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年末,宿迁港按下出航“加速键”,一批又一批货物在此开启水上航运之旅,发往世界各地。
口岸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枢纽,对宿迁外贸发展具有重大作用。为切实提高口岸运行效率,今年以来,宿迁市交通运输局坚持从监管框架、公共服务、运行效率3个维度出发,全链条服务口岸生产经营单位,切实当好对外开放“护航人”,持续提升我市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营造了更加公正、透明、可预期和安全的口岸营商环境。
多年来,市交通运输局坚持把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作为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的重要抓手,与商务、海关、港口、货代和企业建立六方协同机制,联合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宿迁海关制定印发《2024年推进跨境贸易评价指标工作方案》,推动宿迁市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出台《宿迁市扶持水运集装箱运输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在2024—2026年三年培育期内,分别安排2500万元、3000万元、3500万元补助资金,加大对外贸箱特别是在宿迁港报清关的外贸箱补助标准,提高购置自备箱补助限额,优化内贸箱量阶梯式补助标准,“真金白银”扶持企业高质量发展。
除了强化组织保障,市交通运输局还全面梳理和优化口岸生产作业流程,简化不必要的环节和手续,缩短作业时限。
创新内河港进出口货物“船边直提”“抵港直装”通关改革,提升水运通关效率、压缩整体时长。例如,通过“船边直提”模式进行进口清关,将进口提箱用时由原来的1天至2天,直接压缩至1.5小时;通过“抵港直装”模式出口转关,集装箱从运抵港区至装船运输,全程仅耗时15分钟,较传统模式压缩8小时以上,最大限度提升港区内船舶通关效率和港口运营周转效率。
数据显示,1—10月份,宿迁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2.5万标箱,其中,完成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7446标箱,同比增长 31.13%,为腹地企业节省物流成本约3.75 亿元。企业平均报港接待时间减少50%,车辆平均过闸时间减少70%,生产效率提高15%。
与此同时,在确保口岸生产作业时限公示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的前提下,市交通运输局通过口岸现场、网上宿迁、相关部门官网和省电子口岸网站等渠道,公示现场信息,确保信息能够覆盖到所有相关企业和人员,并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和运输计划,使企业能够更加快速、便捷地完成通关手续,缩短了货物在口岸的停留时间,企业对口岸通关服务的满意度显著提高。
“我们还将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口岸生产作业中,投入近2000万元,推广智能化应用,打造了‘一个核心、两大网络、三个生产系统、四类安防管理系统以及N类指标’,通过智能分析历史通关数据,预测未来通关需求,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通关服务。”据市交通运输局行政审批处负责人王小艳介绍,在提升水运智慧发展水平的同时,宿迁还进一步完善监管评估机制,提升服务企业质效。具体包括,建立完善的监管评估机制,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口岸生产作业时限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管和评估;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和反馈机制,通过定期收集企业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服务内容和方式,同时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积极解决他们在通关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宿迁通过公示口岸生产作业时限、优化口岸生产作业流程、完善监管评估机制、推广智能化应用等措施,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加大力度提升通关效率和服务质量,充分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综合竞争力,让企业能够更加公平、透明地参与市场竞争,进一步促进了全市外贸高质量发展。(徐可 庄雪茜 茆长城)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