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新门槛提高后,收益被无情的摊薄了吗?

打新门槛提高后,收益被无情的摊薄了吗?
2016年12月21日 11:14

文 | 黄翔宇

前情回顾:

今年10月,网下打新基金大热,成片的打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在大家面前。小编为验证网下打新的真实收益,在10月底按2、3季度的实际情况对网下打新收益进行了测算,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麦策版的网下打新计算公式及结论:

其中利润率按打新需要6000万市值计算

当时我们认为按今年2、3季度的网下打新实际情况,不考虑底仓波动,理论网下打新部分能得到的收益应该在28%左右。但这个数值是一个理想化的数值,还应考虑到建仓期的损耗、底仓的规模与运行方式损耗、打新门槛的提升造成的损耗、政策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这是作为参与者一定要注意的因素!

希望大家在看上一篇打新文章的时候,注意到了当时那段标红的文字,而不仅仅只看了收益率,因为按墨菲定律: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

果然,为了赶上这趟诱人的“无风险套利”列车,各类机构马不停蹄的发布了各自的网下打新产品,可谓群雄角逐、众星追月。那么,现在打新这辆列车的运营情况究竟如何呢?

实况直播:

11月份网下打新情况汇总:

通过WIND数据计算得出:11月份新股总计发行31只,可参与网下打新的23只,总规模199616.4万元,该月实际网下获配比率仅为0.012%,较10月0.019%下降36.8%,较2、3季度均值0.026%下降58.3%。截止12月15日,11月网下发行已打开涨停股票11只,加权平均收益300%。

通过上述数据我们按以往打新总市值6000万元计算,11月份少参加打新股数为4只,除去该4只股票规模后,计算该月预期打新部分收益为:

其中打新参与率按可参与股票只数计算,6000万市值11月网下打新参与率为82.6%。

相比前后两次的收益测算,造成收益率下降的原因颇为浅显易懂,主要为C类实际获配比率的大幅下调。而造成该类现象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就一个字:“挤!”,挤的程度完全不亚于首都周一早高峰的地铁,其挤上车的决心大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之势。

我们来看具体数值:

PS:有效报价投资者家数数据为3000万门槛下月均值

数据来源wind

通过数据我们发现,11月3000万门槛下平均投资者家数为5288家,较10月上涨32.9%。所以,蛋糕就这么大,分人多了,大家能吃到嘴的自然就少了。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该数据12月又上涨了25.5%,按推理认为,12月的收益预期会在11月的基础上再次按比例下调,但现实情况总是那么的扑朔迷离,要人们防不胜防。为了防止拥挤效应的进一步扩张,大类资产收益的下降,一只无形的手早已想到应对之策:提高网下打新门槛!单市提到5000万!

我们通过对10月31日到12月5日网下发行的33只股票数据进行分析:

11月共有4只股票提升打新门槛至5000万,该四只股票网下参与人数均值仅为2324家,较3000万的5288家下降了56%,其造成C类实际获配比率均值增为0.024%,较3000万的均值0.012%,上涨了100%!与此同时,12月截止至15号,网下可参与打新数量20只,其中5000万门槛的9只,占比由十一月的17.4%,提升至45%。看似很有效的方法,对于网下打新中的底层人物恐却是另一番风景了。因为他们发现手中这张打新门槛6000万的旧车票,在这辆列车上,就快没有一席之地了。

那么打新门槛的提升到底会对C类投资者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我们以12月上半月的数据测算,网下可参与打新数量20只,5000万门槛的9只,其中沪市5只,深市4只。若按以往单市市值各3000万为底仓,C类投资者网下打新可参与11只,参与率仅剩55%。我们按不同市值下参与度的不同,以11月的收益和规模作为参考计算:

由于12月新股大多数目前处于发行初期,C类实际获配比率尚未得出,暂按11月的均值计算,该数据没有考虑12月拥挤效应将带来的损耗。我们发现,单凭参与度的下降,6000万市值的打新收益率已降至7.9%,较上月预期下降29.4%。而10000万市值的收益为8.62%,较6000万稍有提升。

此时此刻,我们是否该通过提升市值去提升收益呢?

我们先找出相同收益下,不同参与度最终收益率的平衡点:

即不同市值的参与度在60、80、100%的情况下,可以获得同样的收益,参与度的升降会同比造成最终收益的升降。因此,是否提升门槛主取决于未来参与度能保持在相应的水平之下,若保持不了,要么提,要么······

最终结论:

按现行情况,过度拥挤,使得网下实际获配比例已从2、3季度的0.026%下降至11月的0.012%,是造成了11月打新部分收益的大幅下降至11.2%的主要原因。此时,打新门槛的提高,虽使得拥挤效应大为减弱,促成该类股票网下实际获配比例的提升,但由于门槛的提高,市值也需相应提升,除损失建仓期,对于收益存也在着冲淡的现象,终将再次拉低实际收益率。

所以,这辆“无风险套利”的列车虽依旧存在,但已车马辐辏,前行动能大不如前,相信终究会归于平淡。因为这就是市场,未来会怎样,我们永远无从知晓,我们能做的,就是敬畏。

(文章来自公众号【麦策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