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多知名公司产品"不达标" 久量光电

LED照明多知名公司产品"不达标" 久量光电
2017年07月19日 23:02 fdgfdkg

近日,广东佛山消费者委员会官方发布了LED照明产品比较试验报告,结果显示40款比较试验样品,合格率不到一半,该试验结果引发市场议论。(中国经营报)

近日,广东佛山消费者委员会官方发布了LED照明产品比较试验报告,结果显示40款比较试验样品,合格率不到一半,该试验结果引发市场议论。

《中国经营报》记者进一步梳理2017年各地监管部门对LED照明抽检结果后发现,整体情况似乎并不乐观,频繁有企业被点名产品质量问题,这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如广东久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久量光电")近日被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通报,有10个批次产品存在不合格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整个LED行业正在快速发展中,但照明产品良莠不齐的现象目前比较突出。而行业要规范发展,除了依靠外部监管外,企业也应加强自律。

监管部门频通报产品不达标

近日,佛山消费者委员会表示,为了解佛山市市场销售的LED系列小球灯泡、筒灯、吸顶灯、台灯商品质量、安全、价格等情况,向消费者提供客观、真实的商品信息,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其在广东省消委会的指导下,对LED系列的小球灯泡、筒灯、吸顶灯、台灯开展商品比较试验。样品由佛山市消委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在佛山市华艺市场、城北批发市场、敦厚批发市场、海三路等灯饰专业市场随机购买,其中,LED小球灯泡、筒灯、吸顶灯、台灯各10款。全部样品委托佛山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中心进行检测。

然而,检测后的结果不尽如人意。40款比较试验样品,符合标准要求的有17款,23款样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符合率为42.5%。其中10款LED小球灯泡有7款不符合;10款LED筒灯有8款不符合;10款LED吸顶灯有5款不符合;10款LED台灯有3款不符合。

佛山消费者委员会提醒称,本次LED系列的小球灯泡、筒灯、吸顶灯、台灯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该系列商品的质量参差不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本报记者梳理了今年各地监管部门对LED照明抽检结果后发现,整体情况不容乐观。

如4月7日,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公布的2016年四季度节能灯商品质量抽检结果显示,有8批次商品样品不合格。

再如4月1日,深圳市市场监督局公布的2016年二季度照明产品抽查结果显示:共抽查检测29家受检单位的54批次产品,发现不合格产品11批次,其中抽查(标称)深圳企业产品31批次,发现不合格产品10批次。

2017年1月,青海省消协公布了其对西宁市各五金商场及家具灯具建材市场销售的节能灯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近7成节能灯不合格。记者进一步梳理2017年被点名的照明企业情况,其中有问题比较突出的企业,如广东久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久量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就遭到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点名。

3月6日,贵州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布了2016年对流通领域部分儿童台灯商品质量抽验结果。据显示,台灯抽取40个批次,存在不合格指标项的有39个批次,标示前述两家公司生产的不合格批次就达到10个,主要的不合格项目有标记、结构、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外部接线等。

记者拨打了广东久量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公开的电话试图了解具体情况,对方工作人员回应称:"广东久量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与广东久量股份有限公司实质为同一家公司。"

像久量光电这样一次性多款不合格产品被曝光,并不常见。针对公司产品出现的问题,对方工作人员表示不了解情况。记者希望进一步联系公司董事长卓楚光,但对方工作人员强调称,"董事长出差在外"。

据记者了解,除了久量光电外,包括雷士照明、佛山照明、三雄极光等行业内知名度较高的照明企业也有因个别产品不达标被相关监管部门点名。

如3月13日,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官网通报2016年四季度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查检验情况。其中,节能灯抽检了50组样品,不合格22组。据显示,不合格样品的标称生产者就涉及三雄极光、佛山照明等。

三雄极光董秘颜新元对本报记者表示:"公司产品品种较多,不排除有个别产品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但公司也一直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

LED照明产品"不达标"背后

随着LED照明逐渐替代传统照明,诸多资本争相进入照明行业"淘金",如在A股或新三板中,目前已迎来大批照明企业上市。

赛迪顾问分析师韩允日前对本报记者表示,2016年,LED应用领域规模不断扩大,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其中增长最快的是LED照明。

但在LED照明快速发展的同时,照明行业屡屡爆发的产品质量问题已不容忽视。

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耿博坦言,目前流通市场中LED照明产品良莠不齐现象的确很严重。就其观察,照明产品不合格项目主要包括产品的互换性、电源端子骚扰电压、意外接触带电部件的防护、耐热耐火和耐起痕等,其中,问题最集中的是产品标示的额定电流和额定功率与实际的不符合,如5W的灯被当做10W销售。

" 有人称是没有标准等客观因素所致,我并不认同。现在无论是'国标'还是'团标',体系越来越规范、健全。"在耿博看来,LED产品质量"堪忧"的背后,跟企业缺少自律有很大关系。

耿博透露,行业内经常有这样的怪相,即企业往往挑选最好的产品去检测中心做测试,但到流通市场销售时则可能会以次充好。"这种主动驱动的行为不是靠客观标准规范就能避免的,必须依靠行业加强监管和企业自律,才能根本性扭转。"

耿博表示,对于一些知名企业经常被点名的情况,因为不了解真实情况不好评价。但他也指出,"很多品牌知名度较高企业,主要依靠代理商销售,而行业也曾出现过代理商找小企业贴牌,然后与正规产品一同销售的情况。"

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刘俊对本报记者表示,一些大品牌的照明产品可能有些并非自己生产,而是借助OEM。"国内的OEM又区别于国外的,国内往往很难监控到整个生产流程,可能会导致产品品质控制不到位的情况发生,这也是目前照明行业面临的一个巨大问题。"

投稿邮箱:23301140@qq.com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