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的2018年:劲敌横空出世,转型压力下又该如何布局?

信托业的2018年:劲敌横空出世,转型压力下又该如何布局?
2019年01月08日 10:08 狮子玉丹

站在2019年的开端,回望信托业的2018年,这一路显得有些艰难。

大资管时代,竞争必不可少。这一年,银行理财子公司横空出世,其威力相当于“公募+私募+信托”的万能牌照,成了信托业的劲敌;

这一年,信托资产规模不再一路走高,而是呈现下坡路的趋势,增资潮也渐渐退去;

这一年,房地产信托逆流而上,一枝独秀又能撑到几时?

这一年,信托业换帅潮风起云涌,多家信托公司高管频现变动;

这一年,多家信托公司频繁踩雷,违约风波接踵而至……

在严监管、缩规模、谋转型的背景下,信托业又该如何布局?

银行理财子公司与信托狭路相逢

关键词:劲敌

2018年12月2日,《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的正式发布,银行理财子公司棋子落定。

办法落地出台后,相较于其他金融同业,对信托行业、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影响巨大且直接。甚至有业内资深人士称,银行理财子公司的威力相当于“公募+私募+信托”的万能牌照。

截止目前,已有26家银行宣布或表示有意向设立理财子公司了!其中包括5家国有银行、9家股份制银行、邮储银行、9家城商行和2家农商行。12月26日,银保监会正式批准建行、中行设立理财子公司申请。其他多家商业银行也正在抓紧开展申报理财子公司工作。

“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规定,银行理财子公司的牌照实际上相当于升级版的信托牌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是信托公司‘牌照红利’的终结,仅存的少数制度垄断被进一步打破。同时,一个更高层次、更加完善、更加规范、也更加惨烈的理财市场或者资管市场的竞争时代已经来临了。” ,中国人民大学信托与基金研究所执行所长邢成表示。

信托资产规模不再一路走高

关键词:缩规模

2018年,资管新规落地,信托公司压缩通道业务,导致行业资产规模缩水。

截至2017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突破26万亿元,达26.25万亿元。而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行业管理的信托资产余额仅为23.14万亿元。

但是,尽管信托资产规模出现负增长,但是信托业务收入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波动。

曾经,一度疯狂的增资潮也渐渐退去。截至12月20日,2018年以来累计有10家信托公司增资,数量同比下降44.4%;注册资本增加总额为191.87亿元,同比下降37.84%。

房地产信托逆流而上

关键词:一枝独秀

2018年以来,投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持续增长。

2018年三季度,房地产类信托资金募集规模为4548.86亿元,占前三季度集合产品累计募集资金的39.37%,占据优势极大。房地产类信托是今年前三季度支撑信托公司经营收入的主力。截止三季度末,房地产信托在新增信托资产规模中占比20.26%,较上年同期上升7.04个百分点。

关于房地产信托逆流而上的原因,其一,从融资需求上看,房企的传统融资渠道受到较为严格的限制叠加债务到期压力,使得对信托融资依赖性增强;其二,从信托资金流入领域来看,贸易争端持续升级,基本面持续恶化,房地产信托的结构性优势显现;其三从资金市场来看,相对于2017年年末而言,央行货币政策倾向由中性转为中性偏宽松,市场资金利率下行,流动性程度改善,资金面的转松为房地产信托规模的增长提供了一定助力。

然而,房地产交易市场在政策的持续调控下已出现转冷迹象,房地产信托又能撑到几时?

高管变动风起云涌

关键词:换帅潮

数据显示,2017年共有23家信托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变更,占比超信托公司总数的1/3。

而2018年,由于业务转型压力大,信托的换帅潮并没有停止的意向,而是延续了2017年的高频率。根据公开信息,包括中泰信托、中海信托、云南信托、湖南信托和爱建信托等均发生了高管职位的变动。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12月5日,仅仅是董事长、总裁,信托业迎来了21位,送走了10位。

其中,山东信托、建信信托、中海信托等公司涉及“将帅”双变:具体来看,2018年7月,原山东信托董事长王映黎届满离任,原总经理万众接任董事长,岳增光出任总经理;11月,原建信信托总裁王宝魁升任董事长,该公司新总裁人选正由建行总行选拔中;12月,上海银保监局筹备组批准黄晓峰出任中海信托董事长以及张德荣出任中海信托总裁的任职资格。在此之前,黄晓峰与张德荣分别担任该公司总裁及副总裁。

关于信托高管频繁变动的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主要可归纳为三大原因:一是因公司股东战略发展要求,或者公司内部提拔进行正常的人事变动,换届或退休;二是高管个人原因辞职;三是因违规违纪受到纪律处分。从目前来看,严监管以及转型压力成为信托公司高管变动的主因。

多家信托公司频频踩雷

关键词:违约风波

2018年以来,踩雷的信托公司不在少数。

不得不说的是中江信托,名副其实的为信托业的“踩雷王”。中江信托踩雷的产品多为民企、上市公司项目,竟多达两位数。其中包括金鹤204号(凯迪生态)、金鹤140号(亿阳集团)、金鹤400号(神雾节能)、金鹤189号(大连机床)、金鹤167号(斐讯科技)。此外还有金海马6号和12号(蓝德集团)、金鹤156号(猛狮科技)、金虎308(津劝业)。

湖南信托2018年已至少三次在违约事件中“踩雷”。除了中小型信托,行业龙头中信信托旗下项目也遭遇违约,涉及天房集团2亿元项目到期无法还款,后期经过多次协商,最终有惊无险获得解决。

中国信托业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三季末,信托行业风险项目数达832个,规模2159.3亿元,风险项目的个数和规模较二季末增加59个和247亿元。

可以说,2018年,多家信托公司的“踩雷”,在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是一种难以避免的痛。

严监管下,未来如何布局?

关键词:转型

在降杠杆、去通道的大背景下,彻底打破刚性兑付、禁止产品嵌套、资金池管理、合格投资者门槛上升等等必然让信托业经历转型“阵痛”。

2018年,传统通道业务逐步萎缩,信托公司多管齐下积极谋求转型,如以消费金融信托为代表的零售业务开始发力。市场对消费信托的认知度也有了很大提升,从信托登记系统的数据看,2月份以来,消费信托的登记数量明显上升。

2019年,信托公司转型的方向:一是脱虚向实,二是强化合规。从大方针上来看,提升主动管理能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信托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尤其信托作为目前唯一横跨资本、证券与实业三大市场的投资工具,更要发挥自身独特优势,通过投贷联动、产融结合的方式来支持实体经济产业。

财富管理是转型的一大方向。此前,由于信托行业一度主要成为“影子银行”,其资金募集能力没有得到市场与行业的锻炼。但在资管新规落地前后,信托业已经开始意识到,财富管理作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财富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需求,已经成为信托公司募集资金的重要途径。

金融理财杂志记者| 王金瑞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