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十余家航司破产,欧洲航空业在搞啥? | TBO 报道

两年十余家航司破产,欧洲航空业在搞啥? | TBO 报道
2019年02月20日 08:00 旅游商业观察

图:英国区域航空公司Flybmi旗下ERJ-135客机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欧洲航司的破产浪潮还在继续。英国Flybmi航空公司16日宣布破产,所有航班从当日开始全部取消。成为在本月中第二家破产的欧洲航司。从2017年至今,短短两年时间,已经有10余家欧洲航司宣布破产。

Flybmi前身是成立于1987年的Business Air,1998年被英国米德兰航空(BMI)收购,于2001年更名为BMI区域。2012年,国际航空集团买下BMI,并将区域业务出售给Sector Aviation控股。2017年它再度更名为Flybmi。截至宣布破产时,Flybmi共运营3架ERJ-135及14架ERJ-145。

Flybmi将破产的主要原因归咎于燃油成本和碳排放成本增加,后者则是由于英国“脱欧”,导致欧盟最近决定将英国的航空公司排除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之外。

据悉,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成员国企业可以交易碳排放配额,英国的退出将可能导致欧洲碳排放价格上升。同时,英伦航空认为当前交易和未来前景都被英国“脱欧”进程产生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比如无法在欧洲获得有价值的飞行合同,从而对自己继续在欧洲目的地之间飞行的能力缺乏信心。

截至宣布破产,英伦航空在通往25个欧洲城市的航线上运营着17架支线喷气式飞机,枢纽机场为英国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及曼彻斯特国际机场。

十天前,德国日耳曼尼亚航空(Germania)申请破产,原因包括去年夏季燃油成本剧增、欧元兑美元汇率下跌、未能顺利完成融资导致资金流动困难。

除此之外,2018年的最后5个月里,至少有7家欧洲航司宣布破产。2018年12月5日,瑞士私人航空(Private Air)及其子公司宣布破产;10月17日,塞浦路斯·希腊深蓝(Cobalt Air)航空公司流动资金出现严重问题,宣布破产,所有航班宣布停飞;10月2日,欧洲廉航第一航空公司(Primera Air)因未能获得长期融资,宣布破产停运——但在此前一个月,第一航空还宣布新开航线,有分析称第一航空作为小型航企扩张速度过快导致运营困难;9月26日,德国Azur航空终止所有业务并解散;8月31日,比利时VLM航空公司解散并进行清算,9月3日停飞所有航班;8月30日,瑞士伯尔尼Skywork航空公司停止运营,宣布破产,并表示与潜在的合作伙伴谈判失败是导致破产的直接原因。另外,2018年9月起,小星球航空(Small Planet Airlines)的波兰、德国、立陶宛子公司先后申请破产重组,

而在此之前,已经有更多欧洲的航空公司陷入了“破产旋涡”,2017年是欧洲航司爆发破产的开始。

2017年5月,意大利航空申请破产,掀开“欧洲航企破产潮”。这家公司作为意大利的载旗航司,长期以来经营不佳、成本居高不下,在10年内数次面临破产危机。即使是2014年阿提哈德航空与其他意大利股东为这家航空公司的重组斥资17.22亿欧元,并制定了一个3年扭亏为盈的计划,这家公司终究没能摆脱严重的财务问题。

另一个阿提哈德航空的小伙伴,柏林航空于2017年8月启动破产程序,原因是连续多年亏损,以及其大股东阿提哈德航空公司停止注资。但就在当年4月,阿提哈德航空还为柏林航空增资2.5亿欧元,然而柏林航空的业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恶化,“看不见希望”的“土豪”也不得不放弃。

紧随其后的是俄罗斯维姆航空,在2017年9月申请破产。俄经济发展部部长马克西姆·奥列什金称,低通胀是导致维姆航空财务状况恶化的因素。

再接下来是在2017年10月申请破产的英国君主航空。1967年成立的君主航空称得上是一家老牌航司了,它以伦敦卢顿机场为基地,长期经营着英国至地中海国家、埃及和土耳其等度旅游胜地的航线。其无法维持经营的原因包括航线上低成本航空的激烈竞争、土耳其动乱导致游客减少和英国“脱欧”导致英镑贬值等。

图:英国区域航空公司Flybmi

毋庸置疑,所有破产的航司都承受着油价上涨和汇率波动的压力。事实上,欧洲航空市场的航司之间完全竞争,各种规模的航司想获得相关核心航空资源的成本趋同。而航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品牌认知、市场份额和运营效率,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航空市场,呈现出大型洲际网络全服务航空公司和大型区域直达低成本航空公司两种趋势,其他没有清晰模式和极高内部管理效率的航司,在市场需求下滑的2018年极易被淘汰。

比如当时只有15架飞机的第一航空贸然进入北美中远程市场,在飞机租用费用高昂、油价上涨等压力下,第一航空无力经营。另外,在低成本航司已经占据市场的情况下,比利时VLM航空公司、小星球航司等小型包机航司想要转型低成本航司的难度也很大。

另一方面,欧洲航司批量破产,除了自身经营情况不佳外,更有英国“脱欧”、土耳其动乱等政治因素。此外,汇率波动造成汇兑损失、燃油价格上涨导致利润下滑、融资失败也是大部分欧洲航司破产的原因。

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的数据显示,从2017年6月到2018年6月油价上涨了54%,2018年前6个月油价上涨导致全球航空公司运营成本至少增加了420亿美元。数据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由于燃油成本同比增长37%,美国9家主要上市航空公司的营业利润率仅为11%,低于2017年的15%、2016年的18%和2015年的21%。

经营良好的航司都因油价上涨等因素下调了利润预期,欧洲部分小型航司宣告破产也就不足为奇。但对标美国航空业来看,美国已完成航空业的整合,目前主要航司只剩下11家,还有19家支线航司依附于主要航司运营。而欧洲仍有49家航司,正在经历并购重组的历程。最近倒闭的也大多为飞机不到100架的小规模公司,有的甚至不足10架飞机。

显然,“欧洲航企破产潮”并未完结,那么下一个倒下的欧洲航司又会是谁?

【作者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作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