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只独角兽或将启航!

又一只独角兽或将启航!
2018年03月11日 01:38 我是独倾

★关键词:独角兽 CDR 利好利空 生物技术

最近市场关于独角兽的事情,可以说是闹的满城风雨,都在聊这个事儿。富士康IPO过会仅用20个工作日,现在又新出台了部分独角兽公司可能用过CDR模式,绕过私有化一系列海外退市的私有化过程。实现快速的登陆A股。据悉,首批CDR小范围授予8家,除了BATJ这四家,还有携程、微博、网易以及香港上市的舜宇光学。当然这8家是很有可能不会全部都在今年完成的。

独倾今天也就跟大家说到哪聊到了。首先,有些专业的概念,简单给大家解释一下。所谓CDR,是指在境外(包括中国香港)上市公司将部分已发行上市的股票托管在当地保管银行,由中国境内的存托银行发行、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以人民币交易结算、供国内投资者买卖的投资凭证,从而实现股票的异地买卖。

说简单点,就是简化了中国的优秀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的过程和时间。其实,大家从中国市场的投资者角度思考,这些年咱们中国发展处了这么多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很多已经是世界级巨头企业。但是,基本没一个是在咱们A股上市的。难听点来说,这些好公司成长的盛宴,都被海外投资者享受了企业成长带来的利润。这里随着咱们A股环境逐步改善,有这个必要去尽可能快去争取一下这个收益了。

第二个思考,就是一些在海外上市过的优秀企业,回到咱们A股上,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榜样作用。估值定价可以参考海外市场的同时,好又没那么贵。还可以让咱们目前A股中一些伪成长,成天说故事聊梦想的上市公司拿出来和BATJ对比看看。让广大投资者,也理解一下好公司和普通公司还有垃圾公司差距。我想阿里巴巴要是回归A股,而且还是创业板的话。那么,感觉回归的那天,在看看现在眼前的公司简直有种“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的傲气感。

这里还有一点担忧,这八个公司CDR上了后,对A股流动性的冲击。每个都是大佬,上个5%、10%的规模都是成百上千亿。那么资金压力会很大。按存量资金的博弈角度看,这里会带来挤出效应。钱都向BATJ里走了,垃圾公司只能被卖掉。所以,独倾一直强调,绿色通道这事儿,对创业板多数股票(不是指数)是好事是坏事,还是要看清楚。估值要向下,流动性又要被BATJ这种大佬级的公司抢走。给垃圾股的生存空间会极度难受。但是不排除,近期一些垃圾股会把股价忽悠起来,都以为创业板的大利好来了,熟不知最后把谁套在高位呢?我们还是那句话,少部分能玩,但是涨高了也要敢于卖,越里BATJ这种级别登陆越要重点关注风险。

那么还有一个问题,独角兽公司来了以后,市场应该会有个很大的疑问:独角兽的目前的估值模式,和现在二级市场新经济公司的估值体系相比,到底是谁贵?利好谁,利空谁?

独倾倾向性的判断是:还是有一部分优秀的公司是受益的。由于独角兽的到来,市场被动提高基本面研究,发现好公司,从而最后的结果是实现了估值提升。但是,一定有非常多的伪成长股,或绩差股,甚至是垃圾股,随着优质成长股的供给增加而愈发丧失投资价值。

好了,整体的聊得差不多。前段时间说过,周末给点福利,今天就重点聊下四个方向中的生物科技这块。毕竟这个里面最容易出独角兽,并且独角兽也多。

美国市场有很好的成熟估值体系,和资本生态模式可以借鉴。从全球市场来看分两点:

市场格局。整个行业两极分化趋势明显,行业由千亿量级的平台型公司和数量众多的创新型公司共同推动进步。药企中在千亿美金市值体量的公司大概有10家。国外的生物科技行业里边的整个生态链顶部资源集中化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基本上在整个行业里边两极分化趋势非常明显,大平台之间通过相互并购,资源越来越趋于集中化,在近几年,通过并购都促使了目前独角兽公司会越来越趋于集中。而新兴的创新型公司会在越来越早的阶段,就会被大的独角兽收购。

