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老工业热土崛起“先进制造基地”

曲靖:老工业热土崛起“先进制造基地”
2021年07月21日 00:19 云南经济日报

    曲靖,省委、省政府州市现场办公会第三站。在这片薪火相传的老工业热土上,乘着新时代的东风,世界一流“先进制造基地”正加速崛起。

    时下,位于曲靖经开区南海子工业园区内的德方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二期年产4万吨磷酸铁锂项目正加快建设,高塔林立、管道纵横的项目施工现场,处处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这只是曲靖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的一个缩影。

    省委、省政府召开曲靖现场办公会以来,曲靖全市上下坚持把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作为贯彻落实现场办公会精神的有力抓手和重要载体,通过共同努力,让项目建设“规划图”变成了“施工图”,“时间表”变成了“业绩表”。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5月,曲靖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6%、高于全省3.7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3.2%、高于全省7.7个百分点。

    亮眼成绩单的背后,离不开一大批“硬核”项目的强有力支撑。

    据记者统计,2021年上半年,曲靖全市新开工重点项目达近百个。自2月份新春伊始,每月都有新项目在不同片区集中开工。其中不乏南京风电宣威风机制造、总装机370mw的会泽县待补风电场项目、越钢钢焦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麒麟区先进制造产业园等多个涉及先进制造业的项目。

    此外,在曲靖绿色铝、绿色硅产业发展方面,索通云铝90万吨阳极炭素一期已点火试生产;云能硅材40万吨有机硅单体及配套一期项目正在调试设备,今年下半年将建成投产;隆基一期10GW硅棒及切片项目预计8月底实现满产;阳光能源二期5GW硅棒及切片项目预计9月底建成并实现满产;晶澳二期20GW硅棒及切片项目进展顺利……

    无论从投资端还是生产端看,曲靖整个先进制造业领域都呈现出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喜人景象。

    作为传统老工业基地的曲靖,工业门类齐全,工业基础扎实,平台支撑有力,发展后劲明显。据统计,2020年,曲靖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823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5.1%,居第二位;完成工业投资41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16.4%,居第一位。

    近年来,曲靖市在省委、省政府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战略指引下重点培育的硅光伏、绿色铝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喜人、前景可观。南海子硅晶产业聚集区正加快崛起;不久的将来,曲靖将形成单晶硅棒产能100GW、晶硅切片100GW、电池片50GW、光伏组件40GW的生产能力,打造“硅棒—硅片—电池片—组件”的硅晶全产业链布局。

    此外,“十三五”以来,曲靖市还引进了德方纳米、宁德时代、远景科技等拥有国际先进新能源电池核心技术的企业,目前德方纳米和宁德时代投产和在建的磷酸铁锂产能达10万吨,后续40万吨磷酸铁锂产能正加速布局,远景智慧能源3GWh储能电池、500台风机等项目启动建设,后续7GWh储能电池、500台风机等项目有序推进,全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成为与硅光伏比肩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现场办公会召开以来,围绕省委、省政府着眼曲靖未来发展提出的“成为先进制造基地、高端食品基地、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云南副中心城市”4个定位,曲靖市委、市政府还研究制定了贯彻落实现场办公会精神的总体实施方案,明确责任领导、牵头部门、完成时限。同时,对照现场办公会精神,已同步完成曲靖市“十四五”规划《纲要》的修订完善,把现场办公会精神充分体现、全面贯彻到《纲要》中,更好地引领和推动曲靖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在打造先进制造基地方面,曲靖市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壮大绿色硅光伏、铝精深加工、新能源电池、精细化工产业。

    下一步,曲靖围绕建设全省先进制造基地,将在定性指标上实现“5个提升”。规模发展提升——到2025年,全市制造业增加值超过1500亿元,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80%,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30%;技术改造提升——到2025年,每年推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0个,创建国家级绿色示范工厂8户、省级绿色工厂10户、绿色供应链10个、省级绿色园区2个;产业层次提升——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超过50%,制造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10万元/人;数字转型提升——到2025年,创建数字车间20个、智能工厂3个,培育省级以上“三化改造”试点示范企业20户;平台支撑提升——每个园区动态持有“熟地”1000亩以上,所有园区全部实现“五通一平”,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90%。

    在具体工作上突出“4+3+8”:即打造硅光伏、新能源电池、绿色铝精深加工、精细化工4个千亿级产业,壮大烟草、钢铁、稀贵和液态金属3个百亿级产业,建设8个高水平产业园区,聚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加快制造业新动能培育和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化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及产品竞争力,巩固提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记者 孔垂炼)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