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本课只讲“刀”部的一个字,即“切”。“切”是现代汉语常用字,收录在1988年国家语委颁布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
切。读音有三个:
(一)qiē。这是中华书局注音版《说文解字》标注的读音,给出的解释是:“切,刌也。从刀,七声。”许慎认为是形声字。本义是割;截。
(切西瓜)
究竟是不是形声字呢?要详细说一说。
切的本字是“七”。所以要从“七”说起,“七”的字形演变如图:
(七的字形演变)
“七”在甲骨文中,是用刀将一根绳子或棍棒切断,是标准的指事字。跟它字形相似的是“十”,“十”的字形来源于在绳子中间打一个大结,或者一根棍子中间画一明显的标记,用来表示计数的“十”。为了与“十”区分,甲骨文的“七”横长竖短,“十”横短竖长,到了小篆,“七”字的下部增加了曲笔,与“十”的区别更加清楚。
(甲骨文从一到十)
丁山《数名古谊》:“七之见于卜辞、金文者,通作十……本象当中切断形,自借为七数专名,不得不加刀于七以为切断专字。”
后来,“七”被借为数字“七”的专名,人们为了表示“切;割;截”的意义,在“七”字上又加了“刀”旁,来表示后来“切”的含义。故此,我们在写“切”的时候,一定是“七”和“刂”,左边是“七”,不是“提土旁”的“土”。
这样看,切可以算是会意兼形声字。从刀,从七(截断一棍之形),会用刀砍断之意,七也兼表声。是“七”的加旁字。它的本义是用刀把东西分开,截断。
《广雅·释诂一》:“切,断也。”又《释诂三》:“切,割也。”
《礼记·少仪》:“牛与羊鱼之腥,聂而切之为脍。”生的牛肉、羊肉、鱼肉,切成薄片以后再加细切就成为脍。鲁迅《呐喊·阿Q正传》:“油煎大头鱼,未庄都加上半寸长的葱叶,城里却加上切细的葱丝。”
(切好的葱段)
本义之外,切还有其他用法:
(1)古代加工珠宝器物的工艺名称。《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诗·卫风·淇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传:“治骨曰切。”似象牙经过切磋,似美玉经过琢磨。这里用它比喻人研究学问和锻炼品德精益求精。在篆刻专业中,有专门的“切刀”,与“冲刀”用刀方法不同,如图:
(篆刻切刀的刀法动作)
由此引出专用词“切磋”。指学行上的互相观摩,取长补短。《尔雅·释训》:“丁丁嘤嘤,相切直也。”郭璞注:“丁丁,斫木声;嘤嘤,两鸟鸣。以喻朋友切磋相正。”《汉书·贾谊传》:“习与智长,故切而不媿。”智慧和学习一起增长,做事因切磋而不愧怍。
(2)几何学上直线与弧线或两个弧线相接于一点叫切。如:两圆相切;切线;切点。
(圆的切线与切点)
(二)qiè。读音出自《广韵》。用法很多:
(1)两物相摩擦。《淮南子·俶真》:“可切循把握而有数量。”高诱注:“切,摩也。”这些都可以摩擦触摸感觉得到,并可以数量计算。
(2)中医以手摸脉诊断病症叫切。如: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切脉动静而视精明。”王冰注:“切,谓以指切近于脉也。”
(切脉)
(3)反切的简称。反切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注音方法,即用两个字相拼的方法来注别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家跟被切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跟被切的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如:东,德红切(大徐本《说文》作“得红切”)。
(4)近;贴近。《广韵·屑韵》:“切,近也;迫也。”《荀子·劝学》:“《诗》、《书》故而不切。”杨倞注:“不委曲切近于人。”《诗经》《尚书》古朴但不贴近现实。
(5)符合。如:切题;不切实际。《史记·老庄申韩列传》:“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韩子依据法度作为规范行为的绳墨,切合实际情况,明辨是非。
(6)诚恳;直率。《广雅·释诂二》:“切,直。”《古今韵会举要·屑韵》:“切,剀切也。”《史记·太史公自序》:“守节切直。”恪守节操,诚恳刚直。
(7)深;深深地。《汉书·霍光传》:“光闻之,切让王莽。”霍光听到这些话后,严厉责备了王莽。
(8)严峻。《新唐书·朱敬则传》:“不切刑罚,无以息暴。”不施行严峻的刑罚,无法平息暴乱。
(9)洗涤(削平)。《楚辞·九叹·惜贤》:“拔谄谀而匡邪兮,切淟涊之流俗。”王逸注:“切,犹槩也。”整治奸佞匡正邪恶啊,涤荡卑浊的世风流俗。
(10)严刻。《汉书·贡禹传》:“奸轨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君大位。”颜师古注:“切,刻也。”奸邪之事层出不穷,便举用凶狠而能严刻对待百姓者、能以苛刻暴虐手段胁迫下属者,让他们身居要职。
(严刻的官吏)
(11)谴责。《古今韵会举要·屑韵》:“切,讥切也。”《史记·三王世家》:“陛下让文武,躬自切及皇子未教。”陛下谦让自己的文治武功、责己甚为恳切,谈到皇子未习教义。
(12)紧迫;紧迫地。《论语·子张》:“切问而近思。”紧迫地发问求教,多考虑当前的事情。
(13)紧要的。《集韵·屑韵》:“切,要也。”《汉书·扬雄传下》:“请略举凡,而客自览其切焉。”颜师古注:“切,要也。”请允许我略举大概,您自己看其必要吧。
(14)悲悽貌。杜甫《十二月一日三首》:“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仇兆鳌注:“切,乃悽切之切。”
(15)形容声音细急。多用作“切切”。白居易《琵琶行》:“小弦切切如私语。”
(《琵琶行》诗意)
(16)门坎;阶石。后作“砌”(注:切、砌,古今字)。《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赵皇后》:“切切铜沓(冒)黄金塗。”颜师古注:“切,门限也。”
(17)用作副词。表示强调,相当于“一定”、“千万”。多用于否定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遵守纪律,人人要自觉,互相监督,切莫忘记了。”
(三)qì。读音出自《广韵》。众。《广韵·霁韵》:“切,众也。”未见典籍有应用实例。
切的小篆写法如图:
(切的小篆写法)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