企业估值。基本上在当前成熟体系下,每一个细分领域都有那么几家平台型企业。其实对于这一类成熟的平台型企业而言,如果以PE给它们估值的话,它们估值并不高,基本上是跟当前国内A股市场估值的认知是一致的。只是目前国内相对规模还有空间,估值稍微高点。而对于国外的创新型生物科技小企业,它的估值基本上是有一个非常成熟的模式:对一个单品类的公司来说,一般有三个标志性的阶段:临床、FDA和量产规模销售,每个阶段对应的估值范围基本都是有一个合理的区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临床前可能在2000万美金左右,在FDA前可能估值一般都到了接近1亿美金,大概有这么一个模式。

还有,就是或者说单品类的远景的市场容量,基本上按照这两个条件会给你一个估值,这是国外企业的情况,海外这一套生态链是非常的成熟和完善的。反观国内,国内市场有几个比较明显的优质:

一、是一个资金非常充足的市场;

二、随着老龄化的来临,本身也在成为生物科技的全球第一大市场;

三、在进口替代大趋势下,估计每一个细分领域都应该出现,或者已经出现了类似跟国际的大平台企业去竞争的这么一些企业。

但是,在中国,这些企业一旦出现,在利润哪怕还没有充分体现的情况下,一级市场和长期资本会对它的成长预期给到足够充分的估值。如华大基因,尽管它测试服务做到了全球第一,但是在过去五年间,唯一产业化成功的就是产业化无创产检,就这一块赚钱。除此以外,基本上还是以科研为主,所以它利润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但是他目前二级市场估值却给的很高了。

而中国的生物科技的产业格局发展会与国外一致,即在一个细分领域都会形成一个或几个千亿估值以上的大企业,这是顶部龙头的趋势;而在正在推行的注册人持有制制度推动下,底部也会出现一大堆新兴的创新医疗小企业,也会同海外一样构成一个生态链。所以,除了可见的估值较充分的龙头企业,我们也可以去从小公司中挖掘。如果已经上市的一个公司,有一个单品类药剂有能力通过资本的力量,或者说市场的天花板还没有达到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成长的情况下,无论一级还是二级市场的资本都会去寻找这个投资机会。

对于未来独角兽登陆中(可能不会太远),独倾可以简单的举例说一个公司,就是做IVD领域的迈瑞生物了。今年2月从证监会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的迈瑞生物又在3月7日,火速重启上市计划。迈瑞现在已经到了量级和利润率,哪怕以现在的估值体系登陆A股也能充分反映它自己本身的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迈瑞正在所在的这个细分领域。可以说在全球市场来看,哪怕从中国市场来看,它的市场占有率还很低的,完全还有咱们刚才说的更大的天花板去发力,也就说它未来的成长还有长足的潜力。所以,在富士康登陆之后,关注好市场给予的估值水平。不离谱的话,那么后面的迈瑞IPO或有一定的长期关注机会。

独倾之前大家在讲什么是成长股,其实很多的侧重点,都落在过去多年净利润增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往往把大家引入到一个更多的价值领域了。这里,独倾近期也在思考。但如果他盈利已经足够好,那么它其实已经是比较成熟了,能够看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盈利增速,在过去证明是成功的,市值也相对比较大了。这里稳妥,但是独角兽可能不大出。如果我们进一步提升挖掘成长,应该更多的是关注未来的成长性。怎么去更深入的研究一个优秀公司,很可能不是说我们在关注它过去,甚至是今年、明年EPS的增速,而是这些公司是不是真的在技术上取得进步。而公司是不是在花更多的钱做战略性的布局和研发,即使这种布局做的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对它的业绩影响是个负面影响,这个不妨碍对它的估值和优秀公司的看法。这是除了关注未来EPS和PEG更难做的一个点,近期独倾可能要多跑点调研了。

好了,今年就到这里。可能有点啰嗦了,大家多多包涵,内容很值得看,希望大家仔细看文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