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我家花三千块在广州买了套房

20年前,我家花三千块在广州买了套房
2022年10月16日 09:52 乐居买房APP

编者按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打拼故事,“房子”是故事里出现频率颇高的词。它是百味人生的配角,亦是普遍存在的执着。有人将其当成目标,作为价值感和归属感的证明。有人随心而定,只追求自己力所能及。

时代观念不同,对房子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我和我的房子》系列,将以真实故事展现时光变迁中人与房子间的生活缩影。

被访者| 琳琳(90后,刚刚买房)

编辑 | Yane

我是广州人,出生于1994年,目前从事教师行业。

90年代,我的朋友、亲戚几乎都是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没有产权证的那种。

我们家也不例外,爸妈成家之后就住在海珠区革新路的一房一厅里,房子是那种外立面由水泥建成的“石屎楼”,位于现在人们熟知的海珠太古仓附近。

小时候觉得房子层高挺高的,现在想想可能就3米多吧,我们搞了个木板做成上下隔断,大人睡下面,小孩爬楼梯睡楼上,现在去中介平台应该能见到不少这样装修的老房子。

一家人只能挤在小房子里,厨房、卫生间都在外面,吃喝拉撒要出去解决,十分麻烦。

也是因为住在这里,我到3岁之前都没有自己的小房间,这也成为了我心里一直以来的小遗憾。

照我爸的说法呢,那时候工资才几十块,房价跟每月工资差不多。买得起房的人都是下海经商的生意人,像他们这种普通工薪阶层很难去肖想买房的事。

在我看来,广州人普遍有购买商品房的概念,应该是从2003年开始的。

60元单价购入客村红本房

随着我爸平调去珠海开荒,相当于职位晋升了,我们家也顺利通过福利分房分到了一间客村的员工宿舍,这里承载着我3岁到10岁之间的生活记忆。

这套两室一厅的楼梯房,楼层在9楼,买入价格大概60元一平方米,总价3000左右。我记得面积大概60平方米左右,面积不大但是使用率很高,几乎没有公摊面积,而且南北对流非常舒适。

在这边住很方便,商场就在楼下,周边食肆超级多,附近有公园可以散步,离市中心又近。后来广州房改之后,我们才拿到了房子的红本。

时光荏苒,家里人也逐渐变得年迈,爬楼梯对老年人膝盖非常不友好,而加装电梯事宜又迟迟没有音讯。

还有一点,那几年其实我们在窗边就能看到一栋又一栋新盘建起来,速度非常快,而且我妈身边的朋友也陆陆续续买了新房,于是心痒痒想住环境好点的地方。

2003年国庆,我们便卖掉了这套房子,买入了一套能看到江景的新盘。

6千元单价杀进海珠江景盘

这套在珠江边的房子,我们选的是整个小区总价便宜的一栋,总面积140平方米左右,公摊大概20多平方米,开盘的时候单价6千多,还送豪华装修。

当时看同小区总价最贵的那栋大平层,毛坯价都卖到5千元一平方米,折算下来总价上百万元,贵得离谱。

楼盘的小区环境真的很靓,广州那时候很少这种一体式园林的大盘。我们差不多是看了一眼就回去找三姑六姨凑钱买了下来,直到我18岁才供完这套房。

刚开始并没觉得这里有多好,周边一大片猪栏、农田和造船厂,每次翻风下雨都会水浸街,要淌着河流上班上学,我甚至要站在公交车站的凳子上等车,车辆经过脏水就“兜头兜面”地盖过来,真的是想想都崩溃。

而且好多亲朋戚友来探亲的时候都说:“你们怎么住这么偏僻啊?”

不过后来的发展让我们感到庆幸,还好坚定地选择了这里。当时广州塔还没兴建起来,自从2010年广州亚运会之后,海心沙、珠江新城瞬间崛起,附近的市政设施霎时间就建起来了,其变化之大,速度之快,我差点都反应不过来。

再往后,海珠的楼盘一个跟着一个开发起来,江景盘也越卖越贵。最近听说我们小区有一套三房卖了出去,总价已经差不多上千万了。

满打满算,房价等于跟着时代发展涨了数十倍,我们算是十分幸运的一批人吧。

6万元单价买入越秀南婚房

毕业后参爸的同学聚会,机缘巧合遇到了我爸同学的儿子,也就是我现在的老公。

谈了2年左右的恋爱,我们顺利结婚,买房的事自然提上了日程。

结婚之前我们俩工作的地方和居住的地方刚好交错开,为了家庭的和谐,只能选一个折中的越秀区买房。

巧的是,由于我从小到大是跟着爷爷奶奶在越秀区读书,对老城区情怀还是蛮重的,所以其实我不介意买在越秀区。

为了买婚房,2020年我们陆续看了好多越秀区100平方米左右的二手盘,但是要么太破旧了,要么套内面积太小,反正都没有看到特别满意的。

直到最近,越秀南路有个6万多的新盘出来,才决定出手。

这个盘也算不上新盘,听说是很多年前开发商建了一半建不下去的房子,后来抵押给了中介出售之后才浮出水面的。

通过婆婆的朋友介绍才买入这套总面积77平方米左右的房子,我们给完首付月供要去到1万多,占据家庭月收入的一半,压力其实也挺大的。

这边的学位不是很好,好像只有一间永曜北小学,但是我们在东山口有一套祖屋,小孩可以跟着我迁入祖籍,如无意外的话是可以通过地段生入学的,所以基本没有担心过读书的问题。

很多时候不禁这么想,我们家这三次买房的经历,从六十块到六千块再到六万块,购房成本几乎是百倍增长的。

也许到我孩子那一代,房价还得在后面加两个零吧。

文章来源:乐居买房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