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游记,真正的奇险之旅

华山游记,真正的奇险之旅
2017年03月03日 15:43 华山龙柏行古镇

常说三山五岳,天下独绝,五岳真不愧为天下名山。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峻。

西岳华山,险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比上天难,不吃豹子胆,只能望峰叹。

中华美好山川:华山(奇险天下第一山)

去远方的时候,除了相机,记得带纸和笔,风景都是相同的,看风景的心情永不重复,周立波如是说。华山,在我的记忆里,是看了电影《智取华山》之后,留下的一点点模糊的片段。

离开古城西安,坐上去华山的客车。在车上,导游便向游客介绍了华山的各个景点,在我看来,这仅仅是皮毛而已。因为,除了景点,他没有涉及华山的文化内涵。

西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境内,秦、晋、豫黄河金三角交汇处,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大西北进出中原之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山”之称,华山系一块完整硕大的花岗岩体构成,其历史衍化可追溯至27亿年:《山海经》载:“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广十里。”主峰有三:南峰“落雁”,为太华极顶,海拔2160.5米。又有东峰“朝阳”,西峰“莲花”,三峰鼎峙,“势飞白云外影倒黄河里”,人称“天外三峰”。云台、玉女二峰相辅于侧,36小峰罗列于前,虎踞龙盘,气象森森,文人谓之西京王气之所系。

车进入华山山脚的时候,我便迫不及待地拿出相机来。睁大眼睛,生怕漏掉了一点细节。客车沿着山脚下的深沟蜿蜒前行,我的目光在山与山之间游弋。这里的山和别的地方的山真是大相径庭,山岩之上,要么绿树横柯,要么寸草不生。那些绿树大都长在石缝里,让人惊叹它的强盛的生命力。那里的山石大都如刀削斧劈。无论你站在哪里,无论你从什么角度,你的相机所拍摄的都是一幅极妙的图画。

我们下了车,眼前便是一幅石刻浮雕,八个解放军战士手持冲锋枪,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生龙活虎。这里就是当年解放军“智取华山”的时候,上山的小路。如今,这里仍然是步行上华山的路,不过,这里的路,已不再是当年那荆棘丛生的无法攀缘的路了。取而代之的是水泥路和石级路。抬头仰望,山高路险。我真的不知道当年的解放军是如何登上山巅,消灭敌军的。

我们坐在缆车上,缆车在悬崖绝壁之间徐徐上升。我在缆车里,不停地欣赏着这里的一切,或俯瞰,或仰望,或平视,或远眺。常听到有一句广告词叫“山高人为峰”,我揣摩其意:再高的山峰,只要攀登上去了,人就一定比山高。但是,我真正地领略这句话所体现的境界和内涵,则是在登上华山之后。一条直达北峰的索道,把登顶的时间浓缩到不足十分钟。 我们悬游在空中,饱览着这里山峰石壁。往下看,只见山道曲折盘旋,蜿蜒而上,密密麻麻的有黑点在缓慢地移动,那可能是游兴十足的“驴友”吧。有人说乘缆车算不得游览,我无以苟同,由于平面和立体的关系,两种方法登山给人的视觉享受绝然不同,俨然是两个世界和两种境界。

索道下来后沿石阶走上几百米,很快就到了北峰,北峰四面悬绝,上冠景云,下通地脉,巍然独秀,有若云台,因此又名云台峰。唐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曾写到:“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我站在北峰顶端的边缘环顾四周,山势险峻壁立千仞,奇状怪石巍然兀立,松风怒涛灌耳不绝,绿树葱翠尽入眼底。站在真武宫往南看,所有的景点都贯穿在一条巨龙的背脊之上,直通南方诸峰:中锋、西峰、南峰和东峰。最险处就是名闻天下的苍龙岭,两边是刀劈般的深壑,游客的身影象排成串的蚂蚁在慢慢地往前蠕动……多么刺激的场面,多么壮观的景致啊!我走马观花地掠过倚云亭、老君挂犁处等景点,然后在知名小说家金庸所题写的“华山论剑”处留了影。来华山的游客可以用如织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们迫不及待地随着人流往前涌去。

在龙王庙小憩之后,便开始涉险苍龙岭。

去苍龙岭的路,首先要经过“擦耳岩”, 擦耳岩的东边和西边皆为悬岩,只有东边才有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小道,还是人工开凿,据说以前的人们要过此路,都要侧着身子,而且还会擦着耳朵,因而取名为“擦耳岩”,果然是险不虚传。过了“擦耳岩”,向右转过,一巨石横卧山顶,光秃秃的石头上刻着李铎的“自古华山”四个遒劲大字。

