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114亿,汇源果汁黯然退市,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

负债114亿,汇源果汁黯然退市,背后的故事令人唏嘘
2021年01月20日 17:34 今日商讯官微

18日上午9时,香港联交所通告,取消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的上市地位。

“有汇源才叫过年”!汇源果汁伴随无数中国家庭度过了十多载春节假期,浓浓的年味、浓浓的果汁更是90后小伙伴的童年记忆。作为深受国人喜爱的国民品牌,汇源为何沦落到了黯然退市的境地?

退市事件源于汇源发放的一笔违规贷款。2017年8月至次年3月,汇源向关联公司北京汇源发放了共计42.75亿元的短期贷款。此贷款既未经董事会批准,也未签订协议,更未对外披露信息,违反了港交所上市规则中关于关联交易申报、股东批准及信息披露的相关条款,因此汇源股票被港交所于2018年4月3日停牌。港交所要求汇源于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内部调查,并公布结果,否则取消汇源上市地位。

但两年过去了,汇源还是没有公布调查结果,2020年2月14日,港交所上市委员会决定,取消汇源上市资格。汇源向上市复核委员会提交复核申请,为留在港股争取了一年时间。但奇怪的是,又一年过去了,汇源的调查结果依然没有公布,因此汇源被摘牌,落得个黯然退市的下场。

纵观汇源28年的发展史,其由兴到衰,与汇源创始人朱新礼紧密相连。

朱新礼,长相憨厚的山东汉子,是当地的致富能人,先富起来的朱新礼被选为村主任兼村办企业负责人。92年朱新礼收购停产三年,负债千万元的县罐头厂,次年,朱新礼带着煎饼干粮,背着新研发的浓缩苹果汁样品,只身赴德国参加食品展,虽然朱新礼不懂外语也无翻译,但浓缩苹果汁却以过硬的品质一炮而红,朱新礼竟神奇的拿到了500万美元订单,一举敲开海外巿场大门。汇源集团横空出现,拿奖拿到手软,朱新礼成为著名农民企业家。

1997年汇源以7000万元大手笔拿下央视黄金时段5秒广告权,汇源果汁风靡全国。2000年,汇源果汁销售12亿,占据市场份额23%,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果汁生产商,成为亨誉全国的果汁大王。2007年2月,汇源果汁控股赴香港联交所上市,上市当日股价大涨66%,筹资规模超24亿港元,创下港交所当年最大规模IPO记录。

2008年,处于鼎盛时期的汇源因一桩收购案被舆论推上风口浪尖,可口可乐拟以溢价超过两倍的179亿元收购汇源,为了迎合收购,朱新礼按收购方要求,压缩销售渠道,将销售团队砍掉三分之二。彼时舆论几乎一边倒的站在了朱新礼的对立面,社会上“汇源卖身洋品牌”,“朱新礼是个卖国贼”的骂声不绝于耳,舆论虽然偏激,但商务部根据新出台的《反垄断法》依法否决了这项收购案,理由就是反垄断。随后,汇源股价一路暴跌,仅三个交易日就跌去了近58%。业绩下滑,出现亏损,汇源就此一蹶不振。从2011年至2016年,汇源每年的扣非净利润均为负数,同时,负债率也不断攀升,截至2017年底,总负债已高达114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51.8%。

汇源之所以盛极而衰,家族式管理和投资“大农业”项目失败是两大原因。在汇源内部,朱新礼的兄弟、子女和女婿均担任公司要职,家族势力盘根错节,公司内存在山东帮和非山东帮,各类矛盾错综复杂,经营管理混乱,效率低下,高薪挖来的职业经理人无力改变现状。朱新礼大权独揽,家长制、一言堂,大事小情一言而决,说一不二。作为董事会主席,朱新礼却干了总经理甚至部门经理的活。

由于果汁生产对新鲜水果原料需求特别巨大,因此汇源在“大农业”项目上押下重注。“大农业”项目是吞金巨兽,本应合理规划、量力而行,但汇源摊子铺得过大,导致资金链紧张,进而缺口越来越大,以至于负债率居高不下。

汇源困境重重,朱新礼日子也不好过。2019年,朱新礼收到四封限消令,其作为有权代理人的中国德源资本(香港)有限公司遭法院查封,41亿元资产被冻结。也就在这一年,汇源高层动荡,6位高管接连辞职。2020年2月,朱新礼正式辞去汇源董事会主席等一系列职务,女儿朱圣琴也从公司完全脱离。天眼查显示,目前朱新礼周边风险多达1323条,执行标的总金额5.83亿元,未履行比例92.1%。

尽管汇源表示:“不同意有关退市决定,对上市复核委员会的决定表示失望”。但汇源被摘牌,黯然退出资本市场已无法挽回,主动放弃自救的汇源还能走多远?请大家拭目以待。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