损,最近三年累计股东亏损额超过70亿元,是累计收入的4.7倍,经营现金流也一直处于净流出状态,经营状态并未出现明显改善。

以下为一起教育往年亏损情况:

2020年首九个月,该公司股东亏损额比较大,主要为增加可转债及赎回优先股部分带来亏损37.56亿元。

该公司各项费用率都非常高,2020年首九个月,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以及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5.4%、22.7%以及52.3%,今年这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幅度均较大,但从往年看,这三项费用率合计均超过150%。

互联网发展模式前期都需要烧掉大量的钱,培养用户资源,并通过资金实力,淘汰掉落后的竞争对手,后期变现收割。一起教育同样采取这样模式,但基于变现场景不同,成长空间会有所差异,该公司针对于k12教育市场,虽然不会像娱乐文化类爆发,但教育是长久性行业,可持续性强。

不过采取烧钱换用户的策略需要足够的资本实力,支撑其到行业“领导者”的角色,当然,有足够的资本,而商业模式不可行,最后也会以落败收场,从烧钱到资金链断裂的历史教训不缺案例,比如小黄单车。一起教育商业模式需要市场及时间验证,能否活下来,并成为行业领导者,存在不确定性。

这几年通过多轮融资,该公司账上现金还算充裕,截止2020年9月,期末现金有8.59亿元,不过这部分钱并不足以支撑其一年的开支,以每年的经营现金流净流出看,显然这点资金是不够的。该公司通过上市募集资金也比较有限,后期若持续采取烧钱模式,而融资不顺畅,可能会产生经营问题。

综上看来,一起教育带着巨额亏损赴美上市,虽行业前景较好,但公司持续烧钱,商业模式可行性有待验证,而在持续亏损下,最新一轮融资估值明显过高,若顺利上市,投资者或不会买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