沿着峰顶的石级,攀着两边的铁链继续往上走,来到“中峰”,环视四周,北峰不再那么高大,西南诸峰越发峻拔,向东或者向西遥遥的望去,群山环绕,姿态各异,精彩纷呈。再往下走,其路均在悬岩旁边,我试图向山下看,手拉着岩边地铁链,不觉惊出一身冷汗。岩下悬崖绝壁,沟壑之深令人毛骨悚然。

我们来到“苍龙岭”旁边休憩一会,这里较为宽敞了一些。周边松树,悬立于绝壁之上,松枝茂密而横斜,煞是好看。苍龙岭是连接北峰和东南西三峰的唯一通道,岭脊如忍,两侧空绝,因岭呈苍黑色,似若游龙,故名。其地势如履薄忍,绝壑千尺,游人在上面行走,如置云端,非常惊险。

相传韩愈登华山览胜,游罢三峰下至苍龙岭时见苍龙岭道路艰险,不由得两腿发软,寸步难移,坐在岭上大哭,给家里人写信诀别并投书求救。华阴县令闻讯便派人把韩愈抬下山。留下了苍龙岭上端“韩退之投书处”的胜迹。后来,山西武乡有个叫赵文备的人,百岁时游华山,闻韩愈投书故事,放声大笑,并在崖壁题刻“苍龙岭韩退之大哭辞家,赵文备百岁笑韩处”。也有人认为,韩愈之哭一定是另有原因,绝不是因为惧怕路险而怜惜性命。

其实,就算真是韩愈敬畏苍龙岭艰险也是无可厚非的。因为隋唐以前,苍龙岭既无石阶又无铁栏,《水经注》里记述,行人走到这个地方,要行在岭口的庙中向神祷告,求神赐云,使两侧云与岭平,以便人望不见岭两边的深渊。直到唐末,岭脊两侧始设石栏矮墙,也才有了少量的石窝

以前走的山路都是从山脚到山腰,到山顶,再崎岖狭窄也至多是累一点。又因为我曾在自己的家乡登过悬岩,故而登这里的苍龙岭时,不是那么令我有恐惧之感。在山的脊背上走,两边是万丈深渊,一条近两百米的小路,宽仅两尺,坡度在五十度左右。人低头弯腰行走时,目光注视着足前的方寸之地,临危而不能自知;偶尔直腰抬眼四望时,大多会要惊出一身汗来,路畔的护栏仅及半腰,平日颇感轻柔的清风拂着人们的面颊,也会使身体产生摇晃和动感。抬头仰望,几朵絮状的白云从空中盈盈飘过,和煦的阳光温暖着前行的游客,回望海拔一千六百一十四点九米的北峰,不再那么挺拔。人流的移动速度较为缓慢,因为人人都知道,一失足终成千古恨的道理。人们在路上静静的走着,有的气喘嘘嘘,有的不时停下脚步回望,还有的干脆坐了下来,两手使劲的拉着路旁的铁链。这段短短的路程花费了很多精力和时间,我在想:诱惑与危机共存,胆怯和坚毅同行。明人袁宏道的诗真实地道出了登山者的感受:瑟瑟秋涛谷底鸣,扶摇风里一毛轻。半生始得惊人事,撒手苍龙岭上行。

爬完苍龙岭,人流随着“之”字石级而上。没了恐惧,没有了胆怯,没有了惊吓,有的就是爬山的成功给人的成就感和欣喜。我看人们的表情,大都凝目观赏四周景致。这时,我遇见了一个挑“瓷砖”的年轻人,他坐在石级旁边休息。一同去的老乡,说是老乡,其实他们的家在四川呢。我们在去华山的路上才认识的,于是我们便一直同行。我小心翼翼的试了一下那瓷砖的重量,大概八十斤吧。他却从山脚下挑了上来,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我们都发出了感叹,感叹着为我们提供休息和观赏风景的落脚的舒适之地。

越过华山苍龙岭至将军石,便可清晰的观赏到朝阳峰危崖上五指分明,宛如一只巨人左手掌迹。此崖曰:“仙掌崖”,此掌乃是关中八景之首 “华岳仙掌”。关于“仙掌”的来历,还有一段奇妙的传说。相传远古时,黄河东岸的首阳山(今山西中条山)和黄河西岸的太华山同为一座山峦。黄河水流到华山一带便被山脉拦截,常常洪水泛滥,灾害频发。巨灵仙悲悯人间疾苦,就下凡拯救百姓。他手推华山,脚踏首阳山,使尽全力将身一展,只听一声巨响,山开地裂。顷刻间,黄浪如离弦之箭向东喷射而去,华山已被推进秦岭之中,回望首阳山,已在波涛之北。屹立在水浪中的巨灵仙望着东去之水长舒一口气,遂驾彩云向西而去。巨灵仙走了,但掌印却在巍巍华山东峰的绝壁之上留下。

