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流感化”后的全新商业机会,广生堂创新药的首个里程碑

“新冠流感化”后的全新商业机会,广生堂创新药的首个里程碑
2023年11月27日 16:01 拇指医药

2015年时定下的“登峰计划”是正确的

进入11月份,各地爆发的呼吸道感染形势严峻起来。

11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冬季我国新冠疫情仍存在反弹风险。要求加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加强医疗救治应对准备。

好多人大概都忘了这个“联防联控机制”,没想到一进入冬天,它又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

中国疾控中心11月10日发布的10月新冠感染情况:全国共报告新增重症病例209例,死亡病例24例。钟南山团队曾统计奥秘克戎的重症率约为1%,也就是说,过去一个月里全国实际有约2万人感染了新冠。

新冠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全国哨点医院的观测结果也可以印证:今年3季度,所有流感样病例中新冠的比重在10%-20%之间,而真正的流感患者不到5%。

张文宏等专家都表达过一个观点:新冠最终会流感化,一直会存在。现在看来,新冠要比流感的发病率要高不少,市面上治流感的药不少,新冠治疗药物却没有几个。

有企业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广生堂更是在11月24日公告新冠口服创新药泰中定®获批上市。

1优势新冠药品获批,意欲何为?

11月24日,广生堂宣布:抗新冠病毒口服小分子3CL蛋白酶抑制剂一类创新药阿泰特韦片(GST-HG171)/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商品名:泰中定®)正式获批上市。

广生堂在这个时候上马一款新冠口服药,或许很多人都不理解。其实在新冠流感化的背景下,用药需求会增加,新冠药可能还会有巨大市场。

阿泰特韦片自然有一些独特的优势。在与Paxlovid头对头比较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IIT)试验中,新冠患者核酸转阴时间比Paxlovid缩短。

不仅如此,在最新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阿泰特韦片单次服药量仅为150mg,是其他新冠药的1/2、1/3,且使用泰中定的临床症状持续恢复中位时间减少两天,核酸转阴中位时间提前两天,是目前用药量更少、临床治疗效果优异的口服新冠药。

在新冠逐渐“流感化”的今天,这些用药上的优势都是很有价值的特点,有望助力泰中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流感化更需要对症用药

11月2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通知,要求各地做好冬春季新冠病毒感染及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通知》指出,目前全国新冠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冬季我国新冠疫情仍存在反弹风险。要求加强重点机构重点人群防控,加强医疗救治应对准备。

11月10日,根据中疾控通报数据,10月份,中国国内报告新增重症病例209例、死亡24例。其中,过去6个月新冠死亡已达580人,新冠重症6339例。新冠病毒感染比例仍在高位徘徊,并没有停止的迹象。从中国疾控中心的数据分析来看,新冠的发病率整体上是高于流感的,有必要针对性的治疗。

可现在的状况是:得了流感,按流感来治;得了新冠,很多人也是按流感来治。

流感治疗药物五花八门,而对症的新冠药就只有三五种,药品选择面很小。

新冠流感化对新冠高危人群来说,意味着全年都有可能受到病毒威胁。特别是如65岁以上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后很容易引起心脏病、心力衰竭、中风、败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另外,《自然》杂志2022年11月曾发表论文称,新冠病毒与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相关,包括脑病、脑炎、痴呆等。

可能未来很长一个阶段,人们都会受到病毒的威胁。新冠药有必要成为家庭常备药。

3新冠流感化市场巨大

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基本处于低发状态,但几款已上市的国产新冠药销售并不算少。

先声药业8月22日再业绩发布会上透露,2月底获批的先诺欣上半年卖出2.5亿元;同期获批的君实生物的民得维销售1.1亿元,众生药业乐睿灵并未公布具体销售额。

获批较早的辉瑞Paxlovid和复星医药的阿兹夫定,今年上半年销售额相当可观。阿兹夫定的生产方真实生物常务副总裁刘勇曾向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透露:仅今年一季度中国市场上,辉瑞Paxlovid销售额高达19.34亿,阿兹夫定销售额则为8.17亿。

新冠病毒正变为常态化存在,把新冠药看作流感药那样去测算市场空间,这样一想是不是格局就打开了?

新冠药是否会再创奥司他韦的神话呢?根据中康CHIS数据库,在零售终端方面,2023年上半年的销售额TOP8中有5个药物销售额超过了1亿元,其中奥司他韦以30.62亿元位居榜首。新冠药对症治疗的需求,会催生比较大的市场。

然而,如今普通人感染新冠后并没有对症治疗,而是服用退烧镇痛药物。这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新冠的杀伤力,另一方面是没有太多可选择的新冠药。随着新冠用药科普和可及性提升,新冠药物有望逐步打开巨大市场。

目前国产新冠药只在中国内地销售,如果未来能够突破到海外,需求还将增加。

4 创新药梯队很快形成

破土而出的首款获批上市创新药泰中定,是广生堂证明自身研发实力的第一步。

泰阿特韦在广生堂内部代号GST-HG171,这个编号对广生堂来说意义重大。过去几年里,广生堂陆续开发了乙肝、c-Met、肝纤维化等多条创新管线,GST-HG121、GST-HG131、GST-HG141等都是很有希望撞线的创新药品种。没想到,新冠疫情却让GST-HG171成为广生堂第一个上市的一类创新药。

广生堂创新药开发的“首战告捷”,证明2015年时定下的“登峰计划”是正确的方向。

2015年上市之后,广生堂一直希望摆脱过去只做肝病仿制药的形象,全力投入到创新转型上,希望通过GST-HG131、GST-HG121、GST-HG141及自有的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多靶点联合用药临床治愈乙肝。

一直有人评价广生堂梦做得太大,仿制药企做创新谈何容易?这几年的一系列医药政策向市场传递强烈的信号:尽管医药创新百死一生,但是不做创新一定会死。

广生堂的乙肝管线中最有看点的是GST-HG141。这是一款全球First-in-class的MOA II型乙肝核心蛋白调制剂,世界上还没有同靶点药物上市。这个品种专一性针对病毒靶点,对慢性乙肝患者有很好的安全性和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特性。2023年2月,GST-HG141片的II期多中心临床完成首例给药。另外,乙肝表面抗原抑制剂GST-HG131正在筹备二期临床。

可以说,广生堂是在开发抗乙肝病毒创新药的时候顺手做了个新冠药,而且成功了。在新冠药之后,还有一大批创新药后续管线在推进。

过去六七年,广生堂是顶着投入的压力进行创新转型的,研发投入占比保持了很高的比例:2022年达到48%,2023年上半年更是达到了营业收入的114.19%。广生堂几乎是在呕心沥血搞创新研发,如今创新成果终于进入收获期。

后续管线如果能顺利推进,广生堂将形成乙肝药物带队的抗病毒创新药物梯队,真正转型向biotech。

士别三日,不能再用老眼光来看广生堂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