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缸滤材过脏,滤材粉化,很短时间就不能用了,原因在哪?

观赏鱼缸滤材过脏,滤材粉化,很短时间就不能用了,原因在哪?
2024年06月25日 18:24 养鱼老道

各位鱼友大家好!有任何观赏鱼饲养问题,可直接全网搜索养鱼老道及关键词,或者每晚七点到我的抖音直播间现场解答。

在我们饲养观赏鱼的过程中,生化滤材使用还是很多的,因为现在的鱼缸过滤系统,几乎离不开生化滤材,它们可以辅助培养很多对于观赏鱼有益的生物菌群。

如果说是滤材的质量不好,那可能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出现问题,比如一年以上或者三五年以上。但是,这个滤材刚刚使用不久,动不动就很脏,动不动就有粉末状杂质或者很快粉化掉,一定是滤材的质量问题吗?

为什么生化滤材会很脏或者长藻?

我们一定不要忘记了,在所有的生化滤材前端,是有物理过滤系统的,如果它们在前方不能够有效的拦截各种颗粒杂质,那么,生化滤材就一定会变脏,粉化速度也会加快。

这就牵扯到了饲养密度,投喂量,观赏鱼的健康程度,以及物理过滤的层数、摆放等问题。

很多鱼友一开始可能也会想到是物理过滤的原因,但关于饲养密度、投喂量和观赏鱼有些问题,却是一概不管。

新鱼入缸,观赏鱼由于各种应激反应或者交叉感染,可能造成几种情况,一个是体表黏液大幅度脱落,一个是观赏鱼可能发货前没有控食,造成入缸后开始大量排便,并且由于交叉感染或者应激,它们的排便多为不良粪便,所以这些东西都会严重污染水质,继而导致滤棉无法有效拦截,全部进入了生化滤材里,这个滤材怎么可能不脏?

如果再加上观赏鱼的饲养密度过大和投喂过多,极有可能瞬间造成鱼缸水质的崩溃,这个时候,观赏鱼就会患病严重,甚至出现死亡的现象,那么水质将会进一步崩溃。

因此,这些问题我们都要注意,包括了提前养水和观赏鱼的过温过水等细节,都要做到位,小缸不要养大鱼等等。

然后我们才能够谈到,物理过滤的有效性,也就是滤棉铺设的层数、厚度,选择何种滤棉比较合适,是不是能够做到干湿分离等问题,这样才可能保证物理过滤的有效性。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也曾经谈到,现在的物理过滤,其中有羊绒棉、白绿棉、超滤棉就可以了,最多底滤系统再加个魔袋,原则一定是水流畅通,既能阻挡杂质,又要保证不溢流,如果出现严重积水或者溢流,那就自己适当调整细棉的层数,直至不溢流、不堵水。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生化滤材动不动就长藻了,这个问题与生化仓或者鱼缸内水体过肥有关,还有就是不要灯光长期照射生化滤材。

这个情况在我的鱼缸中也有体现,一连三个鱼缸,只有其中一个,里面的生化滤材开始长藻。

究其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是上滤系统,灯光不是很好,我把鱼缸灯加在上滤槽的边缘了,所以那个总是被鱼缸灯照射到的滤材仓,里面就有藻类了,原因就在这里。

当然了这里还会牵扯到一个问题,确实有一些滤材的质量太差或者染色,也会造成滤材仓甚至整个水质出现发黄的现象。

滤材的选择、摆放和质量,当然也很重要

为什么我的鱼缸,目前全部选用了原矿高温烧制的培菌球?

就是因为首先一点,这种滤材进入鱼缸后,没有大量的粉末状杂质去污染水质,如果是某些普通滤材,进入鱼缸后,我们会发现鱼缸的水面上突然会出现大量的泡沫,无论怎么调整,它们也无法去除,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慢慢消化。

这就是某些滤材的粉末化杂质,进入鱼缸内就会有。

而原矿滤材即使没有清洗,进入生化仓以后,也只是很短暂的白浊,一会就没有了。

如果简单清洗后再放置,根本看不到水体变色或者大量泡沫出现的现象,而且原矿滤材使用的年限也很长。

关于滤材的摆放,咱也曾经说过,底部是一定要加垫板的,这样做的目的一个是为了水流更加的畅通无阻,另一个就是即使有部分残渣,也能留在垫板之下,被垫板所阻挡,不能随波逐流之后进入到主缸内。

水流通畅,生化仓内就不会有死水区或者污水区出现,至少不会有太多杂质沉淀,鱼缸的水质才会更好,再加上有很好的物理过滤做拦截,生化滤材的粉化速度就会很慢。

当然了,在此我们也不排除有些不是原矿烧制的滤材,可能会有提前粉化的可能性。

这个问题我们是要看材质的,比如说某些滤材,即使是新的,刚放入鱼缸不久,或者未放入鱼缸内,有手轻轻一捏也能捏碎,那么,这样的滤材粉化的速度就会很快了。

再者,生化仓内放置滤材,尽量不要使用滤网包装。

因为它不如整体散放起来更能够均分水流和提高生化仓内的溶氧量,一定是要平均、平铺,而不是用网袋过度集中放置,这样的放置方式,水流就从其他边缘溜走了。

最后就是关于滤材的种类选择,大部分新手鱼友认为,那是越多越好啊,不但是种类越多越好,功能也要越多越好。

其实我认为大可不必,精选一两种滤材,甚至于只使用一种滤材,都是可以的。

完全没有必要那样杂乱无章的选择十合一甚至几十合一的滤材,均分下来,一种滤材能有多少?水体又有多大?

它们的那点所谓特性,在占比那么小的比例中,又能起到什么作用呢?只是一种心理安慰罢了。

所以说,我们鱼缸内的生化滤材之所以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不管是粉化、过脏,还是发黄、发绿,与我们的滤材选择、铺设、物理过滤的有效性,过滤系统的强弱,光照,以及观赏鱼的饲养方式,都有一定的关系,我们如果要进行调整,也是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

如果单单从滤材的选择性来说,我还是主要建议选择高温烧制的原矿滤材。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