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冷兵器时代的王者兵种,骑兵总是能比一直陪伴着它的步兵老铁们更加吸引当代研究者和历史爱好者们的眼球。而骑兵当中,毫无疑问当属重骑兵最为引人注目。不过,对于究竟什么样的骑兵才能被称为重骑兵,人们却始终各执一词。传统观点认为,人马皆披重甲的骑兵才能被称为重骑兵,最低限度也是人披重甲而马披轻甲。也有人指出,所谓的重与轻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界定,一支骑兵是轻还是重,应该视其作战任务及装备相对于其他兵种而言是否称得上“重装”而决定。
那么,轻重骑兵究竟该如何区分?战马不披甲的骑兵就不可能是重骑兵吗?
法兰克重骑兵 _图
古典小说的误导
其实,人们对于重骑兵“人马俱甲”的概念,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东西方古典小说的误导。例如中国古代白话小说中,就习惯性地将人马皆披甲的骑兵称为“甲骑”或“铁骑”,也就是重骑兵,除此之外的骑兵则统称为“轻骑”。比如大家熟知的《说岳》中对铁浮屠、《水浒传》中对铁索连环马的描写。而在同时代的欧洲,每当编年史作家们笔走龙蛇地描写重骑兵时,印入大家眼帘的便那种中世纪骑士们人、马都被板甲包裹得密不透风的形象——这就使重骑兵们“人马俱甲”的刻板印象在读史者的脑中根深蒂固。
但是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古典文学小说的作者们大多都是史官、学者、知识分子出身,这其中虽然不乏精通军事学说的人(像《三国演义》的作战罗贯中还亲身参与了元末农民战争),但他们毕竟不是专业军事家或职业军官,因而其对于轻重骑兵的描述与界定,自然不能拿来作为判定骑兵轻重与否的参考标准。比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三国演义》,其中关于汉末时期的军队及武器配置上就存在不少纰漏。而《三国演义》的军事研究价值还被认为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最高的,其他作品的情况就更可想而知了。
《三国演义》剧照 _图
重骑兵之“重”,在人不在马
当我们跳出小说创作的误导后便会发现,其实所谓重骑兵并非都是“人马俱甲”,只要骑手本身有较好防护,能够被作为主力机动部队进行突击或冲阵的,就可以被称为重骑兵。
比如在《亚历山大远征记》中就记载:“为了对付亚历山大的重骑兵,大流士三世召集了斯基泰的具装骑兵。”我们知道,亚历山大的“伙伴骑兵”是典型的人披甲、马不披甲的骑兵,但他们却是军中的破阵先锋,以强悍的冲击力而闻名,故而仍被认为是“重骑兵”。古罗马军团中的帝国重骑兵,同样是人穿重型环甲,而战马不披甲。在马镫出现后,西方极具代表性的两类骑兵——法兰克骑兵和诺曼骑兵,仍然保持着人披甲、马无甲的传统,但也被公认为是当时一流的重骑兵部队。
马其顿伙伴骑兵,虽然战马无甲,但依然是当时的标准重骑兵 _图
被誉为革新了西欧骑兵冲锋方式的诺曼重骑兵,也是战马无甲 _图
视线拉回中国。率先大规模使用骑兵进行运动战的汉王朝,无论是卫青、霍去病麾下“封狼居胥”的西汉骑兵,还是窦固、窦宪“燕然勒功”的东汉骑兵,都属于骑兵本身具有优良防护(汉代骑兵的札甲起到了对全身很好的保护效果,尤其是保护脖子、肩部等重要部位的效果相当明显),使用长1.8米到2.5米的戟矛和适合劈砍、刃长1米的环首刀进行冲阵攻击的重骑兵,但他们的战马却鲜有披甲的情况,这和马其顿“伙伴骑兵”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汉代骑兵 _图
和汉朝一样以武力强大而闻名的唐王朝,虽然直接继承了南北朝及隋代所盛行的“人马俱甲”的甲骑具装型重骑兵。但根据英国学者格拉夫对唐代军事制度的研究表明,唐军骑兵虽然拥有十分完备的盔甲护具,但“他们大多不喜欢给马披挂装甲,以保证重骑兵的灵活性与速度。唐军中自然也有马披铠甲的重骑兵,但他们所占的比重不大”。可见,即便马不披甲,但因为这些骑兵仍然以使用马槊和长戟进行突击,同时骑手们又因为装备了明光铠等高质量唐代札甲而具有较高防护性,故而仍被认为是一种偏重速度的“快速重骑兵”。
所以,通过对比中外冷兵器时代的几种典型的重骑兵,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骑兵的轻重与否和战马披不披甲并无直接关系,只要骑手得到较好防护、骑兵的战术运用以机动突破和冲阵为主,则都算是重骑兵。
