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庆看呆了!这个西部城市逆袭了

成都、重庆看呆了!这个西部城市逆袭了
2023年05月20日 09:48 博闻财经

原创 刘博团队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举行。

在美国不断鼓吹对华“脱钩断链”的国际新形势下,中国与中亚五国元首齐聚一堂举办峰会,意义非凡,显示了中亚国家与中国合作意愿不断增强。

中亚五国分别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

而选择在西安举办该国际峰会,意味着在扩大中国—中亚交流合作进程中,西安被赋予重要使命。

千年古都,喜迎峰会,也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在过去几年,西安不断迎来重大发展机遇,比如跻身9大国家中心城市,跻身5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城市等等。其中有些头衔,比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成都联手重庆”都尚未得到的,国家中心城市,是深圳、杭州、南京、沈阳都尚未得到的。

但这些,西安统统得到了!

01

如果说在“外循环”经济中,沿海沿边意味着最佳区位,那么以内循环为主体的发展逻辑下,内陆城市反而迎来价值重估。

西安,为何能在内陆城市新一轮洗牌中脱颖而出?

其实很简单,在古代,西安得天时地利,是十三朝古都,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在现代,西安把握机遇,利用创新能力解决“卡脖子”问题,而且产业升级走在了前面。

作为9大国家中心城市之一,西安是“居于国家战略要津、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参与国际竞争、代表国家形象的现代化大都市”,可以说处于城镇体系层级的“塔尖”。

而深圳、杭州、南京、沈阳等,都没有纳入国家中心城市的队列。(9大国家中心城市为:北京、上海、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和西安。)

2021年,西安的科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即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超过上海,仅次于北京和深圳。

该指标不仅反映了城市对研发活动的资金支持力度,也体现了城市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和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2022年12月,西安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西安成为继北京、上海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后,全国第四个“”双中心”城市。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被称作“科研皇冠上的明珠”,是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的核心力量;

而科技创新中心,是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大战略决策的重要支撑。

目前,成渝、武汉仅有科技创新中心,尚未获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则仅有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可见“双中心”的含金量。

其中,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成为全国唯一“双中心”核心承载区。

根据规划,西安高新区将构建“一城三区十组团”空间格局。

“一城”为丝路科学城;

“三区”为中央创新区、生态文创区和硬科技产业区;

“十组团”为科学中心、光电子产业、生物医药绿色装备产业、汽车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智能制造产业、科教创新、科创金融、国际社区、生态文创等组团。

与此同时,西安的工业也在强势崛起。

在“智能化”产业革命中,西安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

2022年西安生产新能源汽车101.55万辆,一举超越上海,问鼎“新能源汽车第一城”。

这101.55万辆新能源汽车中,有99.5万辆来自落户于高新区的比亚迪生产基地。

今年一季度,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高达62.8%,占全国的13.8%。也就是说,大约每8台新能源车中,就有一辆来自西安。

新能源汽车这匹“黑马”的出现,也带动了西安电池、电机、整车制造、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等上下游关联产业的发展。

根据《西安市产业倍增工作方案(2022-2026)》,到2026年,西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5万亿元,6大支柱产业均实现产值翻番,成长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事实上,作为覆盖科技、产业、经济及历史文化的复合型产业城市,西安拥有从传统能源、技术加工到新型航空航天、电子通讯等多项优势,这在全国并不多见。

02

过去10多年来,陕西省不断做大做强西安,让西安代表陕西参加北方、西北、西部的大城市竞争。

资金总量上,截至3月末,西安已经是北方第三城,西部第三城,把郑州、济南、青岛抛在身后。

2020年,西安官宣GDP为10020亿元,成为西北首个“万亿俱乐部”成员。

2022年,西安反超南通、东莞,GDP排名全国第22位,增速在副省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

2023年一季度,西安领先合肥、济南,GDP排名全国第18位(增量排名全国第11位),实际增速(7.6%)在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一。

从城市首位度来看,2022年,西安经济总量占全省比重35%,经济体量已经达到“强中心”水平;

人口首位度上,2022年末,西安常住人口达到1299.59万人,较2021年增加了12.29万,占陕西省2022年常住人口的32.85%。

2022年3月,《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批,西安都市圈成为西北首个、全国第五个国家批复的都市圈规划。

国家对西安都市圈寄予厚望,欲将其培育为引领关中平原城市群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这对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发展能级、充分实现西安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国家政策以及省级层面不断赋能,西安手里抓到的好牌越来越多——国家中心城市、“双中心”、“一带一路”核心节点城市等,未来的西安,大有可为。

03

最后谈谈西安的城市发展方向。

上世纪50年代初,西安基本形成东郊军工城、西郊电子城、南郊文教区、北郊仓储区、旧城为城市中心的城市格局。

在“西强”的大时代背景下,环主城区最近的沣东新城,作为西咸新区的重要一极,连接西安主城区、沣西新城和咸阳,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前景值得看好。

此外,位于西安市东南、历史上是皇家园林所在地的曲江新区,基于“大雁塔-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汉唐文化脉络和景观,产业结构与城市配套不断更新,已成为西安富人居住地。

今年,西安再次吹响了“全面北跨”的集结号。

西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集中在碑林、新城、灞桥、未央、雁塔、莲湖等六大城区。

人口聚集使得主城土地资源紧张,产业发展受限。

跨过渭河向北发展,将使得渭河成为西安的市内河,有效拉大城市发展骨架,西安将从以城墙内为核心、单核发展的城市形态向多中心、多组团转变。

从区域来看,西安“北跨”战略主要涉及高陵区、阎良区、临潼区、西咸新区直管区(秦汉新城、泾河新城、空港新城)等渭河北岸各板块;

以及渭河以南的经开区、港务区、西咸新区其他相关区域,这些区域都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不过,这些后期发展起来的板块,新房供应充足,与成熟区存在阻隔,兑现周期比较长。

因此,西安买房,回归强产业+强资源(文旅科教)比较不容易出错,其他区域除了自住,投资置业需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