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再次转型已破题!

深圳,再次转型已破题!
2022年06月10日 11:36 博闻财经

原创 刘晓博

今年以来,由于疫情冲击、国际形势动荡,中国经济出现了新的下行压力。

各地纷纷出台稳增长、保就业的措施。其中,成功控制住疫情的深圳引人注目: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深圳出台了包括“4个30条”在内的多份文件,从为企业纾困、为市民减负,到壮大市场主体、促进消费,推动工业、战略新兴产业增长等。

下面是深圳3月末到6月初出台的主要政策:

3月25日,深圳印发《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若干措施》。

4月7日,《深圳市支持金融企业发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扶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关于促进深圳风投创投持续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

4月8日,《关于加快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发布。

5月23日,《深圳市关于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若干措施》发布。

5月26日,《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发布。

6月6日,《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20+8政策)发布。

6月6日《深圳市关于建设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的若干措施》发布。

6月8日,《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这些文件看起来纷繁复杂,但其中有着“一根红绳穿起来”的内在逻辑。

前期出台的政策,主要是帮助企业、个人从疫情的困境中走出来,目标是“救急”;后面的政策则主要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立足于“谋长远发展”。

救急方面,核心措施是“保市场主体”,也就是保护住一个个企业。

对于经济和就业来讲,企业是“皮”,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保住企业,就为千千万万的人保住了饭碗;失业率的降低,又可以促进消费,让更多的企业“有业务”、“有收入”,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据深圳卫视报道,截至5月20日,深圳仅通过“助企纾困30条”就已经累计为市场主体减负超过300亿元;如果加上贯彻国家部署的减税降费,截至5月20日已经为市场主体减负累计超过600亿元,预计全年将超过1000亿元。

要知道,在内地27个省会(首府)城市中,有19个城市2021年的一般预算总收入尚未达到1000亿元。所以,1000亿元的减税、降费、纾困,力度是非常大的。

正是由于“保市场主体”的力度足够大,深圳的就业人口规模没有因为疫情冲击而下滑,反而逆势上升。统计显示:深圳就业人口目前已达1249.26万人,比上年末新增了18.75万人;3月末深圳企业职工总数达1131.57万人,同比上升4.42%。

深圳的商事主体数量也在增长,一季度末达到385.4万户,今年新登记的商事主体88065户,其中59.5%为新注册的企业。

外资依然看好深圳。今年一季度,深圳实际利用外资21亿美元,同比增长32%。

深圳还出台了比较全面的政策,促进消费恢复。比如汽车消费方面,在限牌多年的情况下,决定今年新增2万个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通过专项摇号活动,面向仍在摇号且已参加60期以上(含60期)的“未中签”申请人进行配置。深圳还鼓励新购置符合条件新能源汽车,给予最高不超过1万元/台补贴。

更重要的是,深圳在“稳住经济大盘”上选择了“扎硬寨、打呆仗”,从稳住工业经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入手,力推经济转型升级,而不是“走捷径”、鼓励居民部门过快“加杠杆”。

从《关于进一步促进深圳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若干措施》,以及《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20+8政策),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上图是2022年一季度,四大一线城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情况。这四个城市都基本上没有采矿业,所以第二产业基本上就是工业。

深圳是工业占比最高的城市,达到了33.6%。事实上,深圳最近3年的工业总产值一直保持全国第一,是中国的头号工业重镇。深圳还是中国的头号出口重镇,出口额连续29年位居全国第一。

虽然深圳面积狭小、土地稀缺,高房价、高地价对第二产业有显著的挤出效应,但深圳“工业立市”的决心不会改变。深圳的对策是: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6月6日,深圳发布了《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20+8”产业政策),提出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超过1.5万亿元,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也就是说,深圳经济不仅不会“脱实向虚”,还会继续保持一线城市“最实”的位置。

熟悉深圳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深圳从建市、建特区至今,40多年里经济经历了四个阶段,或者四次转型。可概括为:深圳加工——深圳仿造——深圳制造——深圳智造 。(下图)

1979年到1995年为第一阶段,深圳从高度依赖农业的边陲小县,变成“三来一补”的“加工出口特区”,并启动了城市化进程。所谓“三来一补”,就是“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这个阶段,深圳积累了原始资本,汇聚了熟练的产业工人、技术人员,建成了一个大城市的雏形。

