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破泡沫:新冠概念股最后的炒作狂欢

刺破泡沫:新冠概念股最后的炒作狂欢
2022年12月01日 22:44 药闻社

最近,"核子基因"处于舆情风暴的中心。

疫情之下,百业凋敝,唯独核酸检测产业链扶摇直上,本就招人眼红,极易成为群体情绪的发泄对象,何况还涉嫌检测记录造假,因此核子基因成为众矢之的,毫不为奇。

但是,在资本市场,各路形形色色的资金,借着各种朦胧的新冠概念大肆炒作股价,其割韭菜的规模与力度,比之于核子基因,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2022年11月29日晚间,创业板上市公司泰林生物收到了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针对涉及新冠病毒检测的NC膜业务的相关情况,深交所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迎合市场热点、配合二级市场炒作股价的情形。

关注函中提到的"NC膜业务",是市场炒作的新冠疫情相关概念之一。

NC膜是硝酸纤维素膜的简称,是新冠抗原检测试剂中最关键的核心耗材,NC膜作为体外快速测试吸液纤维耗材,在胶体试纸中用做C/T线的承载体,同时也是免疫反应的发生处。

单个NC膜的价格并不高,一个抗原检测试剂盒中,NC膜的成本大概在0.1元,浙商证券曾经按NC膜成本价测算,得出结论:中国NC膜市场规模约34亿元/年。

疫情爆发之后,国内使用的NC膜主要还是以进口为主,代表性的进口品牌有Whatman、Sartorius、Thermo、Bio-Rad、和印度MDI等,国内成熟的供应商相对较少。

泰林生物,正是因为宣称成功研发NC膜并实现量产,从而成为资金炒作的对象。

根据公开信息报道,泰林生物的全资子公司泰林生命科学,于2020年初立项攻关用于免疫层析诊断的NC膜的开发,通过与下游知名IVD厂商密切协作,经过大量重复不断的试验和优化后,终于在今年3月成功实现了NC膜的量产。

自11月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有"NC膜"概念的泰林生物,遭到了市场的疯狂炒作。

此前的11月28日与29日,泰林生物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涨幅达44%,而在2022年11月这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泰林生物的股价已经从最低约35元直接飙升至最高86.88元,单月涨幅超过140%。

但是NC膜的实际销售有多少呢?

2022年11月29日,在接到交易所问询函后,泰林生物发布公告:

  • 公司于今年3月完成NC膜的开发和首条生产线建设,并正式投入小批量生产。

  • 公司NC膜产品上市时间还短,品牌影响力较小,还在市场拓展阶段,目前产销量都还较低。

  • 截止今年三季度,公司NC膜销售收入91.4万元,占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收入的比例为0.39%,占公司整体销售比例很低。

91.4万元的销售金额,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撬动股价140%的涨幅,市值增加近40亿,这可比做核酸检测赚钱多了。

类似的没有实质业绩支持,但是各路资本以炒作概念疯狂拉升股价的行为,在疫情以来的近三年内已经屡见不鲜。

比如,某药业公司在疫情之初蹭上新冠疫苗概念,宣布与某创业公司合作开发mRNA疫苗,在2020年的5月到8月短短3个月时间内,股价暴涨6~7倍,最后合作解除,一地鸡毛,其合作公司的疫苗,直到2年多以后的今天也没有上市。

比如,在辉瑞的新冠口服药上市前后,市场疯炒几家国内原料药公司向辉瑞供应新冠口服药的中间体,在这一概念的加持下,多家相关公司的股价也从2021年底起飞,到2022年3月上涨了5~6倍,但是最后的结局是,涉及到的公司在交易所的问询下,纷纷发布自查公告:未与辉瑞有业务接洽,未与辉瑞签订合作协议,未向辉瑞供应产品。

比如,某新型给药方式的新冠疫苗,在被纳入加强针之后,股价平地惊雷,一个月左右,股价最高翻了2~3倍,但是根据坊间流传的信息,其正式接种量至今不过4~5万剂。

利用人们急于摆脱新冠病毒威胁的渴望,以及散户幻想暴富又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弱点,过度解读和宣传,借机炒作谋取暴利,类似的案例,不可胜数。

这其中,有些是市场的一厢情愿,上市公司是被动的一方;比如之前提到的某新型给药方式的新冠疫苗,生产公司多次在公告中强调:相关产品不会带来公司业绩的大幅增长,但是不妨碍资金的疯狂炒作。

还有一种情况则要微妙很多,相关公司涉嫌主动的炒作,俗称“蹭热点”,基本的套路是:先放出相关利好消息,等到股价大涨后,再补充说明或回应问询、披露相关情况,澄清其中关系。

套路早已被人熟知,却又屡试不爽。

对于这种情况,交易所下发关注函时,频频要求相关上市公司说明“是否有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

近三年的疫情,对应的资本市场炒作乱相,足以令人触目惊心。

好在,终于看到了结束乱相、回归正常的苗头。

今日,环球时报报道,自从2021年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奥密克戎为需要关注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以来,一年时间里,关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发重症和死亡的致病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一项来自国内科研团队的验证性研究数据显示,相较于新冠病毒的原始毒株和随后出现的其他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力呈现几何级数下降。

同一日,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目前,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绝大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极少发展为重症的情况,已得到广泛的知晓和认同。

舆论准备已经逐渐开始。

无论是核酸、抗原、还是疫苗、特效药,一切新冠概念炒作的狂欢时间都不多了,泡沫的最终结局一定是破裂。

大家捂好自己的口袋。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