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榛子
想看榛子更多的原创文章吗?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读懂财富(ID:guide0755)
房地产泡沫的事实大家都知道,敢在公开场合谈论的官员却少之又少。
今天(6月15日),《湖北日报》在第三版刊登了湖北副省长曹广晶的文章,他提醒公众更应担心房价下跌,泡沫若破裂后果很严重。
文中提到:
随着房地产不断繁荣,民众信心膨胀,银行信心也膨胀,都相信房地产会上涨不会下跌,提供各种优惠把贷款贷给老百姓买房,甚至贷给了根本没有还款能力的购买者。
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物品,泡沫吹过了总是要破裂的,当最基础的标的物出现下跌,在这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大厦就会轰然倒塌。
过去我们担心房地产价格上涨,今天更应该担心房地产价格下跌。泡沫一旦破裂,银行贷款的重要基础垮了,后果很严重,甚至会引发金融危机,这比单个企业甚至单个行业的危机要严重得多!
作者的担心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信贷的风险。
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案例: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但是需要买房,这种问题一张收入证明就能解决。商业银行为了贷出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事情很普遍。
再加上一直在降的商业按揭利率等杠杆,它们就像房产泡沫上的打气筒,劲儿越使越用力,泡沫也就越吹大。
泡沫吹过了总是要破裂的!
同样在今天,另一篇谈房地产崩盘的文章也出现在了公众面前。央行南昌支行行长王信撰文称,房价大跌也不会出现普遍居民负资产。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全部贷款的比重约20%。如果考虑到还有以其他用途申请的贷款变相进入房地产市场,这一比重可能更高。
当前我国房地产信贷风险总体可控。房地产信贷不良率不到1%,但仍需要动态监测,做好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
我国居民购房贷款与GDP的比率、居民购房贷款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率都大大低于韩国、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居民储蓄等金融资产远高于负债,居民购房首付平均为房价的30%左右,银行按揭贷款总规模约为房价总市值的10%(美国约为45%)。
因此,即使房价有较大幅度下跌,我国也不会出现普遍的居民负资产现象。
尽管我国的居民购房贷款整体风险并不大,但也要未雨绸缪,切忌为了短期需要而出台一些有碍长期稳定的“短视”政策。
前一篇提示风险,后一篇安抚民心。
这两篇文章传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房地产正进入拐点,央行在评估戳破泡沫后最差的情况。
那么两篇文章都提到的房地产信贷,到底有没有风险呢?
我们来看今天央行公布的两个数据。
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9855亿元,这是什么概念?4月份的数据是5556亿元,5月份几乎是它的两倍!
在这9855亿元里,中长期贷款增加了5281亿元,这几乎都用在了社会住房按揭贷款上。
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一段往事:鸦片战争前中国的GDP总量是世界第一,战争爆发后仍被英国打败。当时中国的GDP大部分是由茶叶和丝绸贡献,而英国是汽车和武器!
言归正传。看过数据后我们不禁会问,社会上的怎么会钱越来越多?因为M2(广义货币供应量)一直在增,国家在不断印钞啊。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数据:
中国5月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11.8%,创近一年以来的最低值。流通的钱增多的速度没有停,但力度降下来了。
5月M2增速放缓,是国家在寻求真正的稳健货币政策。
6月14日,一名业内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作为国内风控做得最好的某股份制银行内部会议下达了房贷口子开始收紧的指示,未来规模会大幅调低,利率也会有变化。该银行已经开始控制楼市风险,不排除会有更多市场化的股份制银行跟风,楼市接下来调整是大概率事件。
再加上今天某股份制银行收紧房贷口子的传闻,与两篇提示房地产崩盘的文章形成呼应:
楼市变天了!
想看榛子更多的原创文章吗?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读懂财富(ID:guide0755)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