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和ofo会变成下一个滴滴和Uber吗?

摩拜和ofo会变成下一个滴滴和Uber吗?
2016年11月29日 09:19 创业子午线栏目

网约车的“烧钱大战”尚未停息,“共享单车”又一跃成为资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获“滴滴”千万融资的“ofo”、迅速蹿红朋友圈的摩拜,还是优拜、小鸣单车,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借势共享经济,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到底是真共享还是伪需求?这场资本大战到底谁能笑到最后?毫无疑问,共享单车领域的“市场抢夺战”已悄然拉开序幕。

本期节目邀请到的两位重量级嘉宾分别是:

▲黄钦

英飞尼迪集团

董事总经理

▲张文军

深圳同创伟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总经理

精彩看点

一、借势共享经济,模式并不新鲜

黄钦:共享单车并不是一种共享经济,摩拜其实就是car2go,就是国外汽车分时租赁版本的单车版,这种模式在中国其实也并不新鲜,因为几年之前就有很多城市有这种公共单车系统。那现在共享单车为什么突然这么火?我觉得它的临界点是即用即停,然后支付也很方便,就这些体验我觉得过了临界点。

张文军:之所以出了“共享单车”这个新概念,是因为共享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方式已经深入人心,而且在这个领域出现了几个成功的企业,例如国外的Airbnb、中国的滴滴。实际上作为共享单车来说,我觉得它能不能成功还不好说,它在一线城市之所以火起来,我觉得是因为有媒体的推波助澜。

二、“最后一公里”未必是真刚需

黄钦:在设计共享单车的时候,是把它当做从固定到固定点之间的一种交通工具,还是作为一种随机性的交通工具?如果说固定到固定点之间,比如从单位到地铁站,那我其实买个50块钱的破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如果是随机性的交通工具,我觉得需求还是有的。

三、“共享单车”或许是昙花一现?

张文军:我还是觉得这所谓的共享单车很有可能只是一个昙花一现的东西,现在大家对它只是比较好奇,那么我们看一个现象最重要的是看它未来能不能反复被大家使用,就是所谓的解决刚需的问题。至少我目前来看,共享单车好像还不算是刚需,因为大家可能会觉得一两公里的话,是不是动动腿对自己的身体更好,相比之下我倒觉得锻炼身体可能更容易成为刚需。

四、租赁经济与共享经济

黄钦:租赁经济讲究的是一种规模的优势,要通过规模来提高自己,提高资本运营的效率,才能够赚钱;共享经济的核心是网络效应,通过产品设计、人群推广,它自身有病毒式的用户增长和高粘性的东西,所以其实是很难做的。其实全世界的公共单车都是不盈利的,就算在道德水平很高的地方也会存在这个问题。

五、共享单车是否会走上合并之路?

张文军:做互联网的企业就是要用末路狂奔的姿态去做,赢家通吃,这一点是互联网的特性,表现地非常彻底,只要涉及到互联网经济,大家一定是投入重金,不考虑盈利,先去占领市场。

我们要用一种开放的思维来接待它,共享单车突然很火,本身就是一种好现象,说明我们用互联网的方式去探索新的一种商业模式,但是我们也不能对它有过高的希望,毕竟它有资产很重的特征。

黄钦:共享单车是一种B2C的模式,首先它需要自己要有产品,另外它需要重资本的投入,所以说在摩拜没有进去的市场,只要你有产品,只要你能拿到大量的资金,你就可以在这个区域里边去推,所以大家现在就是一个跑马圈地的过程。

因为现在这个模式本质上并没有跑通,我们还要看它能不能跑通,跑通了之后大家数一数谁占了多少点,然后大家坐下来才会去谈判到底谁是老大,谁来合并谁。

老季有话说:我们以共享单车为切入点,既分析了共享单车的商业模式以及盈利的方式,给大众创业者一个启发,同时我们也希望共享经济能在更多创业者的眼里,通过衣食住行其它方式,来结合我们这些已经在共享经济上成功的企业的一些亮点,能有更多可能颠覆的商业模式出现。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