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举措,可能会影响数百万深圳人的生活方式。
近日,“探索在临深片区合作配套建设大型安居社区”再次取得新进展。
01
持续探索跨市安居
4月10日,据南方PLUS报道,去年深圳市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中,市人大常委会和成的3项重点建议:公共住房建设和管理、社康中心建设和管理和噪声扰民治理,今天取得了最新进展。
有关于公共住房,探索在临深片区合作建设大型安居社区方面,目前深圳市发改委编制的《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2021-2025年)》(送审稿)已报送省发改委,其中已明确提出“共建共享跨市域安居住房”。
这意味着,未来深圳人将住上由政府在临深片区建设的安居房。
事实上,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深圳一直在探索推进跨市域安居住房。
2016年9月,深圳市政协提44条建议为供给侧把脉,提出“考虑由政府投资,加快在东莞、惠州和深汕特别合作区批量建设条件和标准皆优于深圳的经济适用住房。”

2017年9月,在深圳“十三五”规划新增40万套保障性住房和人才住房背景下,深圳市规划国土委表示,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在深莞惠三地采用城际合作开发筹集建设人才住房是其中一种重要渠道。
据介绍,三地将通过以“轨道交通+产业园区+人才小镇+公共配套”为要素的都市圈城际住房合作,解决深圳居民住房问题,推动深莞惠三地互惠共赢、协同发展。
2018年10月,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以18.8亿元斩获塘厦商住地,这是深圳首次在临深拿地。

2019年12月,深圳印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2019-2025年)》,其中就提到,按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理念在轨道交通沿线建设大型安居小区。
2020年9月,国务院印发《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圳市开展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等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意见》,文件要求:通过1—2年时间,启动深大城际、穗莞深城际延伸段、深惠城际等城际铁路项目建设,并将深圳14号线东延至惠州惠阳项目纳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五期建设规划并启动建设。
2021年6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示了《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提出“引导居住空间在都市圈协同布局”。
深圳为什么长期不懈的探索推进在临深建设安居房,这对于临深又带来哪些影响?
02
重点在“合作”和“配套”
把人口、产业、交通向临深疏导,是深圳保持城市竞争力方法。
一方面,高房价带来的扎根难问题,将导致人才流失和生育率降低,另一方面,新冠疫情大流行病的传播,让人口高度集中的超大城市不可持续性的问题暴露无疑。
对于“探索在临深片区合作配套建设大型安居社区”这句话,我们关注的焦点应该集中在“合作”和“配套”两个词上。
配套的含义是非常丰富的,深圳不可能把深圳人安排到临深就不管了,肯定要有相应的公共配套,除交通配套保证通勤外、教育和医疗也是最基本的。
尤其是教育,如果深圳的小孩在东莞、惠州上学,那么学籍会很麻烦,不排除未来深莞惠三地实现学籍、社保和工作场景的打通,深圳也可能把一些优质学校引入莞惠,这种案例在深汕合作区早有先例。

深圳“十四五”规划中也有相关内容的阐述,如:统筹推进都市圈基础设施建设,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与周边城市构建半小时交通圈。推动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民生服务共建共享,促进教育、医疗、养老、环保等政策衔接。
合作则关系到项目的推进速度,深圳牵头的同时更需要临深城市的配合,在这方面,许多临深城市表现非常积极。如:
去年5月,惠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惠州抢抓“双区”建设重大机遇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的行动方案(2021—2023年)》,这是以惠州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的首个专门聚焦深圳都市圈的方案文件。
去年12月,珠海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深珠合作示范区(后环片区)城市设计项目的中标公示。目前,深珠合作示范区加快与深圳对接,累计已有华为、航城怡通、日海智能、立德电控等深圳项目46个,总投资141亿元。
今年3月,中山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上发布了一则关于《推动中山与深圳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与方案研究》重大专题研究采购项目的招标公告。此项目的进行,旨在提高珠江西岸地区发展水平,促进东西两岸协同发展。
我们可以预期,深圳和临深城市将进入高速协同发展期。
到今天,深莞惠跨城生活已经发展为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
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的《2020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报发布》中,我们可以看到深圳和东莞每天通勤人数已经达到120.8万人次/日,深圳和惠州每天的通勤人数已经达到50万人次/日。

在《深圳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16-2035)》中,也提出深莞惠跨界交通需求增长迅猛,预计远期深莞惠跨界通勤出行约666万人次/日,非通勤出行约266万人次/日,其中城际线和城市轨道需求承担65%-70%的出行。
未来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运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深圳人选择居住在中山、珠海,工作在深圳南山、宝安,毕竟两地的房价相差非常悬殊。
03
很难影响深圳房价
在临深建设安居房,会对深圳房价产生哪些影响?
1、有平抑房价的作用,但很难影响深圳核心资产的稳步上涨
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在一个城市的郊区或边缘地带建设再多的住房,也不会影响市中心房产的价值,核心资产的价格是由塔尖人群的购买力决定的,与刚需无关。
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就如同群星拱卫的中心,它的价值不会因为周边建设多少房子而稀释,并且无论珠海、中山,还是东莞、惠州,都不缺房子和土地。另一方面,买深圳和买临深,其实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群体。
2、临深安居房,或许会对深圳老破小产生一定冲击
在临深建设大量安居房,就是给深圳刚需提供了更多选择。
当一个深圳家庭终于攒够首付,在同样预算下,选择勉强上车深圳老破小,还是牺牲一部分通勤时间,换取临深更大的房子,更好的环境配套,给家人更舒适的生活空间,每个人都会算这笔账。
3、对临深片区来说是重大利好
深圳在临深片区建设安居房,同时引入轨道交通,配套优质教育,商业,医疗和产业,最重要的是导入了大量高素质人口,让临深片区有了实际居住,进而带动消费和片区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我们曾经对临深“空城”,“鬼城”的描述,或许将成为历史。那些临深片区,拥有轨道交通,名校学府和稀缺自然资源的优质项目,将会获得非常可观的增值。
从南方日报的报道来看,涉及“共建共享跨市域安居住房”的《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是由深圳来起草的,而且已经报送省发改委,同时,我们要密切关注一点,这个规划方案是否需要国家发改委的审批,这影响到规划方案出台的时间。
总之,这份方案今年是有可能出台的,如果这份方案出台,就会对临深片区产生重大利好。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