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通胀恐怕还是起不来

今年的通胀恐怕还是起不来
2024年02月29日 09:54 米筐投资

拿M2接近300万亿吓人说通胀会起来,拿产能过剩的局面没有改变说通胀不会起来,这都不是判断通胀会不会起来的决定性因素。

决定今年通胀能不能起来的决定性因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居民的收入能否提升到消费信心恢复的地步。

而决定这一因素的力量有两个,一个是经济增长结构,另一个是政策支持力度和方式。

目前这两股力量,我认为都无助于推升今年的通胀。

1

春节前后的这两个月,整个网络几乎都聚焦在两个话题上,一个是通胀恐慌论,一个是低利率妄想迫害症。

今天咱们就好好地说一说通胀恐慌论。

通胀恐慌论是基于咱们的M2增速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而推断出来的。他们认为钱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商品的供给速度,迟早会引发大通胀。

为此,他们还拿出了货币主义数量公式,如费雪公式(MV=PT)来预判未来通胀。(其中M是货币数量,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P是商品的价格,T是商品数量)

按照他们的说辞,现在通胀之所以还没有起来只是因为货币流通速度V在降低。然而,M2增长的势头还没有停下来,只要它增加的足够快足够多,早晚会抵冲掉V降低的影响,从而引发大通胀。

此外,他们还进一步拿出两个证据来强化这一结论,分别是央行货币政策对抬升通胀的支持,现在的库存远比10年前(2012年到2015年的那一轮通胀走低)低这一基本事实。

最终,理论+高层意图+水多面少的现实,让他们判断货币供应继续增加,今年早晚会引来大通胀。

然而,我却不这么认为。

首先,货币主义数量公式的那套东西,早就不在央行货币政策考虑的范围,央行更加在意通胀和流动性本身的结果如何。若通胀不达目标,央行更有动力印钞,若流动性紧张,央行也更有动力放水。

如果说钱印多了就会通胀,那么日本M2/GDP远比中国还要高,为什么几十年了仍然处于低通胀状态直到最近才有些好转的苗头?

所以,钱多并不是通胀的充分条件,而仅仅是必要条件。

其次,央行的意图并不等于结果就一定会实现,如果真是这样,2022年和2023年就不会出现低通胀压力了。

最后是面少的产能现实。虽然我们今年的产能过剩情况远比10年前好了很多,但别忘了我们的消费端可远远比10年前更脆弱——没钱!

所以,上面的那一套说辞根本站不住脚,也没有抓住引爆这一轮通胀的核心,除了拿它吓唬吓唬人制造更大的恐慌和焦虑外,一无是处。

2

之前我在文章中就多次表达,买买买(居民有钱)才是推升通胀的充分条件,而货币超发只是通胀的必要条件。

现在我们的通胀具备了必要条件,却缺少充分条件。

用官方说法就是需求不足!

究其原因在于货币流通中存在堵点,让货币的流通速度大大降低,无法大范围地通过就业流向居民,形成购买力。

而造成堵点的原因又有两个,一个是化债收紧造成的,另一个则是经济增长的投资结构造成的。

化债阻止了不少地方扩张,导致资金滞留在上游用于债务周转,而没有通过更大规模地投资流向下游。

去年底,砍掉12个高负债的地方投资项目就是这个问题的具体表现。

不光如此,当整个局面陷入僵持需要地方扩张打开局面却没有打开局面的时候,化债又会让私营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下滑,这又会增加居民通过就业形成购买力的阻力。

钱流不到大部分居民手里,没钱又怎么可能通过消费拉动通胀呢?

这几年我们大搞产业转型,但也仅仅是投资方向的转型,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并没有改变。

以前我们靠基建、靠地方传统行业的国企、靠房地产投资拉动经济,实现货币流转,现在我们想通过加大制造业特别是新能源等来实现经济增长。

可是,一方面制造业扩大的部分并不能对冲掉传统投资损失的部分,另一方面金融资源过度倾斜到制造业,这不仅进一步加剧了工业品的投资过剩,也没有通过就业让货币更大范围地流向居民。

这也是压低通胀不可忽视地一股力量。

而这股力量正在占据主导!

今年1月29日,标普的《中国TS风险取决于经济增长结构》一文,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总的来说,我们今年的通胀能不能起来的关键是货币流通的堵点能否打通,当前的投资模式能否将货币大范围地通过就业流向居民。

目前,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3

化债的态度和方式并没有质的转变,金融资源更多地流向地方国企、政策倾向的制造业也没有改变,接下来唯一主导通胀力量的就只剩政策支持力度和方式了。

力度上看ZY财政,方式上看钱是倾向于投资还是消费。

上文也说了,堵点才是阻碍货币流向居民提升消费信心的关键,如果限制地方债务的态度不宽松,那么就只能通过ZY财政多花钱多支持来减小这一堵点的影响。

另外,花钱的方式上如果继续向投资倾斜,通胀下行压力只会越大,如果向消费补贴倾斜,则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通胀的下行压力。

目前看,ZY财政并没有进一步加大支出的意思,这个结论也会在3月5号关于今年赤字率设定中得到答案;支持方向,虽然某部门春节时已经提出促销费,但它决定不了整个方向,核心还是财政。

目前,我对ZY财政支出的看法是,明面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年中仍然会迫于经济压力而借助于特别国债或者是准财政手段适度的增加支出。

但是它短时间仍然改变不了通胀继续承压的事实。

所以,笔者认为:

虽然货币和财政仍然保持宽松能支持通胀,但堵点不通、投资结构不变、政策力度不进一步加大,不解决货币通过就业流向居民的问题,大通胀就是一个巨大的玩笑!

而对于我们今年的通胀,M2说了不算,堵点说了算,经济增长结构说了算,政策支持的力度和方向说了算。而在后三个决定性因素里,只有经济增长的结构是不变的,而它又会压制通胀。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