北魏具装骑兵俑,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来源:国家博物馆藏 _图
“人马俱甲”不实用,合理搭配是王道
“人马俱甲”的甲骑具装型重骑兵,比起人披甲、马不披甲的快速重骑兵,确实拥有更加全面和完善的防御力,自然也就拥有其独特的战场优势。例如上文所述的高加米拉之战中,亚历山大的伙伴骑兵与大流士三世的斯基泰骑兵之间的交锋,就因为斯基泰骑兵的骑手和马匹都有较好的护身甲,使得战斗一开始伙伴骑兵便遭受了重大伤亡。
同理,小克拉苏率领的马不披甲的罗马重骑兵,在短兵相接中也远远不敌帕提亚人那种“人马俱甲”的重骑兵。在冲击步兵方阵时,因为人和马皆有优良防护,甲骑具装型重骑兵可以基本无视敌军的兵器打击,从而尽情地蹂躏敌阵。对此,拜占庭皇帝尼基弗鲁斯二世在讲述与萨拉森人的战斗时,就写道:“敌军列阵重步兵的长矛,被我们铁甲重骑兵的冲锋压碎,同时由于我们铁甲重骑兵的装甲,他们的箭矢、标枪也是无效的。”(《论军事》)
公元6-7世纪的罗马边区骑兵 _图
然而,天下没有任何一种武器是无敌的,同理“人马俱甲”的重骑兵也并非完美无缺。因为人马皆披甲(尤其是很多情况下这种甲还是重甲),这就导致人和马的负担过大,极易疲劳不说,也影响了骑兵作战的持续性。
斯基泰骑兵虽然在和伙伴骑兵的交锋中占了一时的便宜,但最终在对手的轮番冲击下因率先体力不支而崩溃。而裹得严严实实的马匹,在散热和肌肉舒适度上都很成问题,因为也无力支持骑兵长时间快速机动。因此在追击、迂回等作战及部队撤退时,“人马俱甲”不仅不是优势,反而是巨大的累赘。
唐朝时期的重骑兵 _图
此外,在农耕时代,维系一支“人马俱甲”型重骑兵的花费是极其巨大的。以中唐时期的经济标准来计算,打造一套甲骑具装的装备(含1身盔甲、1双马靴、1副马铠、1只马槊、1把腰刀)并准备一匹优质战马(包括马鞍、马镫、马蹄铁),其花费大约相当于120-160亩土地收入的总和(1唐亩=522平方米=0.78市亩);对于战马、铠甲及武器装备的维护,马匹的饲料,骑手的口粮和薪水,及骑兵日常训练、调度的开销,一名“人马俱甲”型重骑兵每年的花费大约相当于300亩土地收入的总和。
唐耕地面积在极盛时约为5.03亿亩,如果组建1万人的甲骑具装部队,其花销就已经占到财政收入的1%(古代财政收入主要就是农业税)。这仅仅是在不打仗的和平状态下的开支,而且你还得祈祷年年风调雨顺没有饥荒才行。
唐朝版图 _图
正因“人马俱甲”型重骑兵存在的固有优缺点,所以其不论在哪个政权的军队中都不可能占比很大,他们在战场上更多的是发挥“战场消防队”或“一锤定音”的作用。
再强大的重骑兵,也必须与其他兵种有效配合,通过合理的战术发挥体系优势才能获胜。像横扫欧亚的蒙古大军,使用骑枪、狼牙棒进行密集冲击的重骑兵比重约37%,而这些重骑兵还有超过半数只有人披甲但马不披甲,其余超过60%的骑兵都是人马均不披甲或只有人披轻甲的骑射型轻骑兵。从如今的出土文物中来看,唐军更是对于轻重骑兵的比例,尤其是重骑兵中甲骑具装与快速重骑兵的搭配比例掌握得炉火纯青。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 _图
例如虎牢关之战中,李世民率领的玄甲军中既有人马都裹得严严实实的甲骑具装,也有人披甲但马不披甲的快速重骑兵。在抢占虎牢关时,李世民便充分发挥了快速重骑兵的机动优势,先于窦建德抵达虎牢关,进而掌控了战场险要,迫使窦建德不得不正面接敌(我们可以发现在著名的“昭陵六骏”中,李世民的六匹战马均未披甲)。而在随后的野战中,李世民又以精锐的甲骑具装作为破阵先锋,直接从中间贯穿了窦建德大军的军阵,从而一战成功。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此战中“(李道玄)飞矢集其身如猬毛,勇气不衰”。
试想一下,如果人和马没有较好的防护,还能在“飞矢集其身如猬毛”的情况下“勇气不衰”,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了。
作者:林森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中国古代战争史札记》,张明扬著
2《中国军事史•卷三•兵制》,《中国军事史编写组》编著
3《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李硕著
4《西方战争艺术》,阿彻•琼斯著
5《希腊罗马名人传》,普鲁塔克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