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心脏瓣膜赛道第一家上市公司,位于杭州的启明医疗已经在港股整整停牌9个多月了。
2024年9月4日,众多投资者终于盼来一份关于公司最新进展的公告,但是结论仍然是让人失望的“继续停牌”。
启明医疗于2009年成立,一度是国内医疗器械赛道的绝对明星企业,公司2012年完成国内首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系VenusA-Valve的植入,2017年该产品成为国内首个上市的TAVR。
2019年12月10日,头顶“中国心脏瓣膜第一股”的耀眼光环,启明医疗在港成功上市,巅峰时期市值一度突破300亿港元。
从2021年开始,随着心脏瓣膜赛道的商业化故事逐渐证伪,同时伴随着生物医药投资的退潮,启明医疗的股价走上了漫长的下跌之路。
到2023年5月底,启明医疗的股价已经只有每股10港元左右,相比高峰时期已经跌去了九成。
直到此时,资本市场还没有察觉太多的异样,因为所有的医疗类公司股价都在暴跌,启明医疗无非是稍微多跌了那么一点而已。
但是随后,一纸重磅炸弹级别的公告,不仅让整个市场为之瞠目结舌,也启动了专属于启明医疗的独特剧本。
2023年5月8日,启明医疗发布公告,披露在2021年6月到2023年1月期间,其高管訾振军、曾敏先后24次从公司获得低息、无担保贷款,总额高达12亿元。
对于上述情况,启明医疗解释称,公司提供贷款的原因,在于訾振军与曾敏是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因此公司有必要对其进行支持及挽留。此外,对两人的贷款也有利于增加公司的利息收入。
对于这种说辞,早已在熊市中杯弓蛇影的资本市场当然不会买账,投资者很快用脚投票,启明医疗的股价迅速迎来又一轮暴跌。
但是此前公告的信息,并不是故事的全部。
很快,启明医疗成立特别委员会进行深入调查发现:被挪用资金不止12亿元;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共有约18.5亿元从启明医疗转账至訾振军、曾敏手中。
此外,在2023年,启明医疗还为訾振军旗下公司堃泰生物的3.96亿元贷款提供了担保,这导致公司3.98亿元资金被质押。
2023年11月28日,启明医疗继续公告称,之前公告所述贷款的情况并不完整,公司又发现与訾振军及曾敏相关实体的若干先前未披露的资金往来。
简直没完没了。
启明医疗的特别委员会将此事定义为“訾先生、曾先生及马先生(启明医疗原首席财务官)凌驾于本公司的内部控制之上,指示本公司财务部门做出付款。”
言外之意:违规行为系个别高管的私人行为,与董事会无关。
目前,上述高管都已经从启明医疗离职。
经历了上述丑闻级别的风波,启明医疗的处境已经有点凶险。
根据港交所快速除牌规则,主板连续停牌达18个月,可直接取消公司的上市地位,随时刊发除牌通知。
目前,启明医疗已经停牌长达9个月,如果在接下来的9个月内还不能复牌,则上市公司的地位岌岌可危。
更大的麻烦,来自营收的下降。
作为曾经被资本市场捧为““千亿赛道””的心脏瓣膜领域,TAVR产品上市后的渗透率提升之慢,相关公司的营收增长之乏力,是过去几年以来,包括启明医疗在内的多家公司股价暴跌的最大因素之一。
但是,现在启明医疗面临的已经不是“增长低于预期”的问题,而是营收已经开始下降的问题。
2024年上半年,启明医疗营收为2.31亿元,相比于去年同期下降9.7%,甚至相比于3年前的2021年同期也下降了3.3%。
所谓千亿赛道,已经完全无从谈起,甚至略显荒诞。
同时,公司目前仍然看不到盈利的希望,但是现金储备在以惊人的速度枯竭。
在2021年底,公司账上还有现金近30亿,应该说家底相当厚实。
截至2年半之后的2024年6月底,启明医疗账上的现金仅仅只剩下4.86亿,烧钱的速度实在惊人。
如果按照2023年亏损7.29亿的口径,这点钱半年就能亏完。
内控混乱,营收乏力,现金快速枯竭,无一不是高悬在启明医疗头顶的定时炸弹。
但最为致命的,是资本市场对这家公司的信心,已经彻底丧失。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