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通胀数据回落,美国经济降温预期强化。昨日,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2025年2月份的CPI数据:美国2月CPI同比增加2.8%,前值3.0%,市场预期2.9%;核心CPI同比增加3.1%,前值3.3%,市场预期3.2%。总体来看,美国通胀在2月有所降温,特朗普关税对物价的影响或尚未完整展现,仍需一定传导时间。2月中旬以来,美国多项经济指标走弱,叠加关税政策以及债务上限谈判的不确定性,美国经济衰退担忧明显升温。
高盛宣布大幅下调美国GDP增长预期,与此同时,多家华尔街投行和分析师也对美国经济发出预警。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 Hatzius团队在最新的报告中宣布,将2025年美国GDP增长预期从2.4%大幅下调至1.7%,下调的原因是该团队对美国贸易政策的假设已变得相当不利。此外,高盛还下调了标普500年底目标价,高盛把标普500指数年底目标价从6500点下调至6200点,理由是对经济增长的担忧,以及最近美股“七巨头”股价的急剧下跌。
◄市场概览 ►
今日市场震荡下跌,整体收跌。
上证综指下跌0.39%,沪深300下跌0.4%,中证800下跌0.5%,中证500下跌0.77%,创业板指下跌1.15%,中证1000下跌1.52%,全A成交额约1.65万亿元,较上日减少0.08万亿元。
风格上看
稳定、金融表现较好,周期、成长表现较差。
分行业看
表现相对靠前的是:煤炭(4.24%),钢铁(1.21%),石油石化(0.78%);表现相对靠后的是:机械(-2.12%),计算机(-2.17%),电子(-2.36%)。
◄市场观点 ►
国内AI产业叙事愈发清晰,AI中长期主线的地位进一步得到确认。一方面,3月初召开的全国两会将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背景下进一步明确经济目标和包括赤字率在内的增量政策力度,对全年发展定调和投资者预期有重要影响,市场可能在政策信号验证前后趋于谨慎,市场震荡波动的概率加大;另一方面,1、2月经济数据开始陆续披露,验证本轮逆周期发力成色,同时4月开始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密集披露,业绩对股价的影响明显提升,尤其对于大多数时间交易预期、交易估值的TMT板块来说,调整的压力会逐步加大,市场持仓也会向更具备业绩确定性的方向倾斜。AI内部,从产业逻辑和性价比两个角度,筛选有望“强者恒强”和受益于“高切低”的细分方向。成长板块中,“高切低”重视供需格局改善、有望迎来困境反转的新能源、军工等先进制造业。临近两会,作为最受益于政策定调的方向,若政策发力能够带动市场有明确的基本面改善预期,则顺周期资产有望迎来积极定价,带动市场风格切换。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资料所载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自行承担任何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定期定额投资是一种长期投资方式,但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