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容小觑的社会现象公交老年卡滥刷盗刷财政补贴漏洞大

一个不容小觑的社会现象公交老年卡滥刷盗刷财政补贴漏洞大
2022年07月12日 21:28 点赞哥新媒体

本网讯(记者 罗列凡家)近日,记者在乘坐公交时发现,频繁有年轻人登上公交车,使用“敬老卡”、“爱心卡”盗刷、冒刷乘车。在刷卡的过程中,即使读卡机发出“敬老卡”、“爱心卡”的声音,让群众感到气愤又颇为无奈时,也没有人及时站出来制止这种行为,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使用“敬老卡”、“爱心卡”,甚至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于是,记者展开了调查与暗访——记者分别走访了重庆市主城区、万州区、长寿区、合川区、壁山区、綦江区、铜梁区等地方运管部门、公交公司,了解了相关“敬老卡”和“爱心卡”的办理条件,只要是年满65周岁的老人就可以办理“敬老卡”,但仅限本人使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现象并不容易管理。公交公司没有执法权,让司机来管理,显得极其尴尬。记者还暗访到,大部分老年人及残疾人都办理了“敬老卡”和“爱心卡”,享受着党和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及补贴福利。据有关群众透露当地的财政一年分两次给卡里充钱,一次充720元,全年1440元。可有的八、九十岁老年人、残疾人因行动不便,一年乘车次数寥寥无几,卡就给了家里儿孙用,有的甚至三五百元卖给邻居;有的卡丢失后也不进行报失及补办,甚至还有专门收购和贩卖“敬老卡”和“爱心卡”的贩子。

记者也采访了日常乘坐公共交通的市民,在和市民的沟通交流中,市民表达了自己对冒刷、盗刷现象的理解:市民A:老年卡本来是给老年人使用的,年轻人不该使用。市民B:不道德,和市民素质有关系,自私,能节约就节约,恨不得上车不花钱。市民C:有人享受福利,就有人想钻福利的空子。

于是,记者又深入实地对万州区进行考察调研:本次调查共计跟车14辆,12.2小时,随机调查61名持公益类公交IC卡乘车的乘客,发现其中有14名乘客系冒用他人卡片乘车行为(爱心卡1人、优惠卡0人、敬老卡13人),冒用人数占总调研人数的23.0%。

由于调查期间受疫情及持续雨天影响,乘客乘坐公交的出行频率降低,导致调查样本数较少,本次初步调查显示冒用人数比例偏高。结合公交企业、市民反映的情况及其他区县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违规刷卡套取国家财政补贴的现象屡禁不止,时有发生。加之长寿区最近频繁发生的盗刷冒刷事件,记者也深入对当地群众及相关事件办理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寻访,初步预估长寿区公益类公交IC卡冒用比例在10%左右,冒用公益类公交IC卡导致当地政府和财政资金流失高达350万元左右。

这结果触目惊心,令人乍舌!

“敬老卡”“爱心卡”是老年人及残疾人专属的权利,是社会对老年人及残疾人尊重、关怀与关爱的体现。如果故意冒名顶替或者贩卖,侵犯的不仅仅是老年人及残疾人的权益,更是亵渎社会爱心与公共道德,也将是对国家财政在公共交通补贴当中造成不菲的资金流失。记者通过本篇报道,希望有关部门能引起高度的重视,对于这类盗刷、冒刷、串用的行为加以重视和处理,不能仅仅以教育为主,或一次性补交以前所有的票款,这样不疼不痒的处理方式,是难以起到触及灵魂的作用。同时也想让更多有关部门加大力度开展专项整治和加强IC卡正确使用的宣传教育、完善管理制度利用大数据和高科技技术杜绝此类现象的再次发生。

据记者粗略统计,仅此一项每一年给国家造成资金流失200至300亿元。给本不富裕的地方政府和财政“雪上加霜”!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