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域副中心城市,这4个率先“杀出”……

省域副中心城市,这4个率先“杀出”……
2021年12月01日 18:06 博闻财经

徐州、洛阳、襄阳、长治,四个地级市迎来了大利好。

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了《“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提出了“支持徐州、洛阳、襄阳、长治等城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

“省域副中心”是指仅次于省会城市的,对区域经济发展有带动能力的重点城市。

一般来说,这个城市距离省会有一定距离,对省会“都市圈”无法顾及的区域可以起到引领带动作用。

比如广东省确定的两个省域副中心是汕头和湛江,而不是佛山和东莞。原因是——佛山属于广州都市圈核心成员,东莞属于深圳都市圈核心成员。佛山、东莞虽然经济总量很大,从地理占位上看,很难成为“一方诸侯”。汕头、湛江因为“占位好”,分别成为粤东和粤西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早在六七年之前,就有一些省份明确了副中心城市。

把设立省域副中心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部分,是从2020年11月1日以后开始的。

那一天,领导人在“求是杂志”发表了题为“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的重磅文章,结合疫情等因素反思了中国城镇化的进程,明确提出:中西部有条件的省区,要有意识地培育多个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独大”的弊端。

为什么特别要求“中西部”这样做?

因为在东部,特别是沿海省份基本上都是双核或者三核省。一个省里有2到3个特别突出的大城市,即便不设立副中心也可以实现相对均衡的发展。

比如广东有深圳、广州两个超大城市;山东有济南、青岛,辽宁有沈阳、大连,浙江有杭州、宁波。江苏有南京、苏州、无锡三大城市,南京的GDP一度低于无锡。福建是泉州、福州、厦门三大城市,泉州的GDP第一。

在中西部,往往是省城独大。比如青海、宁夏、四川、陕西、河南、山西、湖南、湖北、安徽、吉林、黑龙江等省份,无不如此。

从均衡发展、共同富裕、避免出现铁锈地带、增强国家安全等角度看,每个省搞1到2个副中心城市,的确是合理的。

很多省区在过去1年明确了省域副中心城市。有的省份,比如河南,甚至在十四五规划发布几个月之后,调整了省域副中心名单,从洛阳调整为洛阳、南阳。

下面是部分省区明确的省域副中心城市名单:

广东:汕头、湛江

河南:洛阳、南阳

湖北:宜昌、襄阳

湖南:岳阳、衡阳

山西:大同、长治、临汾

安徽:芜湖

江西:赣州

陕西:宝鸡

广西:柳州、桂林

对于各地建设省域副中心,国家层面的规划极少明确表态支持谁。这次通过《“十四五”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对徐州、洛阳、襄阳、长治建设省域副中心表达了明确支持。

这对于徐州、洛阳、襄阳、长治是大利好。

要知道,江苏、河南、湖北、山西这4个省,都有不止一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比如河南是洛阳、南阳,湖北是宜昌和襄阳,山西则有大同、长治、临汾三个省域副中心。

江苏最近2年没有重新确认省域副中心城市是谁。在江苏省“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两个特大城市——南京和苏州。所谓特大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还明确,建设三个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徐州都市圈。

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出:苏州和徐州事实上就是江苏的副中心城市。

在一大堆省域副中心城市里,特别是在洛阳、南阳、宜昌、襄阳、大同、长治、临汾、苏州、徐州这9个城市里,国家规划率先圈定了徐州、洛阳、襄阳、长治。

为什么是这4城市?原因是多方面的,地理位置、辐射能力、经济总量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国家发改委同时发布的《“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里,再次提到了对几个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支持:

这次,4个城市变成了3个城市,长治没有列入其中。

因为这句话里除了“省域副中心城市”之外,还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而长治不符合后一个定位。另外3个城市——徐州、洛阳、襄阳是符合的。

所以,如果4个城市分级别的话,长治是相对弱的一个级别。另外3个城市定位更高,而且排序是徐州、洛阳、襄阳,这其实就是经济总量、辐射能力的排序。

在2020年,徐州的GDP全国(内地)排名为27位,洛阳是45位,襄阳是50位,长治没有进入前100名。

那么:各地的省域副中心值得看好吗?其不动产可以投资吗?

这要具体城市、具体分析,省域副中心城市内部差异非常大。

比如苏州,GDP是全国前六,资金总量是前九,再加上经济转型成功,楼市的投资价值甚至超过天津、重庆两个直辖市。其他商业投资,苏州也好于很多省级、副省级城市。虽然它没有名列上述4个被支持的省域副中心城市。

再比如长治,虽然列入了4个被支持的副中心城市,但经济总量太小,尚未进入全国前100名。长治依托的山西省,在全国也属于人口不太多、经济总量偏小、民营经济活跃度低的省份,而且山西还搞了3个副中心。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长治获得国家规划的关照,投资价值也不高。

徐州、洛阳这两个副中心,由于经济总量还不错、地位占位也不差(徐州更好一些),再加上有自己的都市圈,未来发展前景是值得看好的,不动产可以适度投资。

襄阳则稍弱了一些。武汉太强大,汇聚资源的能力太强。

中西部的很多省份,省会城市独大的局面很难改变。未来一省一城,仍然是基本的发展格局。

在很多中等国家,已经出现了“一国一城”的局面,首都几乎是所有的中心。比如首尔之于韩国,伦敦之于英国,巴黎之于法国,东京之于日本。人们已经记不起哪个城市,是他们国家的第二城了。

在不可抗拒的大趋势下,“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还是有价值的。有时候,政策就是要逆周期调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可以延缓“马太效应”过快到来,有利于安抚人心,调动积极性。

事实上,本文提及的2个国家最新规划里,还包含了给其他众多普通地级市的利好。

比如上面3张图涉及的市县。

在倡导共同富裕的时代,政策肯定不能只聚焦大城市,而忽略中小城市。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最近两年领导人视察地方,越来越多地直接到普通地级市,而不是每次出行都要到省会城市、中心城市了。这个变化,值得细细品味。

未来,国家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还会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生态补偿制度、耕地保护补偿制度等,让发达地区的资金流向欠发达地区,以实现全国一盘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