从1995年到2005年前后,是“深圳仿造”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山寨阶段。在这个阶段,企业不甘心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开始仿制大牌、名牌,并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技术、管理队伍。这10年里,深圳逐步成为中国城镇化的最大熔炉,向着“千万人口大城”快速迈进。

从2005年提出“四个难以为继”,到2019年深圳被定位“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这段时间,是深圳制造从弱到强、并开始名扬四海的时期,诞生了华为、中兴、大疆、比亚迪等一批优秀的、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以及腾讯、平安、招行等一批世界级的服务业龙头企业。这期间,“北上广深”的说法逐步被全国人民接受,深圳跃升为一线城市,但深圳在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尚未完全摆脱“超级工业区”的气质。

2019年8月,中央赋予了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定位,要求深圳向着 “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迈进。由此深圳开启了新征程,全面进入第四次转型期——把“深圳制造”跃升为“深圳智造”(或“深圳创造”)。

最近3年,深圳不仅推动产业升级,还推动城市功能补短板,越来越多的研究型大学成立了,基础教育学位快速增长,仅在今年就将新增18所普通高中;深圳的三甲医院数量也爆发式增长,最新的数字是28家。深圳住宅用地供应量大幅增加,政策性住房供应量显著上升……

下图是6月6日,深圳最新公布的“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的分布图。这些园区填满了深圳的“非核心区”。

这意味着深圳的发展将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核心区将全面CBD化,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企业总部聚集区;非核心区将密布先进制造业园区;普通的制造业,将慢慢向临深地区转移。

这张图是深圳“第四次转型”的宣言:虽然地域狭小、土地宝贵,但深圳也决不放弃工业立市的“基本原则”,坚持发展实体经济,通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推动城市蝶变。

或许有人会问:深圳选择的道路比较特殊,在世界上有没有一个城市跟深圳很像,可以跟深圳相互对标,成为CP?通过它,可以看到深圳的未来?

有!这个就是美国的旧金山都会区。

旧金山也是一个年轻的移民城市,从正式命名至今不过180年左右的时间。它跟深圳都是靠海的湾区城市,空气清新、气候温暖宜人。

旧金山的建城史,始于1840年代的淘金潮。人口涌入之后,逐步建立起工业、服务业体系。旧金山及其周边的产业,也经历过多次转型升级,直到二战之后硅谷崛起,并围绕着创新、创业建立起发达的金融业,才最终让旧金山都会区成为全球创新策源地,以及美国西部的金融业中心。

深圳的发展,也起源于一场“淘金潮”——改革开放初期刚刚打开国门,全球制造业开始向中国转移、率先落地深圳,由此带来深圳和内地间显著的工资差距,这是80年代人才、人口出现“孔雀东南飞”的重要原因。

“移民城市+频繁的产业升级+创新创业之都+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市场”,深圳在这些要素上都跟旧金山非常像,就连高房价的挑战都是一样的。

在硅谷沙丘路上,汇聚了大量风投创投机构,他们寻找有前景的企业投资,催生了一批又一批类似惠普、英特尔、苹果、谷歌、脸书、推特这样的世界级创新企业。

上图:过去10年,四大一线城市汇聚的资金总量比较,以上海每年的数据为1,其他城市的数据是上海的倍数。可以看出深圳是增长最快的。

6月6日,深圳发布的《关于建设香蜜湖国际风投创投街区的若干措施》,就有对标硅谷沙丘路的含义。

深圳是中国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这可以从三个重要指标看出来:第一,深圳商事主体数量全国第一,每万人拥有的创业企业全国第一;第二,深圳的PCT专利申请量每年超过1.7万件,位居全国第一,总量接近德国;第三,深圳全职科研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全国第一。

而且,深圳的科研人员、科研投入、科研成果90%都在企业,市场化程度高于其他兄弟城市。

这意味着,深圳正在成为中国的旧金山。这两个城市,在太平洋东西两岸交相呼应,在发展经验上可以相互借鉴。

所以,当我们登高望远,放在更大的坐标系中观察深圳,就会明白:疫情的冲击、经济的短期压力,只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交响乐里的一段短暂插曲。

在更为广阔的时间、空间里谋划城市的未来,才是更重要的。

如今的深圳,正在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大文章,而且已获得了重要的进展。从“深圳制造”向“深圳智造”的转型已经拉开序幕,精彩的华章将陆续上演。

这是深圳40多年以来的第四次转型,好比火箭的“第四级”,将把深圳送到更值得期待的新高度。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