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新发布】“幸福生活在楚雄” 百姓生活“样样好” ——楚雄州厚植民生福祉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

【云新发布】“幸福生活在楚雄” 百姓生活“样样好” ——楚雄州厚植民生福祉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
2024年06月27日 22:28 民族时报

6月25日下午,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在楚雄市栗子园社区举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在云南样样好”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幸福生活在楚雄”专场,全面展示楚雄州就业、居家养老服务和“一老一小”民生幸福工作成效,解锁楚雄“幸福密码”。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楚雄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顺应人民美好生活新需求,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等惠及面广、关注度高的重大民生工程,创新实施民生工作“五步法”,抓实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实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行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3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1827.04亿元、增长5.5%,总量居全省第5,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达222.6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4.5%。其中,教育支出49.7亿元、医疗卫生支出39.06亿元、社会保障支出45.61亿元、就业补助专项资金3.8亿元,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实现发展成果普及普惠、民生设施共建共享、幸福生活可感可及。

幸福楚雄,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

“在‘幸福里’社区务工,不仅免费提供吃住,而且生活用品都已经准备齐全。来到社区1个月,我就被推荐当了队长,工资从4000多元涨到了近6000元,亲戚都在‘幸福里’务工,工作生活在永仁‘幸福里’,我们感到很幸福。”永仁县“幸福里”社区务工人员殷波在发布会上分享道。

楚雄州创新“用工企业+劳务平台+幸福里社区+产业工人”就地就近就业模式,实现产业、企业、就业“三业”联动,全州建成“幸福里”社区26个,服务企业1.31万户(次),提供岗位9.13万个,促进就业5.37万人(次),大部分务工人员月工资达到了4500元,越来越多的农民实现就近就地就业并增收致富,“幸福里”成为全省就业服务品牌。

同时,楚雄州还抓实高质量充分就业,去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9亿元,扶持创业4153人、带动就业1.2万人(次),净增经营主体7.9万户,越来越多年轻人来此工作生活。目前,楚雄州培育选树了28个具有楚雄特色、增收效应好的劳务品牌,经济规模达356.07亿元,直接从业人员9.1万人,从业人员务工收入达52.82亿元,间接带动就业27.82万人。“楚雄彝绣”“姚安花卉工”“元谋菜农”荣获省级劳务品牌称号,并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劳务品牌。

“这真是一个让更多妈妈在家门口就能就业的温暖产业。”全国人大代表、绣娘代表金瑞瑞分享:“如今,在楚雄州,像我一样的绣娘有5.7万名,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有3000多元工资,顾家、挣钱两不误成为越来越多绣娘的真实写照。”

幸福楚雄,“夕阳”更美、“朝阳”更红

楚雄市鹿城镇栗子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吕燕介绍,社区常态化开展遍访居民“五星”服务,引进社会化服务机构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食堂、移民民间工艺专业合作社,对老年群体进行“一人一案”动态管理,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同时,还对社区在校学生进行台账管理,开设“爱心课堂”“雨露课堂”,帮助孩子成长成才,用实际行动托起“一老一小”幸福生活。

随着楚雄州深入实施“一老一小”关爱服务行动,探索农村居家养老服务永仁“幸福里·夕阳社区”模式,建成养老服务机构427个,打造城市居家社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和三级养老服务网;织密“1+10+N”家庭教育服务网,村委会和社区实现儿童之家全覆盖,开展留守和困境儿童“四护”行动,妇女儿童工作省考评“六连优”。

民生无小事,幸福楚雄“样样好”

楚雄州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创成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品牌全省最多,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三连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实绩考评全省第一,获评全省唯一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激励州市;率先在全省实现乡镇胸痛救治单元全覆盖,创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州、国家“两病”门诊用药保障和健康管理示范城市,“行走的医院”把健康“送到家”,县域内就诊率达91.8%;去年发放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金5.86亿元,县级失能特困人员供养机构全覆盖,“康乃馨”社保经验全省推广……

翻开成绩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厚重的民生底色彰显着楚雄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幸福楚雄,全龄友好、有形更有感,百姓生活“样样好”。

来源:民族时报

作者:民族时报全媒体记者 陈明海

编辑:庞玉珍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