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10天以上存粮,什么信号?

保持10天以上存粮,什么信号?
2023年12月05日 19:35 楼市参考

原创 刘晓博

最近两天,浙江义乌市面向全社会发出的“储粮倡议书”,一夜之间冲上了热搜。

倡议书建议:城乡居民按家庭日均口粮消耗量计算,应保持10天以上存粮,各部门、各单位食堂储粮应保持不少于上年度15天日均消耗量库存。

义乌虽然只是县级市,但知名度很高,这个倡议马上引起了全国媒体的关注,冲上了热搜。

最近各地正在换季,呼吸道疾病频发,很多医院都挤满了来输液的中小学生;海峡对面的选举也正如火如荼。储粮的倡议,是否跟上述某个因素有关?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猜测。

对此,义乌市商务局的相关人员解释:这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每年都会有一些地方发出类似倡议,提醒居民适当储粮,发布倡议书并不意味着出现缺粮,对此不必做过度解读。

那么,事实是否真的如此?

我先给出结论,然后做进一步分析。

无论是当前疫情,还是台海局势、中美关系,都没有什么异常的,全球粮食产量、价格也基本稳定。义乌提倡储粮,的确没有更多内涵。

如果你在网上搜一下,就会发现浙江省对社会化储粮一直非常重视,很多地方都发布过类似的提醒。

比如浙江丽水的遂昌县,2022年9月发布过类似通知:

浙江台州的天台县,2022年10月发布过类似通知:

浙江温州下面的平阳县,2022年7月发布过类似通知:

或许有人会说,这些通知都发布在奥密克戎病毒肆虐期间,储粮跟疫情很难说没有关系。

其实未必,因为浙江湖州在2019年4月也发布过社会化储粮倡议。

湖州的通知说得非常明白:为了落实“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要装自己的粮食”的要求,浙江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通过了《浙江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实施,所以浙江各地从2019年起宣传社会化储粮。

浙江省对社会化储粮的要求是:

其中对普通居民家庭的储粮没有具体要求,湖州2019年的通知也没有要求,后来义乌等城市倡议市民存10天的口粮。至于对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要求,则跟2019年1月1日实施的省条例保持一致。

浙江是外来人口流入大省,也是工业、外贸大省,但却是面积小省、耕地小省。

根据浙江省统计公报,浙江全省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02万公顷,粮食总产量621万吨,而浙江常住人口为6577万人。

由此可以计算出来,浙江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为0.23亩,人均年粮食产量为189斤。而全国2022年的人均粮食播种面积为1.26亩,人均年粮食产量为972斤。

浙江人均粮食播种面积只相当于全国的18.3%,人均粮食产量相当于全国的19.4%。

网上流传着一份各省市区粮食自给率(下图,转自“国民经略”):

在内地省市区中,浙江省粮食自给率倒数第三。剔除直辖市,浙江粮食自给率倒数第一。

所以,浙江省很有危机意识,在宣传社会储粮方面在全国做得最好。你如果在网上搜一搜就会发现,近年来跟社会化储粮有关的页面,大半跟浙江有关。

在中国古代,尤其是南宋以后,长江以南粮食产量显著超过了北方,南方成为全国的粮仓。而当工业化开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南方粮食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下降,大量良田被城市、工厂占据,而北方反而重新成为全国的粮仓。

比如全国粮食产量前3名省份,都来自北方(见下图,图片转自“城市进化论”)。

关于粮食,有两个神奇的规律:

第一,在人类历史上,真正纯粹因为粮食短缺造成饿殍遍地的情况并不多。大饥荒之所以频繁出现,是粮食减产后引发的粮食囤积和调配不当。

最典型的案例是,今年由于大米减产,一度引发了部分大米生产国控制出口,加剧了全球粮价上涨。

一些国家动辄以粮食为武器,遏制对手、提高自己的谈判价码,不惜造成局部的饥荒。

第二,如果市场里短缺5%的粮食,粮价的涨幅往往显著超过5%,甚至可能暴涨100%,甚至200%。

原因很简单,有人想割韭菜。

所以,各国都非常重视粮食安全,防止自己沦为别人的“案上鱼肉”。

采用的方式无非是:第一,提高粮食自给率;第二,尽量把进口粮食的来源地多元化。

中国是一个人均耕地面积显著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粮食自给率尚不能保证100%的国家。有人计算过,如果中国人吃素,耕地和粮食产量够用。我们缺的,是转化为肉蛋奶的那部分粮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每年要进口将近1亿吨大豆的原因。

新加坡、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在维护粮食安全的经验,都值得我们研究借鉴。

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国家越来越重视安全问题,而粮食安全排名第一。

中国跟西方不同,走上了大城市化、高密度城市化的道路,这里面有土地国有化的原因,也有中国人天生爱扎堆爱热闹、爱方便的原因。

中国拥有全球数量最多、密度最高的高楼群,这固然可以节约耕地、催生新业态,但也让城市在面对天灾和战争的时候变得更脆弱,粮食安全问题当然也不容忽视。

疫情后,国家开始限制建设超高建筑,要求城市多中心、郊区化发展,降低中心城区密度,建设平急两用公共设施等,提倡储存粮食等应急物资。

乌俄战争、巴以冲突的爆发再次证明,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不确定。

翻译成白话就是:世界秩序每隔100年左右,就需要用拳头重新界定一次,否则就有人不服气。民粹主义泛滥的底层逻辑就是:不服气的人越来越多了。

承平日久的我们,的确要适当增加危机意识了。

先从家里储存一些药品、粮食、应急电源等开始吧,能力强的人可以做得更多一些。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