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保黑产”推高平安退保率、惊动银保监会,这回要彻底凉了?

“退保黑产”推高平安退保率、惊动银保监会,这回要彻底凉了?
2020年04月10日 10:19 慧保天下

在多家银保监局相继发文提示“代理退保”相关风险之后,“退保黑产”的问题在2020年再度引发关注,不过这回是直接惊动了银保监会。

4月9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警示“代理退保”中存在的种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揭示其中存在三重风险: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以及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同时提示广大消费者要充分考虑自身保险需求,谨慎办理退保;注意保护个人重要信息;以及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

“退保黑产”在2019年愈发猖獗,并引起了全行业的高度关注,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全年,在国寿、太保、新华等上市险企退保率都有显著下降的同时,平安人寿的退保率却出现了一定的上浮,从2018年的1.3%升至2019年的1.4%,在解释退保率的上升之时,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也提及“退保黑产”,称有专门机构误导客户进行退保,这是退保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退保黑产”损害险企利益的同时,也严重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业内几乎人人喊打,但不容忽视的是,退保黑产存在的最根本原因还在于保险销售误导的广泛存在。

银保监会发文揭示“退保黑产”三大风险:

失去正常保险保障、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个人信息泄露

2019年备受行业关注的“退保黑产”在2020年终于引起了银保监会的高度关注。

4月9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关于防范“代理退保”有关风险的提示》(以下简称“《提示》”),全面揭示“退保黑产”中存在的种种风险。

银保监会在《提示》中称,监管部门收到反映,一些个人或社会团体以牟利为目的,通过网络平台、短信等方式发布“可办理全额退保”信息,以怂恿、诱导等手段让消费者委托其代理“全额退保”事宜,并以此收取消费者高额手续费,主要涉及传统寿险、健康险等人身保险产品。

《提示》指出,“代理退保”行为隐藏至少以下三种风险:

一是失去正常保险保障风险。为牟取利益,一些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冒充监管部门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进行虚假宣传,称消费者所购保险产品“存在欺诈行为,已有多名消费者投诉[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或“继续持有保单将蒙受经济损失”等,挑唆、怂恿不明真相的消费者终止正常的保险合同,使消费者丧失风险保障。消费者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

二是资金受损或遭受诈骗风险。某些“代理退保”行为并非真正为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而是以牟利为目的。退保前要求消费者支付高额手续费或缴纳定金,退保后诱导消费者“退旧投新”,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或其他公司保险产品以赚取佣金。部分组织还利用其所掌握的消费者银行卡及身份证复印件等,截留侵占消费者退保资金,甚至有不法团伙诱导消费者参与非法集资,一旦落入骗局,消费者资金损失难以挽回。

三是个人信息泄露风险。一些从事“代理退保”的个人或团体打着“维权”幌子获取消费者信任,并与消费者签订所谓的“代理维权服务协议”,要求消费者提供身份证、保单、银行卡、联系方式等涉及消费者隐私的敏感信息。除“代理退保”外,有的组织还从事信用卡套现、小额贷款业务,消费者个人信息资料存在较高的被泄露或被不法分子恶意使用的风险。有的组织甚至在消费者想终止“代理退保”协议时,采用极端手段骚扰消费者,迫使其再次投诉。

《提示》指出,通过投诉反映问题、提出诉求,是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手段,但一旦被别有用心者利用,则可能会对行业经营造成不良影响,最终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吃完险企吃消费者,“退保黑产”引保险业公愤

“退保黑产”在2019年快速做大,并引发行业高度关注,引得多家银保监局就此发声。

“退保黑产”猖獗到什么地步?只要在淘宝中搜索“退保”,就能检索出为数不少的专业从事退保的店铺。

这些店铺大同小异,都是打着为遭遇销售误导的保险消费者维权、伸张正义的名义提供退保、理赔、咨询等顾问服务,并声称“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以及机构渠道进行申诉维权”。

以下就是一家颇具典型性的店铺,及其相关“服务”介绍:

该店铺目前显示有44条评价,均为好评,内容均为消费者退保成功之后对该团队的感谢。几乎每条评价都带有截图,根据这些截图,波及的公司涵盖中国人寿、太平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等等大型险企,其中,有关平安人寿的数量尤其多。当然,并不能判断这些评价的真实有效性。

据了解,从事“退保黑产”的,很多都是原来保险公司的代理人,对于保险公司自身的销售话术、各个环节存在的漏洞都非常了解,而他们要做的就是找出每个案例在销售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并存证,以此实现退保目的。

据悉,一些“退保黑产”团队甚至进行了细分,根据自身经历,只专注于某一家大公司进行退保操作,由于十分熟悉其中流程,导致这些大公司如临大敌。

2019年全年,在国寿、太保、新华等上市险企退保率都有显著下降的同时,平安人寿的退保率却出现了一定的上浮,从2018年的1.3%升至2019年的1.4%,在解释退保率的上升之时,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也提及“退保黑产”,称有专门机构误导客户进行退保,这是退保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在损害保险公司利益的同时,“退保黑产”实际上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退保黑产团队往往会收取大量佣金,导致不少消费者在退保后却发现,实际所得与通过正规渠道退保所得相差无几。

更危险的是,操作退保需要掌握消费者非常详细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由于非常完备,在信息黑市当中也具有相当价值,一旦完成退保操作,不少退保机构会将这些信息进行二次出售,再度获利,将消费者置于更加危险的境地。

正是因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多地银保监局在2019年纷纷发声,根据慧保天下的统计,2019年至今,银保监会及各局共发出保险相关的消费者风险提示超50次,其中有北京、福建等11家银保监局发布了关于代理退保的风险提示。

根治退保黑产,关键在于减少销售误导

面对愈发猖獗的退保黑产,不少保险公司如临大敌,也引发了业内人士的深度反思。

值得注意的是,“退保黑产”所利用的,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专业知识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充分利用了保险公司销售环节普遍存在的不规范。

不能否认,销售误导依然在业内广泛存在,根据银保监会最新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年累计接受消费者投诉93719件,同比增5.95%。其中,保险合同纠纷投诉88745件,同比增长2.61%,占投诉总量的94.69%。

也正是由于销售误导的广泛存在,一些消费者在投保之后,对于保险仍然不了解,急用钱的时候,才发现退保是有损失的。

因此对于行业而言,要想彻底解决“退保黑产”问题,根本上还是要从解决销售误导开始。

从某种角度来看,退保黑产的兴起就像是一种反噬,行业在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的同时,也需要倒逼自身更加规范发展。

对于消费者而言,该怎么办?银保监会在发布的《提示》中,也给出了详细的回答:

一是充分考虑自身保险需求,谨慎办理退保。保险产品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不同的人身保险产品其保障范围、缴费方式等有所差异。消费者退保后如想再次投保,由于投保年龄、健康状况等变化,可能会面临费率上涨、被拒保等风险。消费者应了解所购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保障功能、除外责任和退保损失等重要信息,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谨慎衡量是否有必要终止保险合同。尤其要慎重对待所谓“退旧投新”“高收益”产品等宣传,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念,防止上当受骗。

二是注意保护个人重要信息。保单是重要的金融单据,包含重要个人信息,消费者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不要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非法使用,蒙受损失。如果受到不法侵害,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保护自身权益。

三是通过正规渠道依法合理维权。消费者如果对保险产品有疑问或相关服务需求,可以直接通过保险公司公布的官方维权热线或服务渠道反映诉求;也可以通过拨打12378银行保险消费者投诉维权热线等方式,向监管部门反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