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是 自 驾 地 理 的 第 386 篇 原 创 主 文-
当我们摊开中国的地势图,将视野聚焦在两广丘陵与江南丘陵之间的一处黄褐、翠绿相间之地时,我们的视线会在顷刻间被它所吸引。
这个地方的山岭连绵但有所断续,却并不妨碍其山脉之称,它便是,南岭山脉。
01、南岭山脉
说起南岭山脉,用钟灵毓秀、琼林玉树来形容并不为过,但若论起这条山脉存在的意义,我们可能会踌躇许久也答不上来。
事实上,它意义重大,它是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分界线,也是两广丘陵与江南丘陵的分界线,更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分界线。
南岭山脉各分界线示意图(因为广东位于南亚热带,又有南岭山脉挡住大部分寒潮,所以其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冬天),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南岭山脉走向为西-东,横跨广西、湖南、广东、江西四省,主要山岭包括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岭,长约1000公里,宽约200公里。
但你知道吗?南岭山脉的五岭并不仅仅只是名称,它们也都具有分水岭的特征,如那骑田岭是耒(lěi)水与武水的分水岭,大庾岭是浈水与章水的分水岭。
骑田岭、大庾岭分水岭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它并不像有北岭之称的秦岭一样绵延不绝,也没有直接分割南北地域的能力,但它也有媲美秦岭的地方,那便是人文。
五岭,这个名字在我们第一眼的印象中是五座山岭的意思,如果我告诉你,这不是它们原本的意思,你会不会感到惊讶?
五岭旧称为五领,是五座军事要塞领地的意思,始于秦汉时期建立的军事战略要塞。“大庾领一也,桂阳骑田领二也,九贞都庞领三也,临贺萌渚领四也,始安越城领五也。”(出自:《汉书·张耳传》中作“五领”,颜师古注引邓德明《南康记》)
既然是军事要塞,这周围也定然有我们所感兴趣的古道,假若没有道路,那些军用物资也运送不到要塞之中,而如此推论下来的话,南岭山脉这里至少有五条古道,并且这些古道定是沿着五岭而行。
五岭古道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若是直接说古道的名字,大多数朋友可能不太了解这些古道,那我们就稍微花点时间,初步了解一下这些古道。
越城岭的湘桂古道是古时湖南与广西的陆路商道,旁边都庞岭的潇贺古道是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连通要道,而那萌渚岭的桂岭古道其实是潇贺古道的东线。
潇贺古道上清晨的漓江,摄影@liaoyiye
骑田岭的湘粤古道主要作用是湖南-广东的商道、盐道,大庾岭的梅岭古道因沿途梅树众多而得名,亦是人口迁徙要道。
在这五条古道中,有一条古道形成的时间比较早,在古时是贩卖私盐的主要通道之一,也是今天我们所要深入了解的古道——湘粤古道。
02、湘粤古道
在秦朝开辟湘桂古道之前,湘粤古道其实早已存在许久,只不过那时对古道的开发并没有通过官府,而是民间自发探索,探索时间为春秋战国时期前后,其主要作用是湘粤两地的人文交流。
湘粤古道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在秦汉时期,这条古道才正式成为官道,但到了唐宋时期,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使得古道作用下降,这时的古道也因路线调整而多出了几条支线。
当时间来到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这条古道成为了当时广东至湖南乃至北京的商业要道,而让这条古道彻底定型的原因其实还是从贩卖私盐开始。
食盐这种调味品,作为历朝历代国家战略储备物资,向来都是由国家直接掌控、售卖,民间私人运送、贩卖食盐的情况叫贩私盐,属于违法行为(即使到了今天,民间私制贩食盐依然是违法行为)。
正在挑盐的人,摄影@binguyen_16
然而那个时候的湖南并不产盐,盐也都是从江淮地区运入,但湘南地区道路崎岖,物资运送多有不便,朝廷也允许湘南从广东进盐。
只是由于划分的食盐销售区域并不合理,销售区域外的民众往往购买不到,于是,私挑粤盐入湘的情况发生了。
但湘南与广东之间横亘着南岭山脉,想要入粤挑盐,则必须翻山越岭,年轻力壮或许不惧,但挑久了也得不偿失,这时,被人们忽略许久的湘粤古道重新回到了人们的面前,而这也是湘粤古道的定型时期。
湘粤古道各线示意图,制图@《中国自驾地理》
起初这条古道只是被人们当作挑私盐的秘密通道,后来走的人多了,道路也成了寻常路,茶叶、香料、丝绸、工艺品也经由此道,运往广州珠江口,那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港口。
曾经一些文人墨客也在这条古道上留下了痕迹,如杜甫、韩愈,乃至喜欢到处旅游的徐霞客,就连那“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荔枝也是通过这条古道,再沿着水路,送到了杨贵妃的面前。
荔枝,摄影@satyam priyam roy
不过,这条古道所起到的作用可并不仅仅只有这些,它虽是经商、挑货的通道,但也是打通了湘粤两地人文交流的通道,即使到了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这条古道上看到满满的、过去的印记。
03、骡迹之路
骡子、马匹的脚印是这条古道上最常见的脚印,也是最具历史的印记。
虽然有不少的道路被现代水泥所覆盖,但也有一些地方至今保留着一段段青石板路,在宜章的沙坪里、野石铺等地,一些青石板路至今保存完好,路面上的骡子、马匹脚印及独轮车的印记依旧清晰可见。
湘粤古道蓝山-连州线,摄影@读者·赤脚大仙
古道上频繁的交流促进了文化的融合,汉族、瑶族等民族在这里汇聚,汉语、瑶语等语言在道上常常交汇,抬眼远远一看,还能看到依山傍水的瑶族民居。
湘粤古道的第一站是郴州,而郴州在这古道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船到郴州止,马到郴州死。”这句话也许是对郴州最好的诠释。
宜章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摄影@VIP读者·大雄
古时坐船南下最远只能抵达郴州,而想要继续南下,就必须换陆路走湘粤古道,那些挑着货物来到郴州的骡子、马匹往往会在这里累死。
顺着郴州、沿着骑田岭,就会来到古道上另一个重要的地点——宜章,商旅基本会在这里进行修整,从这里朝西南行进,会抵达连州,朝东南行进,过坪石,则是乐昌。
宜章莽山国家森林公园,摄影@VIP读者·大雄
当我们随着古道往连州前进,沿途能看到不少的村落,而这些村落往往与我们印象中的不同,会更加的古老,更具历史文化底蕴,而这些村落都有一个统一的叫法——古村落。
乐昌是湘粤古道主线的终点站,亦是文化交融的典型代表,在这里你能听到包括粤语在内,客家话、莲塘话、勉语等十数种方言,那时的商旅,若是一时兴起,可能会让商队转向五六十里地外的仁化,只因那里有被诗人们歌颂的丹霞山。
乐昌九峰镇,摄影@VIP读者·波波
提及丹霞山,没去过的人可能只知道在韶关,但再精确一点的话,其实是在韶关的仁化县,而丹霞山也是“丹霞地貌”的起源,不妨花点时间,来这里看一看。
层峦叠嶂的南岭,有着古老苍翠的林木点缀,恰如望不见尽头的绿色天空。
蜿蜒盘绕的古道,有着纷来沓至的盐客旅人,恰如溯不见源头的多彩河江。
虽然今天只着重提及了湘粤古道,但是我们接下来将会针对这些古道进行一场探路之旅,并以此做出最具体验的路书,敬请期待!
来源/公号:中国自驾地理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