仙掌是东峰奇景之一。掌迹在东北处的仙掌崖上,在东峰是看不见的,“在华山车站附近才会看得真切,它五指具备,宛如左掌。当然,仙掌乃是一种自然现象,并非带有仙气。但它作为关中八景之首,的确是可任人观赏的一处美景。

继续沿着浓郁的林中小道前行,不多远便是“金锁关”了。在金锁关的四周的铁链上,锁着不计其数的金锁,或保佑平安,或祈求长寿,或庇佑婚姻美满。

与苍龙岭相比,上西峰的路好走得多了,整齐的石阶或上或下,或平或直,或湾或曲使我有了闲暇举目四望,一石一树,一溪一流都会引起发自肺腑的惊叹,惊的是看到了天工造物人间仙境,叹的是身处其间没了恩怨情愁。爬上峰顶,有一块状若莲花瓣的巨石,因而此峰又名“莲花峰”,据说这块浑然天成的巨石就是历代武林高手在华山论剑的地方,端面平坦宽敞,足可容纳数百人,地势险峻冠绝,三面都是刀削一般的悬崖,若是在此论剑论道,倒不失为一个既无干扰又显公平的绝妙之处。我不由在痴痴的想,究竟是华山成就了金庸回肠荡气的武侠巨著,还是金庸擦亮了华山早已尘封的历史文脉?极目远眺,相近的几个山峰景色宜人,美不胜收,石色苍黛,浓荫蔽日,如果不是在海拔2082米的西峰之巅,哪能见到如此绝色佳境,真是令人眼界大开,如醉如痴,乐不思归,留恋忘返。四周的气氛一片沉寂,正好应了李白的两句诗: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其实,华山不仅风景迷人,而且还产生了许多传说,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沉香劈山救母”。传说玉皇大帝的女儿三圣母因爱慕凡间书生刘彦昌的才华,私结连理。后被玉皇大帝发现,压在西峰巨石下。三圣母石下产子,取名沉香。长大后经仙石指点,执神斧劈开巨石,母子团圆。而西峰巨石上与下形成空洞也命名为“斧劈石”。静观其石,恰如斧劈,裂开在山巅,似有摇摇欲坠之感。

红日西沉,暮色迫近。我本想再登南峰和东峰,可是受时间的限制,我们无法去东峰感受朝阳台旭日东升的辉煌。我知道,在华山东峰还有一个“鹞子翻身”的去处,那是通往下棋亭的必由之路,为华山著名的险道之一。其路凿于倒坎悬崖上,下视唯见寒索垂于凌空,不见路径。游人经行时,须如鹰鹞一般左右翻转身体才可通过,故得此名。从视觉冲击上来看,鹞子翻身远远比不上长空栈道。

也无法去南峰追求漫步长空栈道的刺激。长空栈道在南天门外,是华山著名险道之首。栈道开凿在南峰腰间,上下皆是悬崖绝壁,铁索横悬,由条石搭成尺许路面,下由石柱固定。由于栈道险峻,故当地人有“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之说。

长空栈道是元代陇西贺元希来华山时所凿。栈道路分三段,出南天门石坊至朝元洞西,路依危崖凿出,长20米,宽二尺许,是为上段。折而下,崖隙间横贯铁棍,形如凌空悬梯,游人须挽索逐级而下,称之“鸡下架”,是为中段。西折为下段,筑路者在峭壁上凿出石孔,楔进石桩,石桩之间架木椽三根,游人至此,而壁贴腹,脚道踏木椽横向移动前行。长空栈道是华山险道中险中之险。古往今天,历险探胜得源源不断绝,其中不乏文海名流,多有记述传世。明代“后七子”之一的李攀龙《太华山记》中记述:“出南天门向西就是栈道,栈虽有铜柱铁索拦护,然阔不盈尺。行二十余丈方至尽头。下折为井,高约三丈,旁出复为栈……”解放后,华阴县人民政府多次整修加固,尽换木石桩为铁桩,换木椽为方形木板,并定时更换,以保游人安全。

我更无法去中峰寻觅萧史吹箫引凰的雅致,携带着满足中的遗憾和遗憾中的满足,踏上了返程的再次涉险之路。我们返回了,不过走的是另外一条不太险的路。

残阳如血,我心依然从容。

华山是一首没有文字的诗,也是一幅不需要装裱的画。

华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纯洁高雅。

华山像一位豪气冲天的巨人,昂首挺立,傲视万里峦嶂,笑对天下名山。

华山龙柏行古镇:华山5A级风景名胜区龙柏行古镇游客接待基地(微信ID:hslbh001)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