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放完“大招”后,“青蒿素龙头”昆药集团依然艰难

屠呦呦放完“大招”后,“青蒿素龙头”昆药集团依然艰难
2019年06月17日 17:06 拇指医药

(屠呦呦在诺贝尔奖领奖现场)

主流媒体很少在科技报道上玩故弄玄虚,这次不但玩了,还玩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6月16日,新华社发文,用诗一样的语言,宣布屠呦呦团队将在17日公布青蒿素研究重磅新闻。

一个魔王杀戮无数生命/数千年不死,

在世界各地游荡/威胁着几十亿地球人的生命。

一株野草/常见于山野河畔

成为中国传统医药献给世界的一剂良方

治愈数十亿例疟疾患者。

然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疟原虫变异产生“抗药性”,

青蒿素“失效”?/重大危机来了!

又是这位老人/耄耋之年仍坚守科研一线,

毕生的梦想打败疯狂的疟疾魔王/治愈红斑狼疮/绝望中找到希望。

这就是青蒿素和屠呦呦先生的故事。

再好的文本,也不如屠呦呦团队实实在在的技术更牛。6月17日,屠呦呦团队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难题,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的切实可行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走出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获得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内外权威专家的高度认可。

01

屠呦呦团队这次放的“大招”,如果去除大段论证部分,其实讲了三个成果

1、针对疟疾产生的抗药性,提出新的治疗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2、双氢青蒿素对治疗高变异性红斑狼疮有独特效果。

3、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廖福龙等专家撰写的青蒿素等传统中医药科研论著,有望首次纳入即将再版的国际权威医学教科书《牛津医学教科书(第六版)》。

第一个成果于2019年4月25日第12个世界疟疾日,在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引发业内关注。第二个成果则是2016年就开始的研究,近期取得收获。

2016年9月1日,昆药集团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签订《双氢青蒿素片新适应症-红斑狼疮项目转让合同书》,将以里程碑付款的方式,出资7000万元,向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购买其所持有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教授团队开发的双氢青蒿素片新适应症-红斑狼疮研发项目临床前研究所取得的相关专利及临床批件。

自此以后,“双氢青蒿素片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盘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适应症临床试验”的研究工作和临床试验就一直由昆药集团负责开展。

(图为昆药与中医学科学院签约现场)

昆药集团医学经理薛乔介绍,在屠呦呦团队的指导下,该临床试验一期于2018年5月正式启动,设计样本共120例,由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全国15家牵头单位共同参与开展。

“报名参加该临床试验的中外患者约500人,经过‘疾病活动性评分’等多流程严格筛选,首批志愿患者已入组开展试验。”薛乔透露,“从目前情况看,志愿患者没有发生非预期不良事件。”

事实上,早在2017年12月15日,昆药集团就宣布“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叠加设计的临床试验,初步探索双氢青蒿素片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有效性、PK 特征及安全性” 的研究方案就已经获得了北京协和医院的审批通过,进入Ⅱ期试验。而6月17日宣布的进展,则是直接针对适应症展开的研究,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屠呦呦以89岁的高龄,仍旧活跃在科研一线,并不断有新的重大科研成果推出,令人敬佩。

02

屠呦呦团队在青蒿素领域的突破,同样激励了近期饱受困扰的医药行业,不啻于为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这其中最大的获益者莫过于昆药集团。作为国内最早生产青蒿素的企业,以及双氢青蒿素片的唯一技术持有者,昆药集团集两大概念于一体,市场前景一下炙手可热起来。

但现实可能是,屠呦呦的“大招”也很难帮助昆药集团“上天”。

首先是双氢青蒿素片,我们来看看其要实现新药上市、为昆药集团创造效益。其实路很漫长。

自从1955年以来,60多年国际上没有一个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的化学新药上市。在2011年,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贝利木单抗在FDA获批上市,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但价格昂贵,成本很高。

另外,屠呦呦团队针对红斑狼疮的研究,其实早在1992就开始了,尽管屠呦呦团队证实,双氢青蒿素对盘状红斑狼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有效率分别超90%、80%。但一个药品的研发并不是那么顺利的,根据国际标准,经周密设计和严格实施的临床试验才能得出最终结论。

官方的说法是:临床试验一般共三期,二、三期试验样本量更大,至少还需7到8年。若试验顺利,预计新双氢青蒿素片剂或最快于2026年前后获批上市。实际上屠呦呦在治疗红斑狼疮上已经研究了近30年,到底何时瓜熟蒂落,恐怕谁都没把握。

(青蒿素还有多项疗效在研究之中)

再来看看抗疟新治疗方案。这一方案无疑打消了此前国际上的“青蒿素失效论”,为我国的新药研发打了气。但昆药集团从中并不能获得多少收益。

青蒿素的故事,一本书都写不完。上世纪60年代,屠呦呦等一批科学家参与了开发抗疟新药的工作。当时牵头单位是国家科委与总后勤部,作为军事科研任务在操作。但限于当时人们的保密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为了抢在外国人前面发表论文,表明青蒿素是中国人的发明,1977年《科学通报》第22卷第3期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的名义,首次发表了青蒿素化学结构及相对构型的论文,将青蒿素的结构完全公诸于众。

这不但导致此后青蒿素知识产权的归属上产生过重大分歧,使中国错失青蒿素的独家所有权,也令屠呦呦的诺贝尔科学奖迟到了40年。

上世纪末,杭州做电能表起家的华立集团开始收购国内几家青蒿素生产企业,包括重庆武陵山制药厂、湖南吉首制药厂、昆明制药厂等,并把青蒿素产业链逐步归拢到昆药旗下。但即便如此,昆药集团青蒿素产业的大部分,也只是为诺华提供青蒿素原料药。

瑞士诺华的复方蒿甲醚注射液的专利是在1994年,从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手中买来的,交换条件是诺华必须从中国采购原料药,产品用于中国以外销售。近30年来,诺华和昆药集团一直是合作伙伴。由于青蒿素主要针对经济不发达国家防止疟疾而供应,所以双方均将这一合作视为“慈善事业”,并没指望从中赚多少钱。

诺华的复方蒿甲醚注射液(Coartem)销售量近年来不断增加。1999年Coartem上市到2009年,诺华宣布已经交付2.5亿支药剂。2011年4月22日,诺华宣布累计交付4亿支。2015年12月,诺华宣布累计交付达到7.5亿支。不难看出,诺华的出货量从2009年时年均2500万支,到2015年时增长到每年接近9000万支。

从昆药集团的财务数据也能看出来。昆药向诺华销售青蒿素原料药的金额主要体现在主营业务产品的“其他”一类里面。2015年时,该项目收入为6.08亿元,到2018年,这一金额增长到10亿元。随着诺华出货量的增大,昆药受益明显。

但昆药集团自己的抗疟药物呢?2012年时,公司年报披露,公司自产的蒿甲醚注射液累计销售金额超过1.96亿美元。2013年,这一数字变成了“累计超过2亿美元”。此后多年,公司一直未披露自产蒿甲醚注射液的销量,反倒是公司海外业务连年下滑,公司披露“主要是因为蒿甲醚注射液等销售下降导致”。

墙内开花墙外香。作为原料药提供者的昆药集团,要看诺华的脸色才能取得业绩;作为自产制剂提供者的昆药集团,又迟迟打不开国际局面。这正是“青蒿素龙头第一股”的尴尬所在。

刚刚,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发表声明,“关于屠呦呦团队研究成果的报道一切以新华社稿件为准。”

60年代的故事,还在继续。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