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啸龙吟》没说:三国是山西人的逆袭史,最后终结司马氏

《虎啸龙吟》没说:三国是山西人的逆袭史,最后终结司马氏
2018年01月31日 15:28 小乔说山西民俗

随着《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的热播,司马懿被说得神乎其神。司马懿一家确实厉害,可是这有个屁用,最后还不是败在了山西人手里。

终结司马氏的是山西人?对,你没看错,就是山西。

这也反应了整个三国时期的权力更迭和地域势力的起伏。三国时期的山西,你可别以为就只有关二爷,再加上张辽、徐晃这几个人。

事实上,三国早期和中期的山西人确实不突出,山西人大放异彩是在后期,这简直就是一部波澜壮阔的逆袭史。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最后只剩下曹操、刘备、孙权,后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

按照省份来划分,当时贡献杰出人才较多的有河南、河北、曹操的谯沛集团(大概相当于今天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交界的大片地方),此外还有荆楚集团、蜀中集团、淮泗集团、江东集团等。

首先来说说人员最为庞大的河南,其内部又分为颍川集团、南阳集团以及除此之外的其他集团,其中颍川集团最为强盛。

荀彧、荀攸、郭嘉、陈群、司马氏、钟繇等都是颍川集团的,他们大多是世家大族,门阀豪强。

相比于颍川集团的文臣谋士,南阳集团则更为综合,既有文人也有武将。

文有诸葛亮、庞统、徐庶、许攸、李严等,武有黄忠、魏延、文聘、邓艾、诸葛诞等。当然,这里的南阳是三国时期是南阳,不仅有现今河南的南阳,还包括今天湖北襄阳等地。

河南除了颍川、南阳外还有其他集团,比如汝南的袁绍家族等等。

谯沛集团大多都是曹操的亲朋好友和心腹之人。

比如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曹休、曹真等族人,以及许褚、李典、典韦、于禁、吕虔、满宠等心腹之人。

这些人里以武将为主,尤其是曹氏和夏侯氏几乎是清一色的武夫,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这也为以后曹氏被推翻埋下了伏笔。这里的谯沛集团也包括一些河南人,主要集中在周口、商丘一代。

三国时期除了河南之外,河北也贡献了大量人物,尤其是武将。

公孙瓒、刘备、张飞、赵云、颜良、文丑、张郃、高览等,可见燕赵多慷慨之士。

令人想不到的是,孙权麾下的程普、韩当两员大将也是河北的,当然了,黄巾起义的张氏三兄弟也是河北人。

除了武将,河北也有不少杰出的谋士,以沮授为代表,这在以前的文章中写过,就不赘言了。《军师联盟》火了,可《三国演义》里第一个军事联盟还没火

荆楚集团是刘表的老班底,后来发生分化,一部分在赤壁之战前归降了曹操,一部分则跟随了刘备。有名的是蔡瑁、廖化、马良马谡兄弟。

蜀中集团是地方势力,刘备占据四川后基本都转归到了刘备的麾下。有严颜、法正、张松等人。三国后期,刘备五虎上将先后去世,蜀国大将大多都由本土川人出任了,比如王平、马忠、张嶷、张翼等。

孙权的班底主要是江东集团和淮泗集团。

江东集团成员主要来自苏南和浙江,因为孙氏一族本身就是浙江人。东吴里面主要的文臣武将大多来自淮泗集团,也就是今天安徽南部地区,周瑜、鲁肃、吕蒙都是安徽人,陆逊是苏州人,但一般也归入淮泗集团。

以上这些就是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主要的地域势力。当时山西、山东、陕西关中以及西北等地并没有形成地域势力集团,这几个省份的人大多投靠前面说到的几个地域集团。

为什么三国时期河南人最多,这里有两个原因。

一是汉光武帝刘秀是以南阳为根据地建立的东汉,河南的豪强贵族纷纷崛起。

二是东汉定都洛阳,作为首都,全国人民自然心向往之,纷纷前往河南。河北人才众多也跟东汉的开国功臣们有关,你看,云台二十八将基本由河南、河北、陕西三省独霸。

因为《大军师司马懿》,大家在关注司马懿的同时,也关注起荀彧为代表的颍川士人集团,但颍川集团也是最先开始瓦解的。原因嘛,主要是荀彧他们并不是完全忠诚于曹操,对于汉朝,对于献帝,他们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

前期他们和谯沛集团有共同利益,配合地很好,可到了后期,曹操越来越僭越的时候,两大集团的矛盾就不可调和了,最终颍川集团被曹操清算。

这个清算里面当然包括司马懿了,可司马懿不是纯文人,能文能武,是个十足的政客,在这场风波里保全了自己,也为后来高平陵政变积蓄了力量。

谯沛集团随着第一代人的去世实际上就已经瓦解了,后期虽然有曹真、曹休等人,但是跟司马懿这种老司机比起来还是太嫩,最终被老司机带上绝路。

夏侯氏后人中也就夏侯霸还有点本事,无奈后期因为司马懿迫害投奔蜀国。高平陵政变吹响了司马一族的凯歌,也敲响了谯沛集团的丧钟。

其他几个集团,要么人员分散在三个国家,难以形成合力;要么就是清一色蜀国、吴国的班底,自然随着国家的衰败而衰败。

三国前期的山西人,关羽跟随刘备自不提,张辽、徐晃则是依附于谯沛集团,山西并没有形成地域势力。但是随着曹丕的登基,魏国的建立,进入三国后期,山西集团终于登上了历史舞台。

魏国建立后,曹魏政权主要依靠的统帅是曹真、曹休和司马懿,但是实际带兵打仗,在前线御敌的却多是山西人。比如西北防御蜀国的郭淮、郝昭,东南防御东吴的毌丘俭等。

相比于边疆武将,山西文臣崛起更甚,他们是司马氏的心腹之人,很多人成为了西晋开国功臣。

当时流传歌谣说:“贾、裴、王,乱纪纲,王、裴、贾,济天下。”也就是说河东襄陵贾充、河东闻喜裴秀、太原晋阳王浑三大家族乱了魏国的纪纲,济了西晋的天下,这与东晋的“王与马,共天下”是一个意思。

贾充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过了,这里说说裴与王。裴氏家族代表性人物是裴秀,在司马炎时期位列三公,西晋的国家制度基本都出自他手,不过他在历史上更多是作为杰出的地理学家出现。

王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王浑,他是西晋灭吴的主要功臣,后来位列三公。贾充与王浑是西晋爵位最高的大臣。

他们三位也代表了山西集团内部的三大势力,也就是今天运城、临汾、太原三大区域。

对了,还有卫瓘,他是一个标志性人物,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他斩杀钟会(颍川人)和邓艾(南阳人)实际上宣示了河南集团走下了三国的历史舞台,完成了权力中心由河南向山西的转移。

卫瓘同样位列三公,是西晋法律制度的创建者,他的孙子卫玠是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这说明山西男士颜值自古就比较高,嘿嘿。

曹操一代奸雄,最后还不是被司马一族灭掉;司马懿鹰视狼顾又能如何,最后自己一家子还不是败在山西人手里,还是一个山西女人手里。

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是贾充之女,专政擅权,权倾一时,导致了八王之乱,至此西晋走向了衰落。

最后灭亡西晋的少数民族起义将领是刘渊和石勒,刘渊是新兴(今山西忻州北)人,石勒是上党武乡(今山西榆社)人。

从黄巾起义到西晋建立,经过漫长地修炼与等待,山西人终于逆袭成功!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