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暴跌至200亿 辣条一哥卫龙坑惨腾讯等巨头 频繁涨价惹争议

估值暴跌至200亿 辣条一哥卫龙坑惨腾讯等巨头 频繁涨价惹争议
2022年12月06日 18:05 黑池财经

“辣条一哥”卫龙正式启动港股招股,预计将于12月15日登陆港交所,这也意味着三闯资本市场的卫龙终于迎来上市。

作为80后、90后的集体回忆,卫龙辣条可谓是零食界的顶流,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称,按2021年零售额计算,其在中国所有辣味休闲食品企业中排名第一,但其上市之路却波折重重,它曾于2021年5月、2021年11月及此次重启IPO。

最初IPO前,卫龙不仅获得了高瓴资本、红衫中国、腾讯、云锋基金等一众投资巨头的加持,估值更是一度据传超过600亿元,如今仅仅过去一年,估值就已经掉落到了200亿。

到底发生了什么?

估值从600亿暴跌至200多亿

就在上一年,卫龙才正式开启IPO之路,并且彼时的估值更是超600亿元。

具体来看,据企查查显示,2021年5月8日,卫龙完成成立20余年以来第一次融资,由CPE源峰和高瓴联合领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腾讯、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跟投,耗资5.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6亿元),认购卫龙1.22亿股,取得其5.85%的股权。

若以此计算,彼时卫龙的估值已达93.69亿美元(约为人民币607.5亿元),彼时,据媒体报道,这甚至超过了洽洽食品、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盐津铺子等5家零食上市企业的市值总和。

不过,明星机构加持、估值高企的卫龙并未顺利上市。

2021年5月12日,卫龙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半年后,在上市材料即将失效的前一天,卫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并在2021年11月14日通过上市聆讯,但通过聆讯后一直未有新的进展,招股书也于今年5月失效,随后,卫龙再次重新递交了招股书,并于6月27日再次通过港交所上市聆讯,一直到11月23日卫龙再次更新聆讯资料集。

12月5日,卫龙在港交所发布公告称,于2022年12月5日至12月8日招股,拟全球发售9639.7万股股份,每股发售价为10.4-11.4港元,假如按照发售价中位数来计算,这意味着卫龙的市值约为244亿港元(约为人民币220亿元),这较此前600亿元人民币的估值,可以说是打了4折。

在最新的招股说明书中,卫龙更是承认“发售前投资者支付的成本为2.1635美元,较发售价溢价约55.11%”,也就是说,卫龙上市之日,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腾讯等在内的投资机构就直接亏损55.11%。

根据卫龙招股说明书,上述机构在2021年3月花了2.75亿美元买了6122万股新股,同时又以2.75亿美元买了大股东6122万股老股,此刻投资机构的成本为4.48美元/股,2022年4月,卫龙以对价1576.2689美元向该等投资者发行及出售合共1.58亿股,每股普通股的面值仅为0.00001美元,这算作卫龙承诺的业绩补偿。

不过,经梳理发现,上述机构投资人共投了6.59亿美元,持有约3.05亿股,持股比例为12.96%,投资人每股价格是2.16美元,因此上市后机构投资人依然浮亏50%左右。

对此,有业内人士直言“此前一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过度放大了卫龙的行业地位,给予了过高的估值,而如今业绩和市场表现不如意,出现一二级市场估值倒挂”,从超600亿估值到330亿估值,从近7亿美元募资金额到不到1.5亿美元募资金额,一年多的时间里,卫龙此次也可谓“流血上市”。

净利润由盈转亏营销遭诟病

作为很多人的童年回忆,辣条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零食之一,在辣味休闲食品这一领域,卫龙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招股书显示,截至目前,卫龙是中国最大的辣味休闲食品公司,市场份额为6.2%;按零售额统计,是第二大公司的3.9倍。

从业绩上来看,相比于资本市场的预期,业绩放缓已经成了卫龙不得不重视的大问题,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卫龙营收从33.85亿元增长至48亿元,而净利润分别为6.58亿元、8.19亿元和8.27亿元,同比增长38.18%、24.41%和0.97%,增速大幅下滑。

同时,卫龙的产品增长更是不尽如人意。去年,给卫龙贡献绝大部分收入的第一大品类辣条销量仅增长7%,小于9.8%的辣条行业增速,另外,卫龙的第三大品类豆制品的销量更是两年下滑了22%,而过去五年该行业年化增速达到7.5%。

今年上半年,营收和业绩更是双双下滑,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卫龙实现营收22.6亿元,同比下滑1.8%,营收下滑的同时,卫龙的净利润由盈转亏,期内利润亏损2.61亿元,而去年同期盈利3.58亿元。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原材料、销售费用以及管理费用的上涨,影响了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卫龙的经销及销售费用分别为2.81亿元、3.71亿元、5.21亿元及2.69亿元,占营收比分别为8.3%、9%、10.85%及11.9%。

2022年上半年,公司对主要产品类别采用新包装、生产工艺、配方或规格进行最新产品升级,但这一次,产品升级并未能促成卫龙的营收增长,反而拖累了业绩。

值得一提的,卫龙营销也有过翻车的经历,2022年3月,卫龙因为“约吗”、“贼大”、“强硬”等字眼,被指涉嫌低俗营销,打色情擦边球,最终在外界质疑之下,公司不得不回应并致歉,决定停止有争议文案包装的生产,同时进行版面文案及设计的优化。

“卫龙辣条又涨价了”

而卫龙也不是没有应对,这几年,除了营销,卫龙的出圈话题莫过于“辣条又涨价了”,光是今年上半年,卫龙就涨了两次。

招股书显示,卫龙旗下的三大主要产品——调味面制品、蔬菜制品、豆制品及其他产品的售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其中,营收占比最大的调味面制品,即辣条,涨幅8.6%,蔬菜制品涨幅6.9%,豆制品及其他产品涨幅最大,达到13.9%。

涨价过后,卫龙产品的销量下滑明显,据其招股书显示,2022年上半年,卫龙调味面制品收入为13.41亿元,同比下滑4.3%,而在2019-2021年期间,该产品销量一直处于稳定增长中。

有网友评论,“原来2块一包的辣条,后来涨至3块,然后是5块”,也有网友表示,“太贵了,现在已经吃不起了”,还有网友表示“有那么多又便宜又好吃的辣条,我干嘛非得卫龙不可”......

此外,卫龙也频频曝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在透支着消费者的信任度,据雷达财经报道,今年1月份,广东网友吴先生在吃卫龙辣条大辣棒时,在包装袋内底部发现异物;4月份,有消费者爆料,在卫龙辣条中吃出一块类似玻璃塑料胶的透明状晶体。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